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園裡享受寧靜,萬物是相連的循環——阿里山HANA Kitchen
來自南非的Hanna於16年前落腳嘉義教英文,與夫婿Voyu相識結婚後搬上阿里山成為鄒族媳婦。目前夫婦倆經營位在來吉部落頗具知名度的餐廳「HANA Kitchen」,以及去年底在得恩亞納甫開幕的民宿「Yama House」。
成為部落農產中心
起初在阿里山上的日子,她與Voyu擁有一片土地用來耕種,Hanna從南非移居台灣,生活在海拔一千公尺的山上,對她來說沒有絲毫陣痛期。十多年前HANA Kitchen剛營業時,餐點皆由Hanna自己發想,「我從小生活在南非的牧場,乾燥的土地適合用來養牛養豬,親近大自然已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切。」
托Voyu家族農場的福,讓餐廳料理從產地到餐桌得以一條龍進行;Hanna將烘焙與烹飪手藝分享給族人,餐廳更為當地創造了工作機會。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饕客,使得餐廳從自給自足到需要仰賴其他族人的收穫才能供應需求,現在HANA Kitchen變成阿里山鄒族社區的農產集散地,像是村民中心般凝聚當地力量——從一塊小花園到至今規模,想必兩人都預料不到。
花園是家庭遊樂場
不過,花園仍是Hanna一家享受天倫之樂的遊樂場。Voyu負責體力活的耕地搬石、Hanna播種玩花、孩子們協助澆水除草,五口子仍與花園共生共存,相偎相依。「那像我們的實驗場所,每年都種不同作物,各式野菜、香料、水果,現在正在等待果樹長大。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通常是休耕期,到了夏天孩子們就喜歡往園裡的水池跑,把握戲水樂趣。」Hanna與孩子同在自然裡玩樂,她笑說在南非時爸爸常常叫她與兄弟姐妹到屋外睡覺,地表為床,夜幕是棉被,星星當作助眠器。她是那時候開始戀上自然的,也習慣徒手創造一切,俱來的美感與感知力皆向大地取經學習,Voyu家裡的花園,像是台灣送給她的寶藏,讓她盡情挖掘生活情趣的樂土。
我們是萬物其中的一部分
Hanna分享的字裡行間,有著高山花園裡的每種細微景色,山上作息隨日光推移,對季節轉換的觀察也從體感溫度之外,延伸到眼前所及的一花一木。Hanna說,即便流下辛苦的汗水,務農時光仍讓她感受到純淨的快樂。「在花園裡,讓我真正體悟每件事的目的——理解為什麼我們在這裡、如何與一切相連。萬物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是一個不斷持續的循環(circle)。待在花園裡是非常平靜、非常和平的,這是我想和孩子們分享的寧靜。這是唯一一個讓世界變得有意義的地方。」
或許如同她在阿里山的部落社區播下了一顆共好的種子,這份善意也正開花結果,然後生生不息。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1「把自己活成一座花園」不論個人空間或公共場域,有意識的培養綠意,似乎已是全民共識。本期專題展開不同尺度的現代花園,從城市陽台到鄉下農場,從商空景觀到公園地景,我們看見植物不只是裝飾,而是共同生活的夥伴。如何看待和養成花園,就是與自然、與自我的相處之道。
圖片提供:Hanna
責任編輯:林亞璇
最新文章
-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
鳳甲美術館2025展覽預告!2月「一隅生花」一探郭雪湖、施金輝之作
2025/01/24 -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