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燕三条」工藝文化交流展2/16松菸登場!一窺日本金屬工藝職人精神

2024-02-16 18:52 陳宜慧

馳名世界的「燕三条」向來是日本金屬工藝的聖地,想一探世代相傳的手藝,感受從產業材料、生活工具,到家用品的器物生活美學,全新《之間 In Between-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集結12個在地品牌,自2月16日至2月18日連續三天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登場。不只邀大眾走入展場親炙工藝之美,並透過講座、工坊、選物販售感受「燕三条」匠心獨具的職人精神。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 2月16日正式開...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 2月16日正式開催。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從江戶時代延續至今!一窺燕三条工藝底蘊

回溯台灣人熟知的 Snow Peak、柳宗理、藤次郎、山崎金屬、玉川堂等,皆可溯源至「燕三条」這個自江戶時代發跡、演進、延續至今且聞名於世的金屬工藝聖地。事實上「燕三条」為日本新潟縣燕市與三条市的合稱,這個由十七萬人口組成的地區,僅等同台北松山區人口,卻擁有6000家以上各具特色的小型工廠與企業,並延續自江戶時代至今的職人精神。

燕市擁有悠久的和釘製造歷史,其後更發展鎚起銅器技術,其中「玉川堂」更是代表品牌,於明治時期後便投入西餐具製作,如今亦支撐起日本國內90%的產量。而毗鄰的三条市則富有鐵礦資源,早在17世紀時便掌握加工技術,二戰後則開始發展汽車零件、工具製造等。

因此,燕三条職人不只擁有紮實的工業與工藝能力,也懂商品企劃,從鑄造、鍛造以至各種材質加工製造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堪稱日本最大的金屬加工業集散地。

成立於1924年的長谷川今年迎來100週年,主要製造各式鉗子及指甲剪,擅於追求功...
成立於1924年的長谷川今年迎來100週年,主要製造各式鉗子及指甲剪,擅於追求功能性、提高精緻度,熱衷挑戰新技術,且連續30多年贏得超過70多項設計獎項。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北興商事主要收集工具、家庭五金、建築金屬配件等製造業產生的廢棄物及工業廢棄物來進...
北興商事主要收集工具、家庭五金、建築金屬配件等製造業產生的廢棄物及工業廢棄物來進行加工,所從事的是燕三条這個製造業重鎮中,不可或缺的產業。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トップ工業是一家手工具製造商,透過「模具」、「鍛造」、「熱處理」和「機械加工」的...
トップ工業是一家手工具製造商,透過「模具」、「鍛造」、「熱處理」和「機械加工」的一體化生產,致力於金屬加工的垂直整合。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2月16日登場。 ...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2月16日登場。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集結12個在地品牌一展職人精神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由日本燕三条貿易振興会攜手台灣德貿、囍樹設計、鈑研所共同策畫,以「之間」為展名,創造聯繫意象,並藉由「間」在日本文化中象徵留白的哲學意涵,延伸出無限可能。

展覽入口。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展覽入口。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此次展覽以三大展區邀集12個參展品牌,將器物之美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現於眾人眼中。其中包括トップ工業、マルト長谷川工作所、下村工業、玉川堂、北興商事、角利製作所、村の鍛冶屋、金鹿工具製作所、髙儀、IPS PLIERS、MGNET、Mog Inc.,各有專精與側重,有堅守傳統,也有挑戰新技術和新思維的創新力量,抑或延展不同領域的開發企劃,不僅如此,也有著力思考與地方共生、致力資源回收再製,以及回應時代而走向多元化經營等。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 2月16日正式開...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 2月16日正式開催。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展區2空間一隅。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展區2空間一隅。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展區3空間一隅。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展區3空間一隅。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展場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玉川堂展示的清酒杯。 圖/Chris Chen提供
玉川堂展示的清酒杯。 圖/Chris Chen提供

成立於2012年的Mog Inc.後創立自有品牌「めおと Meoto」,推出廚刀...
成立於2012年的Mog Inc.後創立自有品牌「めおと Meoto」,推出廚刀等商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創業於1946年的角利製作所秉持「以好工具創造好物品」的信念,致力於推動和發展D...
創業於1946年的角利製作所秉持「以好工具創造好物品」的信念,致力於推動和發展DIY文化。 圖/Chris Chen提供

此外,燕三条貿易振興会會長,同時也是マルト長谷川工作所的社長長谷川直哉這次也親自來台共襄盛舉,他也強調:「燕三条是匠人的寶庫,此地傳承自古以來金屬加工歷史所培育的技術力和經驗值與職人精神。希望透過此次展會能帶來好的迴響,啟動台日之間在工業與工藝上更多實質的交流。」

開幕會上由玉川堂的手敲鎚起銅器聲揭開展會序幕。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
開幕會上由玉川堂的手敲鎚起銅器聲揭開展會序幕。 圖/囍樹設計提供、攝影:王海齡

現場展售會六大勸敗好物!

現場不只透過展覽讓人一睹工業與工藝交融之美,同時12間品牌也提供展售攤位,讓大家有機會將生活器物帶回家使用。

其中,創立於1816年,傳承七代、走過兩百多年歷史的「玉川堂」,向來致力銅器製作,運用祖傳技術,生產茶器、酒器、花器等各式銅製品。最初是以製作燒水壺、鍋釜等生活用品起家,後於明治時期開始將器物製作轉向美術工藝品,並融合新技術不斷精進。特別是「玉川堂」製作的鎚起銅器,由傳統工序加上工匠們自身的經驗與技術製作而成,沒有設計圖稿,器物的尺寸全在工匠的腦海中,最後再加上玉川堂的獨門色彩製作而成,更被日本文化廳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

此為玉川堂攤位。 圖/Chris Chen提供
此為玉川堂攤位。 圖/Chris Chen提供

玉川堂視其所製作的鎚起銅器為一種「與人們共同經歷歲月流轉的器物」,亦被日本文化廳...
玉川堂視其所製作的鎚起銅器為一種「與人們共同經歷歲月流轉的器物」,亦被日本文化廳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創立於1816年,玉川堂致力於銅器製作,運用祖傳技術,生產茶器、酒器、花器等各式...
創立於1816年,玉川堂致力於銅器製作,運用祖傳技術,生產茶器、酒器、花器等各式銅製品。其著名的鎚起銅器的製作,是由傳統工序加上工匠們自身的經驗與技術製作而成。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另外,成立於1979年的「村の鍛冶屋」(網路商店品牌),則以山谷產業的技術為根基,創造鍛造釘、和式菜刀、釘錘等產品,同時,山谷也致力開發具有高超工藝技術和講究細節的戶外用品,提供給眾多露營人士,創造與地方共同成長的產業價值。

「村の鍛冶屋」成立於1979年,以山谷產業自豪的技術根基,致力製造和銷售以用戶為...
「村の鍛冶屋」成立於1979年,以山谷產業自豪的技術根基,致力製造和銷售以用戶為中心的高品質產品。此款 TSBBQ 方形水壺,即為旗下一項獲獎產品,榮獲 2022 Japan Tsubame I.D.C. 的中小企業廳長官獎。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至於MGNET是從其母公司武田模具製作所的宣傳部門發跡,後成立於2011年,創辦人武田修美的初心是為製造業創造更好的環境,在製造中注入娛樂元素,「好玩!有趣!」是其製造的原動力。這次MGNET特別帶來了不同材質製成的名片盒,體現不同光澤、色調、手感之美。

現場提供展售攤位。 圖/Chris Chen提供
現場提供展售攤位。 圖/Chris Chen提供

圖/Chris Chen提供
圖/Chris Chen提供

創業於1874年,刃物製造向為下村工業的根本。1957年時,下村迅速進入了當時的新興領域,即不鏽鋼廚刀,後來下村結合傳統的刃物製造技術,進行刀片切割機、削皮器等各種烹飪器具的產品開發。這次也能看見下村極其精美的咖啡濾掛壺、磨豆機等商品。

圖/Chris Chen提供
圖/Chris Chen提供

想知道傳統工藝又該如何與地方共生,並在時代快速推進的洪流下,找到與當代並肩齊行的創新思維?2月16日至2月18日到松山文創園區一探究竟吧!

創業於1866年,高儀擁有長達158年極為深厚的製造歷史。起初是鋸鍛冶職人,直到...
創業於1866年,高儀擁有長達158年極為深厚的製造歷史。起初是鋸鍛冶職人,直到1910年早 期,開始發展海外貿易。自第二代起,除了工具開發和製造,亦涉足刀具批發等。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創業於1946年,角利製作所「以好工具創造好物品」為信念致力推動和發展DIY文化...
創業於1946年,角利製作所「以好工具創造好物品」為信念致力推動和發展DIY文化,並努力製作能令世界各地木工匠滿意的工具。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創業於1874年的下村工業,以刀具鍛造起家,致力於家用刀具,包括烹飪刀具以及廚房...
創業於1874年的下村工業,以刀具鍛造起家,致力於家用刀具,包括烹飪刀具以及廚房工具的延伸開發和製造,譬如咖啡用具、餐廚配件等。 圖/燕三条文化交流展提供

《之間 In Between - 燕三条工業與工藝文化交流展》

日期:2024年2月16日-18日

時間:9:30-21: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更多資訊:www.facebook.com/inbetweenTsubameSanjo

最新文章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全民美術館新北美術館將於4/25正式開館! 攝影/濱田英明、圖/截自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4/25開館!全新亮點展覽「基進城市」、「新店男孩」搶先看

2025/01/10
田中達非常重視今年在台灣的展出,親自出席1/9的開幕記者會,並且在1/10舉辦開...

田中達也三度來台 人氣新作首度亮相台灣 展出逾160組全新藝術微型

2025/01/10

想與不想之間,不斷修行:陳懷恩談優人神鼓紀錄片《非想非非想》

2025/01/09
紙張以巨型尺寸的透視型態貫穿舞台,王榆鈞的筆觸經影像設計李國漢轉換,如河流如時間...

用聲音打開舞台的邊界:王榆鈞談《明 Dawn to Dawn》

2025/01/09
三十年來,鎌田治朗(Jiro Kamata)拆解並重新理解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

高雄金馬賓館《天穹之眼》開展!鎌田治朗:人類都有穿戴光的慾望

2025/01/09
來自泰國的YONLAPA、FOLK9、KIKI、H3F等樂團,攜手台灣樂團問題總...

泰國樂團強勢席捲全台 YONLAPA、FOLK9、KIKI、H3F帶來聲音奇幻之旅《Buzzing Tour in Taipei》

2025/01/09
鄒駿昇首次以嘉義地景為靈感創作,構築出超越時空的魔幻小城。 圖/平凡製作 stu...

嘉義《+1+1+1》第三期亮相!鄒駿昇操刀封面以細筆插畫勾勒魔幻小城

2025/01/09
誠品生活全新創作「誠品生活台南」獨棟街邊大店預計今年第一季試營運,全店4層樓6,...

「誠品生活台南」空間3D圖首曝光!全新6000坪有機綠建築獲世界設計大獎

2025/01/08
國家影視聽中心精選5部XR作品,帶來特別企劃「XR 互動式:奇幻大冒險」。

...

「XR互動式:奇幻大冒險」精選5部國內外作品挑戰感官沉浸體驗

2025/01/08
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正式啟售!「以上與未滿」的曖昧之境,探索流動的邊界。
...

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登場!橫跨兩大展區、百場活動、表演、市集、展覽

2025/01/07
《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1/8台北華山開展!開箱上百件手稿、模型,與全球...

開箱《Animage 雜誌和吉卜力展》!上百件雜誌篇幅、手稿、模型一次看

2025/01/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