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英藝術家Oliver Beer個展《新手運》TAO ART展出!以聲音探索物件共鳴

2024/06/04 文字編輯|陳宜慧

英國藝術家奧利弗·貝爾(Oliver Beer)台灣首次個展「新手運Beginner’s Luck」於5月8日至7月13日,在TAO ART展出。向來擅長運用聲音、影像和雕塑,探索物件和空間物理特性及情感價值的他,此次展出其代表作如,可體現聲音起源與物質性的《重組》系列,和聲音裝置與影像作品《家神》系列等,讓大眾透過觀看與聆聽,沉浸強烈的情感共鳴之中。

英國藝術家奧利佛‧比爾(Oliver Beer,b. 1985)台灣首次個展「新手運」(𝘉𝘦𝘨𝘪𝘯𝘯𝘦𝘳’𝘴 𝘓𝘶𝘤𝘬)於TAO ART展出。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英國藝術家奧利佛‧比爾(Oliver Beer,b. 1985)台灣首次個展「新手運」(𝘉𝘦𝘨𝘪𝘯𝘯𝘦𝘳’𝘴 𝘓𝘶𝘤𝘬)於TAO ART展出。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以聲音雕塑探索物件與空間的情感連結

1985年出生的英國藝術家Oliver Beer曾在當代音樂學院(ACM)接受音樂家培訓,2009年畢業於牛津大學拉斯金藝術學院,他擅於利用聲音、影像和雕塑去探索物件和場所的物理特性和情感價值。其多變的藝術形式囊括表演藝術、繪畫創作以及抽象雕塑等。

一向對於聲音敏感的Oliver Beer曾表示,「環境聲音的有趣之處在於,每個空間都有一種特定的『顏色』——一種永遠不會改變的音質。我們的身體與雕塑和建築空間產生連結是很自然的。」比如說走進混凝土房間,環境音可能是A,但更小的房間可能是升F。有趣的是,聲音不會只停留在物體表面,而會持續滲透。因此在Oliver Beer的作品中,觀者更能沉浸在其所營造的強烈感官體驗與情感共鳴之中。

英國藝術家奧利弗·貝爾(Oliver Beer)。 圖/Oliver Beer提供、攝影:Jason Alden
英國藝術家奧利弗·貝爾(Oliver Beer)。 圖/Oliver Beer提供、攝影:Jason Alden

Composition for Mouths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I & II。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Composition for Mouths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I & II。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展場一隅。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展場一隅。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一睹三件亮點作品如何融以聲響元素

亮點作品1:聲音裝置《家神(母親)》

展覽中所見的作品可以追溯到2019年,當時奧利佛創作了聲音裝置《家神(母親)》(𝘏𝘰𝘶𝘴𝘦𝘩𝘰𝘭𝘥 𝘎𝘰𝘥𝘴 (Mother))。該裝置作品包含屬於或可以喚起他母親生活的各種元素,這些元素來自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時期,從古埃及前王朝時期,甚至是20世紀的墨西哥。

Oliver Beer表示:「在這個聲音裝置中,我將微型麥克風放置在我選擇的物體的空洞內,用以放大物體內部的共振頻率。我們所聽到的聲音是從這些物體內的空隙中,自由輕柔地共振出來的純淨、溫暖音調。」有趣的是,這些空心物體所發出的聲響,亦為此次展覽的配樂。

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來自不同地理和歷史時期的物件,竟能共同和諧地發聲,並產生出一個和弦(類似管弦樂團中弦樂器的空弦),伴隨此作發出的柔和和聲,觀眾可直接體驗到聲音與物質形式之間的內在固有關係,同時亦產生出自我省思、自我修正、校準,與深度聆聽彼此的時刻。這也呼應展覽名稱「新手運」背後所指涉,再次擁抱新可能的啟程。

《家神(母親)》。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家神(母親)》。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亮點作品2:《共振繪畫》系列作品

在《共振繪畫》系列作品中,藝術家在拉伸的畫布表面塗上超細顏料,同時在畫布下方透過揚聲器播放譜寫的和聲。透過揚聲器的震動,可將空氣推動成幾何形狀,而空氣則更近一步將顏料推動成不同形狀。藉由此方式,就像看到把硬幣扔進湖面上出現的波紋一樣,可以看到空氣中的聲波形狀。此外,展出的畫作亦是運用《家神(母親)》作品所包含的物件,將其內在純淨的共鳴音調創作而成。

共振繪畫系列。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共振繪畫系列。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亮點作品3:《重組》系列作品

《重組》系列作品體現了聲音的起源與物質性。Oliver Beer透過將一層精確上色的樹脂倒入模具中,並將真實物件的碎片置入樹脂中創作作品。而這次展出的三件《重組》系列作品,其中喚起了畢卡索的標誌性風格,更有其他作品融合了跨越時空界限的歷史文物與個人物品。比如《飛天》(Flying Apsaras)是從著名的敦煌壁畫中汲取靈感,作品含有蓮花與念珠,以及小提琴與琵琶弦的碎片。

此外,透過將物品凝固在樹脂中,Oliver Beer使這些聲學物件與樂器變得完全靜止並且無聲,這個過程也將物品轉變為其存在的證明。「既摧毀了這些物件,也使它們成為永恆。」因此,Oliver Beer從其母親的記憶敘述,到稍縱即逝的聲響,以及物質形式之間的相互作用,皆再再以其作品探索了音樂如何跨越歷史、世代與文化,進而凝聚人類意識的潛力。

01 重組(美惠三女神,繼畢卡索之後 二)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01 重組(美惠三女神,繼畢卡索之後 二)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重組系列。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重組系列。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重組系列。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重組系列。 圖/ 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Oliver Beer 全新個展「新手運 Beginner’s Luck」

日期:2024年5月8日—7月13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地點: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TAO ART

虛擬網紅法咪咪FAMEME的台北快閃店:以自由為己任的榴槤宇宙「Durian Duty to be Free」

虛擬網紅法咪咪FAMEME的台北快閃店:以自由為己任的榴槤宇宙「Durian Duty to be Free」

2022/02/09
旅美藝術家江宥儀返台首展《目不見睫》:「看」與「被看」之間,當觀者與作品四目交接

旅美藝術家江宥儀返台首展《目不見睫》:「看」與「被看」之間,當觀者與作品四目交接

2021/01/19
吳季璁全新個展《照見》:發表新作〈寫生習作〉系列 ,探索光與時間的蹤跡

吳季璁全新個展《照見》:發表新作〈寫生習作〉系列 ,探索光與時間的蹤跡

2021/08/21

最新文章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