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會員刊物「Space N Guidebook」的誕生——鄭宜農:正面迎擊,用反覆辯證去完整自己
「我們擁有很多聽眾,卻不知道可以去哪裡找到他們,這是目前產業裡普遍遇到的問題。」當大眾已習慣付費訂閱串流內容,國外諸如東京事變、泰勒絲皆發展出行之有年的付費會員機制,台灣音樂圈卻幾乎沒有人投入。
去年春天,創作歌手鄭宜農宣佈離開火氣音樂,成立公司「邊走邊聽有限公司」;年中以專輯《水逆》拿下3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與最佳台語女歌手獎。在今年初的專場上,她向聽眾宣布付費會員制的消息——購入實體刊物「Space N Guidebook」可同時享有一年會輯,瀏覽會員限定的數位內容,包含不會在社群公開的鄭宜農日記、工作側拍影音、Demo等等。「期許這個產品可以讓我跟自己的聽眾,建立一種新型態的,健康的消費機制,讓大家可以最直接支持到我在創作、還有各種企劃的營運。」
一本與聽眾一同成長的使用手冊
翻開大小接近雜誌、份量感十足的「Space N Guidebook」,會發現這本刊物跳脫了聽眾以往熟悉的鄭宜農自我剖析視角,轉而邀請她身邊親近的朋友與工作夥伴來談論、側寫、側拍,帶出更多元的視角與新鮮的親密感;迪拉、温貞菱、鶴 The Crane等人眼中的鄭宜農各有不同可愛可敬之處,演員兼攝影師好友姚愛寗在一趟花蓮小旅行中,捕捉鄭宜農私下最放鬆的模樣。這系列刊物以「年」的時間尺度,記錄著鄭宜農的每個階段,透過暸解她形塑自我與成長的軌跡,讓這些私我成為影響與養分,與聽眾一同成長。
更多的鄭宜農視角則放在會員專屬的「Space N」網站,除了分享第一人稱的圖文日記,還有一台V8紀錄著準備演出或工作移動時的模樣,猶如一個動態的時空膠囊,去身歷其境她走過的風景。
付費會員制直接支持創作生命
付費會員制的合作討論,是由音樂人行銷顧問團隊「Fantimate」創辦人張凱特提出,她也是創作歌手黃玠的經紀人,2016年起經營以電子報為主要傳訊管道的虛擬社群「黃玠國」,在演唱會、周邊商品等銷售上創造精準對話的成功。「創作者透過持續與聽眾互動去形成緊密關係,就有機會產生實質轉換,長期下來反而不用太高的溝通與行銷成本。」早在2019年,張凱特就曾與鄭宜農合作推出名為「313基地台」的免費訂閱制服務,透過Email與聽眾分享喜歡的音樂與生活。現階段他們則進一步思考,如何將音樂人「數位資產」更好地整合。
「踏進娛樂市場的台前,我們終究是待價而沽。」鄭宜農坦言這個現實令她感覺複雜,「本來就沒有所謂資源均分,我們的力量也沒能大到去改變這整個結構。但這些年看著許多人在幕前幕後不曾停止實驗與碰撞,我也帶著某種決心,一邊想辦法為自己的創作籌措資源,一邊反覆辯證、讓自己的核心論述完整化。」
在音樂產業十多年的張凱特深知,成功的付費會員制,將有機會直接支持、穩固音樂人的創作生命。「這個產業的環境變動比較大,音樂人身邊的夥伴多半有些辛苦,合作關係可能不是很穩定。但音樂人其實很需要理解他的人在身邊,長期照看市場面以及自身的狀態。從另一面來看,聽眾其實也很渴望找到持續支持創作者的方式。」
邊走邊聽營運長、也曾是鄭宜農剛出道時的第一任經紀人正派,直接參與她在面對付費會員制的掙扎,「那是否意味一位獨立音樂人往偶像化或商業化靠攏?要給出什麼內容才足以對應收費的價值?創作者應該免費提供內容去滿足聽眾嗎?那樣自身的心態與資源可以平衡嗎?」
實現理想的一種選擇
決定嘗試付費會員制,是鄭宜農為自身創作與價值所做的努力,也希望對音樂市場帶來正向擾動。
去年發行「金黃色三部曲」以及籌備巡演的同時間,她到全台13所校園做講唱巡迴,並在日前上線網路節目《邊走邊唱的女子》,由鄭宜農擔任製作人與主持人,邀請十組女性音樂創作者,深聊關於生命與創作的內心話。
「除了繼續對自己嚴苛,持續產出好的創作,做讓大家驚艷、感動的表演,我想以正向的方式,積極運用所謂的『娛樂影響力』。而這些都是我去正面迎擊自己當前的一個企劃、一場表演、一次露出、一則業配可以換得多少實際價值(包括金錢上和聲量上),再去想辦法在可以養活一間公司的前提下,把資源轉換成我認為有意義的企劃上,具體的例子。」鄭宜農說。
工作夥伴如此形容她:「有理想性,更難得還有超高實踐力,以及勇於承擔未知的強大心志。」或許有很多音樂人都在觀望並期待,付費會員制可以被理解為實現理想的一種選擇;當越來越多閱聽眾願以行動表示認同,市場就有機會擁有更多元的內容、更透明的選擇。
最新文章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