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五屆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啟動 詹宏志:希望年輕人不要錯過讀書的好

2024-04-15 18:51 袁世珮

閱讀快成為稀有品質的時代,台中中央書局連續第五屆舉辦「閱讀島中央×週三讀書會」,相約一周一晚留給書香,與書相遇、與人相遇,與自己相遇。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的週三讀書會已進入第五屆。邀請講書人根據不同單元,深度討論經典...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的週三讀書會已進入第五屆。邀請講書人根據不同單元,深度討論經典書籍,持續與讀者進行書香約會。記者沈昱嘉/攝影、報系資料照、葉怡蘭提供

本屆讀書會於5月22日起,由龔書章、番紅花、楊双子、楊翠、洪愛珠、詹宏志、葉怡蘭七位講師,先後於每週三晚上七點至八點半在中央書局現場開講,同步線上直播,每位講者以四周講述一個單元。中學時代常常泡在中央書局的詹宏志說:「我們小時候都曾經在讀書上得到好處,希望年輕人也不要錯過。」

已成台灣近年重要閱讀品牌的週三讀書會始於2020年初。1927年創立的中央書局曾是全台最大漢語書局,曾有莊垂勝、林獻堂等仕紳的身影,書局一度頹圮於時代變動中,修復重生後,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決定在百年書局重塑閱讀氛圍,週三讀書會於焉創立。

詹宏志說:「週三讀書會是邀集奇才異能之士,任他們發揮,唯一的主題就是讀書,一定要跟書有一種連結,希望讀者要不就是對某一類型或某本書感興趣、或者因為那本書的知識帶來一些新啟發,這是讀書會的目的。」

中學時代常常泡在中央書局的詹宏志分享:「我們小時候都曾經在讀書上得到好處,希望年...
中學時代常常泡在中央書局的詹宏志分享:「我們小時候都曾經在讀書上得到好處,希望年輕人也不要錯過。」記者沈昱嘉/攝影

活動舉辦以來,雖歷經疫情,但文學香火未斷,今年因中央書局整體品牌計畫目標精神訂定為「建構,迎向地方永續的無限可能」,七位講者討論面向將包含永續飲食倡議、友善土地關懷、建築城市治理、歷史文學觀察、風土美學體驗及世界文學探索等。

詹宏志指出,讀書會一直在找平衡,既盼講書人能引起大家對書的樂趣跟熱情,又希望別帶給讀者太大的壓力,而是能讓讀者開心地讀書,所以讀書會的形式一直在微調。

最開始時是由他一人擔綱,挑的是「歷史上很有名、也有一定通俗性的書」;之後邀請更多講書人,詹宏志希望講書的人不只講一場,因一場還看不出他的某一種世界觀,至少要有幾本書,從書單的鋪陳可以看出講書人的興趣與關心。

但詹宏志笑說,原先安排讀書人說六場,後來發現這樣壓力太大,邀講者就有難度,因此從第三屆開始變化,改為四場講書演講再加一場活動,但活動不易掌握,於是本屆回到素樸的讀書會本身,講者每人講四場。

詹宏志說:「這次鼓勵所有講者深入淺出,希望講的人放鬆一點,聽的人也放鬆一點,塑造出讀書有樂趣的氛圍,讓讀書更有感染性,也希望這些書對年輕人有用處。」

自週三讀書會開啟以來,國內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也增加,隱隱形成一股風潮。僅週三讀書會本身,詹宏志第一次講12本小說時,線上一場就有800人收看,總計9600多人次參與,現場因場地限制,滿坐80人、疫情時只能坐40人。

讀書會已有死忠書粉,有一位台中醫師和他的太太,周三固定休診,就為了來書局參加讀書會;果醬達人柯亞也熱情參加第一屆12場,因為她太感動,「竟有人願意為台中人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來。」

讀書會為付費活動,分為現場參加與線上直播,四月中旬在ACCUPASS活動通平台開放報名,每單元票價1200元,線上可於一周內重複觀看。詳情洽中央書局臉書粉絲團。

【課程內容介紹】

● 第一單元:龔書章,05/22~06/12

建築師龔書章。記者沈昱嘉/攝影
建築師龔書章。記者沈昱嘉/攝影

【主題/浮城-現實的想像】

建築師龔書章想談城市:「但不是專業意義上的城市,而是真實和想像中的城市之間交織的關係。」他選了四個不同角色以不同媒介看不同的城市,探看他們如何找尋藏匿在歷史、記憶、政治、儀式與生活間的城市風景和欲望情感,以捕捉他們心中那個似真若實的城市。

1.《純真博物館》的伊斯坦堡-無盡的物件.純真的廢墟

書目:《純真博物館》/奧罕.帕慕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寫伊斯坦堡微觀的、巨觀的大小事,以小說為背景,但不是談小說的愛情故事,而是藉由小說站立於他想像中的城市。

2.《路邊野餐》的貴州凱里-逆行的長夢.潛行的山城

書目:《路邊野餐》/畢贛

中國導演畢贛回到故鄉山城拍《路邊野餐》電影,如夢般超寫實的一鏡到底。畢贛本身是詩人,座談會將比較其電影、詩,及他描述貴州山城的想像。

3.《梅杜莎面具》的柏林-藏匿的慾望.輕盈的詩歌

書目:《梅杜莎面具》 (Mask of Medusa)、《傾頹的時間》 (The Collapse of Time)/John Hejduk

這位美國籍猶太裔建築師是全世界公認最棒的詩人建築師,一生只蓋過一、兩棟房子,他所有的建築都完成於圖紙上,像是「紙上建築師」,他在每一棟紙上建築旁都寫下一個故事,稱為「梅杜莎的面具」,談他心裡各種不同欲望的建築故事,是以文字跟圖來講心中的城市。

4.《台北上河圖》的台北-繁華的追憶.城景的漫遊

書目:《台北上河圖》/姚任祥&葉子

這是一本城市圖志,繪本家畫出不同時間點累積在一起的想像中的台北,又邀請很多人談他們對於台北的經驗與記憶,所以這是真實又虛擬的台北。

● 第二單元:番紅花,06/19~07/10

作家番紅花。記者沈昱嘉/攝影
作家番紅花。記者沈昱嘉/攝影

【主題:菜市場的文學課。和孩子一起懂吃,也樂讀】

番紅花指出,吃飯這件事不再只有吃飽和生長發育的任務需求,也可以引導孩子建立對土地和星球的風土內觀。

同時,父母在尋找適合孩子的書時,自己也有功課,這樣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父母才有更多的資料可以分享。她這次談海洋,就會建議父母延伸閱讀,包括外籍漁工、甚至海洋法;談飲食的散文書寫,也建議讓孩子讀,小朋友是能讀出滋味的。

1.依海之人,海鮮文化背後的海洋文學課

書目:《16歲的海洋課》、《黑潮島航》、《老人與海》、《這裡沒有神》、《血淚漁場》、《海洋罪行》、《依海之人》、《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2.綠色飲食浪潮下的台灣味

書目:《料理台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吃的台灣史》、《國宴與家宴》、《野地食堂》、《乾物的世界》、《好麥給你好麵包》

3.菜市場和漁港的走與讀

書目:《偽漁販指南》、《廚房小情歌》、《老派少女購物日記》、《搜神記》、《鄉間小路》、雜誌《料理台灣》、雜誌《天上飛來的魚》、《捉鎖管》、《歡迎光臨人間旅行社12天11夜西嶼輪普》

4.激發親子料理魂

書目:《廚房記台所帖》、《也好吃》、《培仁家》、《好麥給你好麵包》

● 第三單元:楊双子,07/17~08/07

【主題/我的台中書寫:以歷史、飲食與流行文化元素作為方法】

1984年在台中出生、歷經野草莓學運與三一八學運政治啟蒙的楊双子,以自身經驗為中心,剖析文學養成脈絡對小說家創作核心的影響,包括小說家為何會選擇某一些議題命題,如她會因自身原因關切性別議題,也因學運世代而關注國族議題。楊双子說:「身為台中人,身為台中的女性,我書寫一些當代的寫作者比較少注意到的面向,所以我想談我如何養成、我從什麼地方出發。」

1.創作的起點:關於問題意識與核心關懷

書目: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瀟湘神《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

2.迷因的賽場:關於美學經驗與文化記憶

書目:楊双子《花開時節》、小島秀夫《創作的基因》

3.典律的再思:關於經典文學與大眾文化

書目:楊双子《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文訊》

444期 (2022. 10)

4.藝術的威力:關於虛構情節與真實情感

推薦書目:楊双子《臺灣漫遊錄》、《四維街一號》、野田智《黃金神威》

● 第四單元:楊翠,08/14~09/04

作家楊翠。本報資料照
作家楊翠。本報資料照

【主題/植夢造景,@生活的地方】

緊扣本屆「建構,迎向地方永續的無限可能」的大主題,楊翠鎖定「夢想、地方、實踐」三元素,規畫出從個人、家族、世代,推到城市與歷史,最後跨到世界,進行近距離與高廣度的雙線對話。前兩周將以個人生活經驗為主展開,從楊逵永不放棄地造夢,到她自己的時代、以及在這塊土地的生活記憶;後兩周分享關於「在地實踐」的理想,最後把視域拉到世界。

1.植夢的所在:一個台灣作家與他的家族,在大肚山

書目:楊翠《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

2.與新時代一起誕生,以荒山古墓為成長書房

書目:楊翠《年紀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

3.夢想出發:文協時代,百年前用力綻放的星群

書目:國立臺灣文學館、林運鴻等《文協一百點:台灣真有力地景指

南》

4.貼近讀,遍地讀:以文學播種栽花,營造城市地景

書目:陳銘磻《日本文學館紀行》

● 第五單元:洪愛珠,09/11~10/02

【主題/也談食物也及人-人在異地,飲食遷徙】

洪愛珠挑的不是典型的飲食文學,而是「以飲食作為一個田野的開展」。她指出,傑出的飲饌文章,也描述風土環境、時代流變與人的故事,所以她想與讀者一起閱讀幾部以飲食為主題的書寫。

如《燕食記》是小說,談的是粵菜的百年流變,實際講的是整個社會與時代。《唐人街飄香》看起來是英國的唐人街,其實談到了整個移民。這些書不是傳統的飲食書,所以是也談食物也及人。

1.《燕食記》/從廣州太史第,到香港老茶樓:一對師徒,粵港百年

2.《魚翅與花椒》/英國女子的中菜冒險。兼讀《尋味東西》

3.《香料漂流記》/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

4.《唐人街飄香》/雜碎的來歷。從新界無人村,到倫敦唐人街

● 第六單元:詹宏志,10/09~10/30

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記者沈昱嘉/攝影
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記者沈昱嘉/攝影

【主題/消逝的文學物種】

詹宏志說:「文學跟生物一樣,很多物種也會滅絕或瀕臨滅絕。」滅絕之故,可能是與之對應的生活體驗或生活價值消失了,這就包括這次他選為主題的飛行文學、狩獵文學與航行文學。

詹宏志說,飛行文學指的是飛機發明之初,飛機小,飛行者是用膽識與身體在駕駛,所有的儀器就是人的感官,這樣的文學曾經風行一時,寫《小王子》的聖艾修伯里一生就是飛行文學,宮﨑駿應該對飛行也有一些身體性的感受。但之後飛行器變大了,人的體驗變了,飛行文學消失了。

狩獵文學是指真正的、與大自然對抗的打獵,人進到叢林、草原,人與大獵物的關係,可能聲息相聞,人有槍,可是並非身體感官可以占有優勢,如果獵物悄悄逼近,人可能反變成獵物。之後因盜獵行動的興起、保育觀念的興起,狩獵文學已顯得政治不太正確。

航海文學也是人的身體跟海進行對抗、孤帆獨航環遊世界的時代,曾經有很多這樣的作品,不只是文學上有意義,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最後,詹宏志要講《白鯨記》,是鯨魚文學,可以是航海文學、狩獵文學,這是鯨魚的百科全書,他會延伸講到廖鴻基的《最後的海上獵人》。

1.飛行文學:《夜航西飛》 (West With the Night, 1942) by Beryl Markham(1902-1986)

2.狩獵文學:《長草叢中的死亡》 (Death in the Long Grass, 1978) by Peter Capstick(1940-1996)

3.航海文學:《孤帆獨航繞地球》 (Sailing Alone Around the World, 1900) by Joshua Slocum(1844-1909)

4.鯨魚文學:《白鯨記》 (Moby-Dick, 1851) by Herman Melville(1819-1891)

● 第七單元:葉怡蘭,11/06~11/27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圖/葉怡蘭提供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圖/葉怡蘭提供

主題/閱讀,飲食的風土

葉怡蘭指出,「風土Terroir」一詞源自法國葡萄酒領域的思維,隨著自20世紀末起先後到來的飲食顯學與在地顯學年代,這思潮從飲到食、從食材到廚藝席捲全球,人們追尋地域、季候、品種、工藝乃至歷史人文各條件在食與飲的色香味裡所牽動、形塑的表現。

葉怡蘭將透過閱讀,藉由食材溯源、廚藝演進、東西四方的交流互動,以及酒與茶的領先邁步與發展四個面向,細細探究這股當代食潮。

1.溯源

《慢食新世界》、《雜食者的兩難》、《歐陸傳奇食材》,《極致之味》

2.廚與藝

書目:《法國料理的秘密》、《普羅旺斯1970》、《第三餐盤》、《日本料理神髓》,《終於嚐到真滋味》

3.流動

書目:《帝國的滋味》、《百年早餐史》、《日本家庭料理80年》,《日日三餐,早‧午‧晚》

4.讀飲

書目:《酒與酒之間》、《威士忌學》、《大吉嶺》,《紅茶經》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即將於7月27日到8月10日在法國拉維特園區(Parc de ...

「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顏伯駿操刀主視覺!22組表演囊括妮妃雅、阮劇團

2024/04/30
繼2018年的「∞ 無窮」後,安卓藝術再度邀來印尼藝術家薩伊夫.加里波第(Sya...

「之間」薩伊夫.加里波第個展安卓藝術登場!「菌絲體」創作掀視覺衝擊

2024/04/30
2024春潮集於屏東潮州鎮建基老街登場。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2024春潮集4/27屏東潮州!以5大潮主題攜手藝術家打造建基老街新風貌

2024/04/29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於4月27日推出「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展覽...

「貧窮人的台北:轉運站」 MoCA Studio登場!一探城市底層生活真實樣貌

2024/04/26
紐約雕塑家羅娜・龐迪克 (Rona Pondick) 橫跨15年創作品個展「羅娜...

受卡夫卡《變形記》啟蒙!紐約雕塑家羅娜 · 龐迪克展覽5/11路由藝術登場

2024/04/25
富邦美術館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

富邦美術館5/4開幕!倫佐.皮亞諾在台首作亮相,首展羅丹、印象派同步登場

2024/04/24
《在車上》、《邪惡根本不存在》音樂大師登台即興配樂!影展現場專屬限定體驗只在20...

2024台北電影節獨獻「濱口竜介導演 X 石橋英子配樂」創作計畫《GIFT》

2024/04/24
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首個展5月北美館登場。
 圖...

「威廉.肯特里奇」5月北美館亮相!聚焦「素描創作」以90+作品探索南非

2024/04/22
「極度日常」花房櫻作品《終於見面了》14呎巨型貓成為看海美術館新地標。圖|原物創...

極度日常屏東展8大亮點!看海美術館78件作品帶來貓狗溫暖日常

2024/04/22
出道超過 15 年的黃玠,一直擁有大批忠實粉絲支持,是台灣流行民謠音樂的代表性人...

民謠才子黃玠新專輯《一切平常》:令我焦慮的不是改變,而是如何保持不變

2024/04/22
七層樓高的藝術牆由GUCCI藝術家創作文字、並將由台南在地藝術家手繪完成。圖/G...

GUCCI ANCORA特展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顏振發打造7樓高藝術牆

2024/04/19
紅球臺南展出10天,最後一天4月7日在大南門。 圖片來源/紅球臺南 RedBal...

紅球臺南:10天10場限地藝術體驗,人們帶走了什麼?

2024/04/19
2022島作「陶作集」台北現場。 圖/島作提供

市集的重量——孫明華談島作:創造出「橫向的互看」,支持創作環境而不只是每一次買賣

2024/04/19
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的週三讀書會已進入第五屆。邀請講書人根據不同單元,深度討論經典...

第五屆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啟動 詹宏志:希望年輕人不要錯過讀書的好

2024/04/15
16屆以生活日常、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的「台灣街頭招牌」為主題,仔細觀察可發現展場...

讓書法成為一種生活風格!專訪第16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4/04/15
©BIRD STUDIO/SHUEISHA

鳥山明的元氣彈——整個地球的讀者都投注了一小部分的生命

2024/04/12
為響應4月23日聯合國世界閱讀日,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據點——臺灣文學基地,自4月...

臺灣文學基地「春日文學提案」母語舞作演出、手作市集4/20接力登場

2024/04/12
「2024粉樂町臺北當代藝術展」重新回歸!邀集15組國內外藝術家以「AWAKE ...

「2024粉樂町當代藝術展」登場!集15件作品創造城市「AWAKE一道光」

2024/04/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