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桃子《Eye Closed》5/11奇想會開展!以24+作品將那些無法表達的話都藏進畫裡了
日本藝術家中村桃子Momoko Nakamura個展《Eye Closed》於5月11日至6月2日、在台北奇想會展出。中村桃子曾於2022年參與奇想會《YOU DO YOU》聯展、近年在日本各地舉辦個展,並於2024首度將個展在海外展出,帶來24+幅作品與作品集,同樣以面無表情的女子與植物為主軸,帶大家一探她在畫中潛藏與遮蔽的細膩情感。
誰是中村桃子Momoko Nakamura?
1991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日本東京職業學校桑澤設計研究所、曾於平面設計事務擔任藝術與插畫工作,分別於2019年推出《HEAVEN》、2022年《HOME》集結不同創作時期作品。
中村桃子從小看著母親在家裡畫畫,這是啟蒙她走向藝術、選讀藝術學校的重要養分,中村桃子回憶,真正開啟她藝術風格的契機,是在一個偶然的火花:「我從設計學校畢業後,在找新工作的過程中,買了畫筆與畫布,並收到朋友送的顏料,於是畫了一幅畫,而當我的朋友在社群媒體看到後,便建議我在她的畫廊展出,因此辦了個展,就一直以藝術家的身份直到現在。」
為什麼畫裡都是無表情女子與植物?
中村桃子認為在無表情的作品背後,潛藏著更多沒有被說出來的情緒與情感,透過女子身邊的植物,將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情緒,以植物豐富多采的另一種姿態呈現。
經常以「無表情女性」與「植物」作為畫中主角的中村桃子,創作靈感通常來自與人的交流、當時的情感、旅程中的刺激,以及日常生活的記憶,她描述:「我會回想日常與朋友們對話的片段,思考與他們的話題、情感等,以及在那些時刻裡,我自己覺得重要的事。」
由這些靈感催生出的作品,之所以會經常以無表情的女性呈現,原因是中村桃子認為在這些表情背後,或許潛藏著與表面不符的情感,而為了隱藏這些情感,所以才選擇這樣的呈現方式,而在衣著方面的用色,中村桃子會像平常挑選衣服一樣,想像出適合的搭配來選擇顏色,進而貼近日常。至於畫中的植物,則是根據當時的氛圍與心境,能夠襯托畫中所蘊涵的情緒,同時也與作品裡的女性依偎相伴。
那些難以表達的話,就放進畫裡吧!
中村桃子也想藉由這些作品,表達自身的記憶與情感,她說道:「我每天的情感與記憶可能很難用言語傳達,也很難與他人產生共鳴,但如果能透過畫作與他人建立聯繫,我會感到很高興。」
此外,中村桃子也提到在藝術工作裡,最能觸動她的瞬間是,當作品離開工作室進入到新的空間展示時,看起來就像是用全新的角度欣賞它們,這些時刻都會令中村桃子感受到那些創作所帶來的全新情感。
中村桃子 個展《Eye Closed》
日期|2024年5月11日至6月2日
時間|13:00至20:00、週二公休
地點|奇想會,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
門票|入場費為低消飲品一杯
最新文章
-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