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富邦美術館5/4開幕!倫佐.皮亞諾在台首作亮相,首展羅丹、印象派同步登場

2024/04/24 文字編輯|陳宜慧

歷時近十年籌備,座落台北信義區A25園區,佔地達3000坪的富邦美術館將於今年5月4日開幕。此建築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及其工作室RPBW與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共同設計監造,亦為RPBW在台灣首件作品。開幕當日同步推出《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展出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百件作品,包括70餘件羅丹雕塑和10餘件印象派大師畫作,讓建築與藝術迷一同感受兩者交會的美好。

富邦美術館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模在台亮相。
 右圖攝影/Lucas K. Doolan、左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富邦美術館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模在台亮相。 右圖攝影/Lucas K. Doolan、左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一窺建築詩人皮亞諾設計亮點

被譽為建築詩人的皮亞諾,擅長利用自然採光設計為空間注入自然元素,同時亦關注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性。樓高五層的富邦美術館,以無間隔挑高開放空間,使藝術品與空間激盪出對話。一樓「水景展廳」則採用玻璃帷幕設計,使其具備穿透與輕盈視覺體驗感,同時也將室內空間延伸至室外,讓路過即可欣賞藝術品。

富邦美術館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PBW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
 攝影/Lucas K. Doolan
富邦美術館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PBW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 攝影/Lucas K. Doolan

進入富邦美術館,感受挑高輕盈的空間,與藝術帶給人心的鼓舞和堅實力量,歡迎每位訪客的到來。 攝影/Lucas K. Doolan
進入富邦美術館,感受挑高輕盈的空間,與藝術帶給人心的鼓舞和堅實力量,歡迎每位訪客的到來。 攝影/Lucas K. Doolan

富邦美術館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PBW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 攝影/雲室攝影工作室 麥翔雲
富邦美術館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PBW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 攝影/雲室攝影工作室 麥翔雲

美術館一樓「水景展廳」挑高六米、無立柱阻隔,三面玻璃帷幕設計使其具備穿透與輕盈,與戶外的自然植層和淺水池面相互映射流動,展現視覺連接與開闊的展場空間。 攝影/Lucas K. Doolan
美術館一樓「水景展廳」挑高六米、無立柱阻隔,三面玻璃帷幕設計使其具備穿透與輕盈,與戶外的自然植層和淺水池面相互映射流動,展現視覺連接與開闊的展場空間。 攝影/Lucas K. Doolan

此外,光是貫穿富邦美術館建築的重要主題,因此在三樓的「日光展廳」和「星光展廳」則採用天窗設計,將陽光折射至室內,藉由過濾紫外線與全遮光等不同捲簾,使藝術品在調節過的自然光下完美展現,亦引領觀者感受由自然光所營造的光譜與色彩樣態。

美術館三樓「日光展廳」和「星光展廳」採天窗設計,將陽光折射至室內,藉由過濾紫外線與全遮光等不同捲簾,使藝術品在調節過的自然光下完美展現。 攝影/Lucas K. Doolan
美術館三樓「日光展廳」和「星光展廳」採天窗設計,將陽光折射至室內,藉由過濾紫外線與全遮光等不同捲簾,使藝術品在調節過的自然光下完美展現。 攝影/Lucas K. Doolan

美術館外部優雅的建築結構與光、水、綠樹和植物交織襯映,帶給市民全新的體驗與想像。 攝影/Lucas K. Doolan
美術館外部優雅的建築結構與光、水、綠樹和植物交織襯映,帶給市民全新的體驗與想像。 攝影/Lucas K. Doolan

在輕盈優雅的富邦美術館白色建築上方,鮮明紅色吊臂是富邦美術館外觀亮點,不僅作為洗窗機使用,也可配合室外展出懸吊大型藝術裝置,展現創新動能。而美術館建築前方留設大面積開放廣場及公共藝術設置,打破室內與室外界線,讓整座城市成為藝術的畫布。

美術館大廳電梯選擇獨具特色的鮮明紅色,與美術館建築上方的紅色吊臂相互呼應。 攝影/Lucas K. Doolan
美術館大廳電梯選擇獨具特色的鮮明紅色,與美術館建築上方的紅色吊臂相互呼應。 攝影/Lucas K. Doolan

開幕首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重磅登場

不只設計引人入勝,富邦美術館開幕重磅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也將於5月4日登場。此展為美國西部最具影響力的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簡稱LACMA)所策劃,引進典藏精選100件。富邦美術館不只是LACMA海外指定合作機構,亦是此展首個海外巡迴展點。

《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是一場試圖重新建構藝術家羅丹及其雕塑的展覽,藉由重新梳理羅丹與同期藝術家作品的關係脈絡,探討這位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與定位。此次展覽將展出多件羅丹在學術上重要性極高的作品,其中包括奠定羅丹學術地位的〈巴爾札克紀念像〉、最為人所討論的公共藝術重要作品〈加萊義民〉、位於〈地獄之門〉頂部的經典作品〈影子〉,以及一系列羅丹精湛的人體表現之作,包括〈哭喊〉、〈皮耶‧德維松的左手〉等,更有羅丹早期職涯發展階段創作〈蘇珊〉。

左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巴爾札克紀念像〉(Monument to Honore de Balzac),原型塑於1897年,本作翻鑄於1967年,右為〈尚.德爾〉(Jean d'Aire),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72年,此為羅丹最為人討論的公共藝術重要作品〈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其中之一。

 圖/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左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巴爾札克紀念像〉(Monument to Honore de Balzac),原型塑於1897年,本作翻鑄於1967年,右為〈尚.德爾〉(Jean d'Aire),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72年,此為羅丹最為人討論的公共藝術重要作品〈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其中之一。 圖/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左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影子〉(The Shade),原型塑於約1880年,本作翻鑄於1969年,此為位於羅丹〈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 頂部的經典作品。右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哭喊〉(The Cry),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64年。 圖/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左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影子〉(The Shade),原型塑於約1880年,本作翻鑄於1969年,此為位於羅丹〈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 頂部的經典作品。右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哭喊〉(The Cry),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64年。 圖/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左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皮耶‧德維松的左手〉 (Left Hand of Pierre de Wissant),原型塑於約1885-1886年間,本作翻鑄時間不明。右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蘇珊〉(Suzon),約作於1872年。

 圖/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左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皮耶‧德維松的左手〉 (Left Hand of Pierre de Wissant),原型塑於約1885-1886年間,本作翻鑄時間不明。右為奧古斯丁.羅丹作品〈蘇珊〉(Suzon),約作於1872年。 圖/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印象派亮點之作一次看

此外,除了展出「現代雕塑之父」羅丹70餘件雕塑之外,展覽也同時呈現羅丹的印象派好友們,如塞尚、莫內、畢沙羅、竇加、西斯里和高更等多位重量級印象派大師10餘件作品。LACMA更破例出借多件每幅價值數億台幣的印象派畫作,與一幅近20億台幣的「現代繪畫之父」塞尚(Paul Cézanne)作品〈桃子與櫻桃的靜物畫〉。

►必看塞尚亮點之作

塞尚經典作品〈桃子與櫻桃的靜物畫〉(1885-1887) 與〈戴草帽的男孩〉(1896),塞尚改變傳統構圖、使用全新透視方式的表現,對20世紀初的前衛運動產生巨大影響,他與羅丹在創作上都有著挑戰過往與創新的視野。

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桃子與櫻桃的靜物畫〉,作於1885-1887年,油畫畫布,50 x 61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Adele R. Levy Fund, Inc., and Mr. and Mrs. Armand S. Deutsch。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桃子與櫻桃的靜物畫〉,作於1885-1887年,油畫畫布,50 x 61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Adele R. Levy Fund, Inc., and Mr. and Mrs. Armand S. Deutsch。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戴草帽的男孩〉,作於1896年,油畫畫布,69 x 58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Mr. and Mrs. George Gard De Sylva Collection。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戴草帽的男孩〉,作於1896年,油畫畫布,69 x 58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Mr. and Mrs. George Gard De Sylva Collection。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必看莫內亮點之作

〈吉維尼的樹林中:畫架前的貝蘭榭.歐榭德與看書的蘇珊‧歐榭德〉(1887) 是莫內1880年代搬至法國近郊吉維尼(Giverny)後的創作,標誌其創作已從完全關注光影變化,轉變至對空間深度的探索。羅丹與莫內這兩位現代藝術史上的大師,不僅生日相隔兩天,兩人的情誼更是綿長;即使莫內晚年遷移至郊區生活,他與羅丹的往來仍不間斷。

莫內 (Claude Monet, 1840-1926),〈吉維尼的樹林中:畫架前的貝蘭榭.歐榭德與看書的蘇珊・歐榭德〉,作於1887年,油畫畫布,91 x 98 cm。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莫內 (Claude Monet, 1840-1926),〈吉維尼的樹林中:畫架前的貝蘭榭.歐榭德與看書的蘇珊・歐榭德〉,作於1887年,油畫畫布,91 x 98 cm。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必看雷諾瓦亮點之作

雷諾瓦雋永之作〈裝著玫瑰的花瓶〉(c.1890-1900) 呈現藝術家典型的用色與用筆,以快速的筆觸捕捉玫瑰花與花瓶隨光線改變的躍動色彩。羅丹與雷諾瓦晚年交往甚篤,大部分時間都與雷諾瓦一起在法國鄉下度過,雷諾瓦教羅丹畫畫,而羅丹則教雷諾瓦如何雕刻。

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裝著玫瑰的花瓶〉,約作於1890-1900年,油畫畫布,58 x 43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Jean and Dido Renoir。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裝著玫瑰的花瓶〉,約作於1890-1900年,油畫畫布,58 x 43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Jean and Dido Renoir。 圖/© Museum Associates/LACMA提供

此外,不只建築與展覽吸睛,位於美術館一樓特別設置的「園景工坊」亦提供舉辦小型講座、兒童工作坊或多媒體展覽;而美術館商店「大光創所」則以策展為主軸,推出特展商品、美術館logo商品、書籍等,讓大家在觀展之後,也能帶走記憶裡的美好。

RPBW致力將城市生活與美術館空間結合,人們可在富邦美術館戶外享受夜晚、散步、與孩子和家人同聚,讓美術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攝影/Lucas K. Doolan
RPBW致力將城市生活與美術館空間結合,人們可在富邦美術館戶外享受夜晚、散步、與孩子和家人同聚,讓美術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攝影/Lucas K. Doolan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精選《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


日期 | 2024年5月4日-9月23日


地點 | 富邦美術館 水景展廳(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

官網 | www.fubonartmuseum.org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ubonar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fubonartmuseum

最新文章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以樸拙筆觸織就幻境花園,邀大眾展開一場與自然萬象共舞的旅程!高美館創作論壇《繁花...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圖|...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2025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串聯臺灣與國際藝術交流。 圖/台北當代藝術...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於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展出。...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國語作業簿主理人賴皮 MR. SKIN,首席查水表專員,全台跑透透到家你放歌。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圖|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舞者們以各...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大溪木博館10週年館慶 5/17登場。
 圖/桃園市立...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ARTbook《廣場》書封。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日本飲用水品牌Aqua Clara與設計公司HONOKA打造「Trace of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nafl|₁₀nE a fabric laboratory,由陳小爵、許芝瑞、劉...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林怡芬|畢業於京都藝術大學陶藝系、東京設計師學院視覺傳達系,從平面插畫、立體雕塑...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