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從當代出發探索未來城市文明

2024/08/23 文字編輯/陳宜慧

從個人微觀體驗擴大成某種普世價值,「變動」是所有時代永恆的共鳴,而我們都身處其間,並持續探索更多的可能與想像。「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於8月17日至10月13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登場!展覽由新生代策展人陳孜盈策劃,以「未完成」與「未來」兩條軸線,展出藝術家林書楷的10件裝置及繪畫作品。此展從藝術家的個人生命經驗與家族產業出發,運用傳統鑄造廠所遺留的木造模具作為創作元素進行拼組,引領觀者進入他所建構的未來城市文明。

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以創作省思急遽變動的當代生活,同步亦探索未來城市文明的考古現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以創作省思急遽變動的當代生活,同步亦探索未來城市文明的考古現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從傳統到未來!林書楷以模具鑄造工藝揭示當代生活狀態

1983 年生於臺南的林書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與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創作以平面繪畫和空間裝置為主。因他成長的臺南,是座充滿廟宇、彎曲巷弄及宗教圖騰的古都,因此他經常將這些視覺和空間經驗內化,結合個人生命經驗和體悟,並經過多重拆解、重組,發掘出潛意識的符號。

特別是,林書楷的父執輩過去從事模具鑄造業,然而面對大環境的變動,傳統手工模具鑄造廠逐漸被淘汰,家中工廠及工廠遺留下的模具,對藝術家而言則是他創作發展的源頭及養分。尤其,家族傳統產業變遷興衰的過程中,也影射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

策展人陳孜盈也表示,「未境之域」並非是一段回憶過往的旅程,而是提供一條面對當下生活與邁向未來的途徑,透過揭露身體感受與日常生活之間的混沌關係,試圖解讀「過往的遺留」、「正在進行的當下」以及「變化莫測的未來」這三個複雜交織的時間性,並想像正在建構中的都會文明樣貌。

展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展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沉默之都》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沉默之都》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沉默之都》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沉默之都》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未完成進行區:發展中的城市文明

《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呈現正在佈展中的現場,透過散落的佈展工具、部分上牆的作品,邀請觀者感受藝術家面對創作與展場進行式的過程,藉此回應文明進程的概念。《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是一個城市文明的縮影,通過牆面上的小洞可以窺探片面的城市樣貌,從中反思數位媒體時代下的人際互動與真實狀態,探討文明進程中的深層價值與表面現象的關係。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進入未來城市文明考古現場

一扇紗門輕盈地劃分出兩個展間的時空界線,紗門是從一種居家的日常去思考文化與文明的意義,透過打開的動作讓觀者與藝術家產生身體記憶的共感,進入未來的想像空間。《陽台城市文明》是林書楷基於家屋遭遇都市更新和大學時期使用陽台作為工作室的經歷,進而發展出的系列作品,他運用家中鑄造廠所遺留的木造模具堆疊成房子和城市,探討城市空間的虛幻與有機變動。

展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展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夕照下的摩天群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夕照下的摩天群像》。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而《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沉默的鳥瞰文明之早安美之城》透過「鳥瞰」與「蒙太奇」的概念,重新組合模具和日常物件繪製於畫布上,形塑成一幅幅藝術家面對真實世界中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狀態所延伸出的心靈圖誌。至於《陽台文》則源自《陽台城市文明》系列作品繪畫風格,透過藝術家獨創的《陽台文字典》提供觀者一種解碼式的探索方式。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沉默的鳥瞰文明之早安美之城》。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沉默的鳥瞰文明之早安美之城》。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文》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文》 。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文字典》。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文字典》。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文字典》。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林書楷《陽台文字典》。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攝影:王士源

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

日期:2024年8月17日—10月13日

地點:當代館實驗展場 (MoCA Studio)

官網:https://mocatpe.tw/art04yuub7

2024展覽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6/17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01/08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2024/02/07

最新文章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陪伴最後一次感受花香的機會——拾米豐瓶 寶妮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