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南法農場,長出不一樣的眼睛——陶藝家徐子盛

2024/07/21 文/林亞璇

徐子盛說自己從小就夢想當農夫,幼時住在鄉下透天厝,看老媽種花、老爸養魚,他則樂於從廚房偷豆子來「養」。結果想當農夫的孩子進了合唱團,一路出國唸古典聲樂,再轉身進入商業管理與服裝市場;2020年創立陶藝品牌「Sheng Ceramic」,結合烹飪和做陶的興趣。移居歐洲18年,前年他在南法鄉間買下廣達兩千坪的農場,家屋前幾棵百歲果樹年年結實纍纍,院子裡永遠有忙不完的工作——但農夫除了照料農園,也是陶藝家,還是鎮上三個合唱團的成員。暑假演出特別多,他說最近真的很忙很忙。

陶藝家徐子盛移居南法鄉下,在廣達兩千坪的農場裡栽植蔬果和花卉。
陶藝家徐子盛移居南法鄉下,在廣達兩千坪的農場裡栽植蔬果和花卉。

從比利時首都到南法農村

徐子盛對於種東西和烹飪的熱情,多少受到母親影響;母親是果農家的女兒,有一身釀果醋、水果酒的好本領。生長在物產豐饒的台灣,他始終難以適應歐洲市場種類貧乏的蔬菜。「後來發現像龍鬚菜、莧菜、油麥菜這些都種得出來,只是飲食文化的差異,讓歐洲人不會想到要去生產。」六年前他從比利時大城搬到鄉下,開始自己種菜,前年冬天落腳南法僅有四百多人口,古堡比人還多的小鎮Payzac。

法國的苗圃昂貴,徐子盛在比利時的園藝中心(Garden Center)購入上百棵果樹和花卉載到新家,還有從舊家帶來的三百多棵草莓苗,花兩週全數種下。他邊照料邊調整,小鎮上不少擅長園藝的英國鄰居,對於庭園層次與質地十分講究,他從中觀察如何混搭不同高度、形狀、生長季節的花草,「像第一層可以種地衣型植物,它耐陰又遮光,能阻擋雜草生長,降低維護時間。」農夫魂讓徐子盛不求甚解,看到花種得特別好的就敲門請教,更因此獲得了很漂亮的鳶尾花——多達七十棵。

家前方幾棵百年果樹年年開滿百花。
家前方幾棵百年果樹年年開滿百花。
徐子盛心愛的鳶尾花,他熱衷與擅長園藝的鄰居交流請教。
徐子盛心愛的鳶尾花,他熱衷與擅長園藝的鄰居交流請教。
來自森林的小貓與小雞(現在已長大)是鄉村生活的夥伴。
來自森林的小貓與小雞(現在已長大)是鄉村生活的夥伴。

他透過建立良好的生長系統和環境,讓作物最大程度地自然「長好」;在菜園土壤覆蓋稻草保濕,降解後就成為養分;不在土表灑化學藥劑,訓練植物的根往深處長,自行探找水份,省去澆水工夫。春夏雨後的陽光讓雜草肆虐,懈怠幾天就又猖狂;徒手除草最怕被咬人貓的痠麻纏身;大太陽下工作不免曬得像黑炭,又腰痠背痛⋯⋯徐子盛說這些都是辛苦,但農夫最單純的快樂,便是農忙後看到院子乾乾淨淨的成就感。

來自庭園和自然的靈感

院子裡的收成帶來烹飪靈感;產季短暫的蒜苔是寶貝,口感爽脆如蘆筍,帶有微辣蒜香,可以切段炒肉片,川燙後冰鎮做成沙拉,或是剁碎拌炒絞肉、辣椒和豆豉,就是下飯的蒼蠅頭。春天盛開的槐花香甜,薺菜清香,最適合包餃子。徐子盛樂於花心思找市面上少見的蔬果品種,紫色蘿蔔、黃色四季豆、粉色藍莓、檸檬黃瓜、拇指大的Cucamelon、黃豆般迷你的Tomberry⋯⋯在盤裡開出五顏六色的花園。料理習慣影響他做陶的思考,徐子盛的陶色彩素靜,稱職地當料理配角,卻在器形與紋理間流淌著生命力。

與自然親近,讓徐子盛長出不太一樣的眼睛。「我開始被一些更簡單的事物吸引,一根姿態柔軟的枝條,或是細碎低矮的野草,都是美。」他的花器也受到這些野性能量影響,長出更有機的線條與手感。「城市生活難免會被集體美感影響,但鄉下大多自給自足,你會有很多空間去探索,發現哪些價值觀是外界附加的,並不真正是你認同的。」待農場與房屋整頓好後,徐子盛計畫每年秋天舉辦餐宴,自己造紙做邀請函,用自種的蔬果,鄰居養的牛豬、自製的起司和麵包入菜,慰勞一整年的辛勞。

徐子盛的陶色彩素靜、不搶食物風采,卻靜靜流淌著生命力。
徐子盛的陶色彩素靜、不搶食物風采,卻靜靜流淌著生命力。
在家附近隨意採集開滿花的枝條,與陶作一同擺設,呈現獨樹一格美感。
在家附近隨意採集開滿花的枝條,與陶作一同擺設,呈現獨樹一格美感。
家附近有好幾條小溪,是放鬆休息的好所在,徐子盛計畫有天用溪水造紙創作。
家附近有好幾條小溪,是放鬆休息的好所在,徐子盛計畫有天用溪水造紙創作。

驚訝於徐子盛幾乎什麼都想「從頭自己做」的直覺和行動力,他則自覺那是一種天性,「創造東西很有趣,做陶、畫畫或烹飪的時候,你會非常專注,把很多束縛或目光拋諸在外。那是一段全然為了自己而做、很誠實純粹的時光。」勞動其實是療癒,是獨處的充電,是互相澆灌的養分,在庭園裡結成果,開成花。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1「把自己活成一座花園」

不論個人空間或公共場域,有意識的培養綠意,似乎已是全民共識。本期專題展開不同尺度的現代花園,從城市陽台到鄉下農場,從商空景觀到公園地景,我們看見植物不只是裝飾,而是共同生活的夥伴。如何看待和養成花園,就是與自然、與自我的相處之道。

圖片提供:徐子盛

責任編輯:林亞璇

Issue111

設計師王文心:接納不同時間變化,讓地景與人相遇

設計師王文心:接納不同時間變化,讓地景與人相遇

2024/07/22
在花園裡享受寧靜,萬物是相連的循環——阿里山HANA Kitchen

在花園裡享受寧靜,萬物是相連的循環——阿里山HANA Kitchen

2024/07/22
在半山花園,與鄰近萬物一同自在——藝術家郭敬耘

在半山花園,與鄰近萬物一同自在——藝術家郭敬耘

2024/07/23

最新文章

2025高雄電影節「XR DREAMLAND」片單公布!鋼彈迷快看!VR《機動戰...

2025高雄電影節10月登場!走動式VR重現鐵達尼號、鋼彈迷必看臺灣首映

2025/08/20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與黑手師傅共創,以報廢汽車...

MoCA Studio「黑手煉金術III—吳建興個展」以報廢汽車為材重探勞動價值

2025/08/20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8月16日至12月21日新北市美術館展出! ...

新北市美術館「關係場域」展出!以7位藝術家之作回望90年代藝術現場

2025/08/18
金曲歌手羅思容參與「聽見零雨」計畫,為國寶級詩人零雨譜寫演唱新專輯《女兒的九十九...

金曲歌后羅思容與詩人零雨 合作溫暖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

2025/08/15
最高難度的演出橋段是跑步機上的大環演出,每次登場必定引發熱烈掌聲。©Petr C...

舞台上演馬拉松比賽?《奔跑者》搬跑步機進劇場,顛覆你對馬戲的想像

2025/08/14
2025南國漫讀節橫跨夏季至冬初,活動地點坐落屏東不同地區,包含地方圖書館和各具...

2025南國漫讀節/一年一度的美好文化體驗,絕對值得你動身啟程

2025/08/14
teamLab進駐京都!Klook獨家開賣「teamLab Biovortex ...

京都teamLab美術館10月開幕!以「Biovortex」為概念、新作日本首亮相

2025/08/11
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於6月27日至...

必看「透納」展!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不只呼應當代,更存在永恆性

2025/08/11
市場裡的香料店。

沙漠地帶的紛雜淡香:摩洛哥的鹹檸檬雞塔吉鍋/溫若涵

2025/08/1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