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模樣﹚箭筍,清炒最好——編輯Sky Chen:我的筍友,她懂得這份簡單卻不簡單的滋味
每年春天都會收到家鄉來的包裹,裡頭裝著我心中這季節最珍貴的食材——「劍筍」,每吃一口都提醒著我,自己還是那個陳家傲嬌的大小姐,被阿嬤、阿爸、阿母惦記著,不善言辭的他們如此表達對我的關心。即便這幾年品質好的劍筍水漲船高,我還是能年復一年的在這個季節跨越疫情、災情收到來自花蓮的愛。
雖然在女兒臉上找不到我的影子,但對「吃」的熱情,活脫脫就是我的模樣。「吃」是我們每天討論的重點之一,不知她從何得知正式用餐的概念,最大樂趣是選擇搭餐的飲品、並認為有了甜點才是完整的一餐。不過我倆的口味卻天差地別,她愛甜食、奶醬、麵點與母親本人完全不搶菜,唯一有共識的是對「劍筍」的吃法。
箭筍的嬌貴來自於量少、產期短且難以保存,看見有人拿它炒豆瓣、加肉絲我心裡總感到可惜,其實清炒最能引出它獨特的香氣,那也是老家一直以來料理的方式,作法其實沒太多學問,不過就是蓋鍋蓋、小火慢煎,僅用蒜頭跟鹽巴調味罷了,透過時間跟溫度將筍子的滋味濃縮,表面煎上色即可。我喜歡咀嚼時層疊爽脆的口感,加上濃郁的筍香夾帶著微微苦味,美味程度在我心中沒有其他食材可取代。
身邊唯一的「筍友」是女兒,她懂得這份簡單又不簡單的滋味。春天的包裹遲到了她會提醒,收到了她也耳提面命趕緊吃完,否則筍子會發黑走味,在這個時節我們會有整整一週以筍子為中心的餐桌風景。「箭筍」讓她懂得季節的變化與滋味,從此在生命中留下印記,並成為我們之間連結,就算走得再遠也還能憑弔。
攝影◆Sky Chen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6 漂亮的韌性,媽媽的模樣
Issue106
最新文章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