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美館2024TFAM年度個展:倪祥、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7/27-10/20登場

2024/07/29 文字編輯/陳宜慧

電影導演賈樟柯曾說過:「我越來越覺得,只有在差異中,人類才能找到情感的溝通和位置的平衡。」那些零零總總的獨有觀點與差異,在當代日益扁平化的視野裡,突顯出一種新的視野,讓人從中挖掘、探索,也能透過稀鬆平常的日子,提取片刻奇異又迷人的時光。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北美館)全新推出的「2024 TFAM年度個展:倪祥、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自7月27日至10月20日於北美館三樓展覽室展出,透過四位藝術家截然不同的創作面向,開啟大眾對不同議題的持續探問。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透過TFAM年度個展感受多樣創作型態

北美館為鼓勵當代藝術創作,每年辦理TFAM年度個展(申請展)徵件,透過徵集、評審出國內優秀藝術創作者提案,帶給觀眾多樣創作型態與當代思辨。

此次展出的四位藝術家個展,從倪祥以幽默方式探討高齡化社會的陪病關係,到陳以書與徐瑞憲以不同視角所探討的烏俄戰爭當代議題,以及蔡咅璟透過探究臺灣日治時期遺留的物種標本,去反思人與動物關係的複雜性和價值,讓大眾一睹當代藝術家獨有創作觀點。

以四個展爬梳當代視野

展覽1 |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

取自照護家人的親身經驗,倪祥以詼諧的手法探討高齡化社會下陪病關係的身心負荷,以及面對死亡離去的無措感。藝術家透過放大、改造、轉化家人囤積的生活物件、藥品及照護器材,再現隱沒於社會角落的長照議題,觀眾得以另一種角度察覺,在無法離席的照護歷程裡,家庭成員彼此牽絆的生命狀態,並從中審視照護者的生活,同感於這些破碎時光中的角色與轉變。

倪祥《有空》截圖,2024,7 分 26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倪祥《有空》截圖,2024,7 分 26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倪祥《有空》截圖,2024,7 分 26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倪祥《有空》截圖,2024,7 分 26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展場圖, 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展場圖, 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展場圖, 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展場圖, 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82年出生於嘉義的倪祥,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09年作品《很快就補償》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12年初開始自主進駐被重工業包圍的高雄大林蒲,陸續規劃「2012大林蒲國際公害攝影大賞」等計畫,其以獨具風格的藝術實踐方式,回應自身關注的現實議題。近年重要個展包括2021年「在你不注意的時候 請跟我來」、2022年「間奏請稍候」。

藝術家倪祥。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倪祥。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大家都來看你了─倪祥個展」展覽簡介|https://www.tfam.museum/2024ea04

展覽2 | 「假山水─陳以書個展」

此次展出的系列繪畫,以太湖石造景為靈感,並受義大利攝影師Luigi Ghirri拍攝主題園精心等比例縮小的人造風景、對照著幻覺與現實之啟發,陳以書運用石塊物形的堆疊構圖,將「假山」的概念植入畫景,亦凸顯其基座的橫切底線,透過視覺提示以假入真、以虛入實的意圖。創作期間亦納入當今烏俄戰爭議題,於畫面中的地景圖像往返推移抽象的框線與色塊,提供觀者思索關於國界/ 國土、界線/ 定位的問題。

「假山水─陳以書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假山水─陳以書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假山水─陳以書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假山水─陳以書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以書《假山水系列》,2023,壓克力顏料,彩 色膠帶,地圖(蘇聯時期 1974),220 x 100 公 分。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以書《假山水系列》,2023,壓克力顏料,彩 色膠帶,地圖(蘇聯時期 1974),220 x 100 公 分。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70出生於臺北的陳以書,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曾就讀奧地利維也納國立藝術學院及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並獲德國希爾登市威廉‧法伯利博物館獎學金、德國舍平根市藝術駐村獎學金,以及莫斯科多媒體藝術博物館攝影類駐村獎學金。現任職德國阿拉努斯高等藝術學校講師。

藝術家陳以書。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陳以書。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假山水─陳以書個展」展覽簡介|https://www.tfam.museum/2024ea03

展覽3 | 「之間II─徐瑞憲個展」

為回應2022年烏克蘭「Tsina Viyny(戰爭的代價)」活動,徐瑞憲遠赴烏克蘭收集資料、邀請當地居民及在外烏克蘭人參與計畫,並在臺灣各地募集上百台的嬰兒車。作品結合機械動力與聲音裝置,讓每台嬰兒車承載不同的訊息、音樂或聲音,包含烏克蘭人的故事或戰火中採集的環境音,藉此呈現和記錄這個沉重的時刻,而各種聲響所產生的集體力量,期望能給予觀者對戰爭的反思、觸動更深刻的生命意涵。

「之間 II─徐瑞憲個展」,2024,機械動力聲音 裝置,嬰兒車、金屬媒材、喇叭、震動器、旋 轉編碼器、人機互動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之間 II─徐瑞憲個展」,2024,機械動力聲音 裝置,嬰兒車、金屬媒材、喇叭、震動器、旋 轉編碼器、人機互動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之間 II─徐瑞憲個展」展場圖,202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之間 II─徐瑞憲個展」展場圖,2024。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出生於臺北的徐瑞憲,1983至1992年間於臺灣學習繪畫與雕塑,1992至1997年間於法國艾克斯·普羅旺斯高等藝術學院主修造型藝術,目前在紐約和臺北兩地生活、創作。其創作型態中,以機械媒材作為視覺印象的基本語彙,在複雜的機械結構裡,尋找簡潔的視覺意象,將冰冷剛硬的材質轉化成精確、抽象具人性化的作品。他擅於使用機械元素作為媒介,探索生命的本質,並透過精確組件和重複機械運動創造出生命的節奏。近年來更結合音樂家、音響工程及AI人機互動工程等不同領域,使其作品的呈現形式更為豐富。

藝術家徐瑞憲。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徐瑞憲。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之間II─徐瑞憲個展」展覽簡介|https://www.tfam.museum/2024ea02

展覽4 |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

探究臺灣日治時期所遺留的物種標本,隨著歷史與環境的變遷被遺忘或佚失相關紀錄,而產生不同的價值與意涵。這些標本曾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代表,最初以特定目的而製成,亦是人類意志和欲望的延伸,藝術家藉由動物溝通師和靈媒等協助,與成為標本的祂們溝通;技術展現的載體如同召靈的科技義肢,提供觀者在科學與歷史之外,理解這些佚失的標本。

蔡咅璟《關於戰爭的三則記事》,2024,多頻道錄像與裝置,13 分 30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蔡咅璟《關於戰爭的三則記事》,2024,多頻道錄像與裝置,13 分 30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蔡咅璟《萬物想》,2024,雙頻道錄像與裝 置,18 分 36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蔡咅璟《萬物想》,2024,雙頻道錄像與裝 置,18 分 36 秒,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展場圖,2024。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86年出生於嘉義的蔡咅璟,現工作生活於臺南,從小就喜歡動物,近年創作主要處理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他認為現今的世界人類發展出極其複雜的生存模式,與動物的關係也變得極其複雜,在這樣的結構底下,如何去思考或者產生與動物之間例外的關係,似乎有其必要性。

藝術家蔡咅璟。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蔡咅璟。 圖/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帝國的標本─蔡咅璟個展」展覽簡介|https://www.tfam.museum/2024ea01

《2024 TFAM年度個展:倪祥、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

日期:2024年7月27日至10月20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

官網:www.tfam.museum

最新文章

「靜 • 物」展覽以靜物為主軸,展出9組藝術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錄像與空間裝...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國際舞壇新星王宇光新作《人之島》,以舞蹈漂泊歐亞島國 串起人和島嶼的力量。
 ...

王宇光《人之島》3/22-3/23衛武營登場!以舞蹈串起人與環境下的島嶼詩篇

2025/03/21
「誠品行動圖書館」滿載逾1,500本圖文書,今日起繞行全台鄉鎮。
 圖/誠品文...

「誠品行動圖書館」出發了!2025全新書車以1500本圖文書繞行全台鄉鎮

2025/03/20
2025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邀全球54位藝術家共探思慕之境

2025/03/20
《祇樹給孤獨園》畫中是佛陀在樹下講金剛經的故事。圖/蔣勳基金會提供

都市叢林裡的靜謐庭院 在樹影鳥鳴間體會蔣勳作品「祇樹給孤獨園」

2025/03/20
超人氣《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動畫前3集搶先大銀幕播映 !滿滿動畫...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主視覺以「時尚・無盡」為核心概念,共同推動全循環永續時尚。圖/文化部提供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於3月22至3月23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登場!以市集...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圖|裏山URAYAMA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邀請你踏入派對,一窺愛的掙扎與抉擇。 圖/驚喜製造...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由路嘉欣、趙逸嵐等多位資深舞台劇演員,以充滿戲劇張力的...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圖|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左),感受到自己和皮耶雨格(右)的作品之間有化學作用。圖/...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2025 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即將盛大舉辦,一起來和藝術跳一支舞吧!
 圖...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