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從當代出發探索未來城市文明
從個人微觀體驗擴大成某種普世價值,「變動」是所有時代永恆的共鳴,而我們都身處其間,並持續探索更多的可能與想像。「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於8月17日至10月13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登場!展覽由新生代策展人陳孜盈策劃,以「未完成」與「未來」兩條軸線,展出藝術家林書楷的10件裝置及繪畫作品。此展從藝術家的個人生命經驗與家族產業出發,運用傳統鑄造廠所遺留的木造模具作為創作元素進行拼組,引領觀者進入他所建構的未來城市文明。
從傳統到未來!林書楷以模具鑄造工藝揭示當代生活狀態
1983 年生於臺南的林書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與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創作以平面繪畫和空間裝置為主。因他成長的臺南,是座充滿廟宇、彎曲巷弄及宗教圖騰的古都,因此他經常將這些視覺和空間經驗內化,結合個人生命經驗和體悟,並經過多重拆解、重組,發掘出潛意識的符號。
特別是,林書楷的父執輩過去從事模具鑄造業,然而面對大環境的變動,傳統手工模具鑄造廠逐漸被淘汰,家中工廠及工廠遺留下的模具,對藝術家而言則是他創作發展的源頭及養分。尤其,家族傳統產業變遷興衰的過程中,也影射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
策展人陳孜盈也表示,「未境之域」並非是一段回憶過往的旅程,而是提供一條面對當下生活與邁向未來的途徑,透過揭露身體感受與日常生活之間的混沌關係,試圖解讀「過往的遺留」、「正在進行的當下」以及「變化莫測的未來」這三個複雜交織的時間性,並想像正在建構中的都會文明樣貌。
未完成進行區:發展中的城市文明
《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未完成進行式》呈現正在佈展中的現場,透過散落的佈展工具、部分上牆的作品,邀請觀者感受藝術家面對創作與展場進行式的過程,藉此回應文明進程的概念。《陽台城市文明系列—展板內文明》是一個城市文明的縮影,通過牆面上的小洞可以窺探片面的城市樣貌,從中反思數位媒體時代下的人際互動與真實狀態,探討文明進程中的深層價值與表面現象的關係。
進入未來城市文明考古現場
一扇紗門輕盈地劃分出兩個展間的時空界線,紗門是從一種居家的日常去思考文化與文明的意義,透過打開的動作讓觀者與藝術家產生身體記憶的共感,進入未來的想像空間。《陽台城市文明》是林書楷基於家屋遭遇都市更新和大學時期使用陽台作為工作室的經歷,進而發展出的系列作品,他運用家中鑄造廠所遺留的木造模具堆疊成房子和城市,探討城市空間的虛幻與有機變動。
而《陽台城市文明系列—沉默的鳥瞰文明之早安美之城》透過「鳥瞰」與「蒙太奇」的概念,重新組合模具和日常物件繪製於畫布上,形塑成一幅幅藝術家面對真實世界中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狀態所延伸出的心靈圖誌。至於《陽台文》則源自《陽台城市文明》系列作品繪畫風格,透過藝術家獨創的《陽台文字典》提供觀者一種解碼式的探索方式。
MoCA Studio「未境之域—林書楷個展」日期:2024年8月17日—10月13日
地點:當代館實驗展場 (MoCA Studio)
最新文章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