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時代的轉折,大谷翔平——詹偉雄:他把棒球帶到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

2024/10/11 詹偉雄

美國職棒大聯盟148年歷史中,只有兩個人能在生涯內投出400次三振、轟出100支全壘打,其中一位是棒球之神Babe Ruth(488次三振、714支全壘打),另一位即是大谷翔平(10月10日為止,608次三振、225支全壘打),Ruth職棒生涯歷經22個球季,而大谷迄今才7個球季,放眼未來,大谷紀錄應該可以獨走到退休為止。

今年賽季開賽前,洛杉磯道奇隊與大谷簽下一紙十年7億美金的各項職業運動史上最大合約,九個月後,道奇隊順利以分區第一的戰績挺進季後賽,大谷也以54支全壘打、59次盜壘成為大聯盟148年歷史中唯一「50-50」俱樂部的成員,除此之外,他創下的第一成績更是不勝枚舉:411壘打數、134得分、130打點、.390上壘率、.646長打率(前兩項為全聯盟、後三項為國聯紀錄)⋯⋯。

所有的職業運動看似高潮迭起,但實質上它是對人類肉體一日日、規律性的消磨,不計季後賽,大聯盟球隊一年要出賽162場,其中有一半要遠赴舟車勞頓的客場,去面對極不友善的當地球迷,因此,華麗轉播場面的背後,是一場場精密的專業分工與風險控管,是健身訓練和運動醫學的例行化操作,以防運動員跨越臨界點,招致當機故障(等同於財務損失),這麼總加起來,日復一日,賽事難免就步入一種老態龍鍾的困頓,因而,每一年聯盟都要微調規則,以保持球迷看球的鮮度。

但從七年前大谷翔平透過入札制度加入大聯盟以來,

也許光靠他一個人,每年一步一腳印,

就可以一新棒球的百年樣貌,讓所有球迷全都興奮起來。

大谷翔平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達陣「50-50俱樂部」的選手。圖/美聯社
大谷翔平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達陣「50-50俱樂部」的選手。圖/美聯社

第一個興奮點,當然就是獨一無二的二刀流,身為投手,他能投出100英里時速的剛猛速球,作為打者,他也能揮出450英尺遠的全壘打。

Ruth是大聯盟傳奇的二刀流選手,但是當他在1920年被紅襪交易到洋基之後,洋基基於比較利益原則,決定讓他棄投從打,因此嚴格說來,他真正的二刀流賽季只有5個,而且他的三振能力並不強,每九局僅得3.6(而大谷是11.4),Ruth真正的強項是打擊,714支全壘打紀錄高懸了近40年才被Hank Aaron擊破。

Ruth之後,棒球的專業分工日益成型,能投能打的選手只存於少棒,職棒選手不僅投、打分工,連野手的守備位置也得分工(金手套獎肯定是必須),最終連打擊、守備、跑壘也分工,美國聯盟自1973年啟用指定打擊(DH)制度,到2022年國家聯盟也跟進,背後的理性化邏輯是:專注於投球的投手,絕對不擅於打擊,而孔武有力的強打,必定學不來細膩協調的投擲與控球,而投手和強打最好不要盜壘,除了他們跑不快,更怕他們受傷無法出賽,喪失了球隊最依賴的分工貢獻,這是最大化選手最強效能的制度安排,要競爭求勝,力行這種管理無可厚非,但卻也離棒球初始年代那種融合天賦、靈感的歡樂棒球愈來愈遠。套用上世紀初德國社會學家Max Weber的概念,當人類事務愈來愈理性化,工具理性凌駕了價值理性,什麼事都講SOP,動人心弦的時刻就愈來愈少。

二刀流的大谷之所以能讓人產生本體論上的亢奮(ontological excitement)就在於:他以一個人的天賦、努力、世界觀和渴望,顛覆了一世紀以來人類組織科層化、理性化的宿命,把棒球重新帶到一個碧草如茵、充滿想像可能性的新世界。這個啟發的有力之處,是它不僅得以更新了棒球,也可以發生在任何已經例行化的生活事務裡。

旅美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憑藉「二刀流」投打出色表現,旋風席捲全球。圖/路透社
旅美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憑藉「二刀流」投打出色表現,旋風席捲全球。圖/路透社

第二個興奮點,來自日本國民信心與日本性(Japanness)的戲劇性復興。

上上世紀,棒球飄洋過海來到日本,並迅速成為新國家的國球,在於它非常速配當地的國民性。眾所周知,日本人的自我認同植基於團體之中,但詭譎的是社會裡並沒有服膺於此的運動,不管是劍道或是相撲都是一對一的個人搏技,因此,當1873年美國教師Horace Wilson透過明治維新的西化契機,將棒球帶到了日本,這個適合表彰「團隊合作」日本性的運動,立刻便受到各階層人民、企業與學校的擁護,跟著日本現代化鐵道建設一路延伸的,是一座座撒上紅土的棒球場,一位初來乍到的英國觀光客甚至說:「這個國家完全搞錯了國旗的設計,它不應該是一顆上升的太陽在中央,在那裡的該是一粒棒球。」即便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社會對美國具有普遍敵意,但棒球卻是豁免區,1934年,大聯盟傳奇Babe Ruth率領明星隊赴日本舉行表演賽,當他擊出全壘打時,觀眾席上屢屢爆出「萬歲!貝比.魯斯」的歡呼聲,1941年日軍轟炸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在家中公寓聽到收音機廣播的Ruth立馬將當年從日本買回來的花瓶摔出窗外。

雖然棒球的規則是由美國視野所制定,但日本人卻發展出特有的日式風格,美籍日本文化作家Robert Whiting在《You Got Have Wa》一書中,簡短地為兩者的區別下了一個註腳:「如果說美國人『玩』(play)棒球,那日本人就是『工作』(work)棒球」。日職聯盟於1936年成立,與崇尚強投豪打的美職不同,日本球會強調團隊至上,個人必須刻苦和堅忍,表現出如昔日武士般獻身於領主的決心,高度尊重教練與球團,而在比賽內容上,犧牲觸擊、壘包推進、打帶跑的協同戰術運用很多,以1985年賽季的阪神老虎隊為例,當它寫下全隊單季219支全壘打的歷來最高紀錄之同時,也創了最高紀錄的141次犧牲觸擊。有日本「學生野球之父」之稱的硬派教頭飛田穂洲,在上世紀初創造了「一球入魂」、「武士道棒球」的基本質性,綿延好幾世代直到世紀末,Whiting指出:「他不只標舉出忠誠、勇氣和榮譽作為準則,還叮囑球員『練習到死』,如果還活著,那至少也要『倒臥於地,口吐白沫』」。

棒球是一面凹凸鏡,它既照亮了日本顯曜於外的故步自封和自卑,也映現了日本陰翳一面、少為西方所識見的細膩和韌性。

二次戰後,日美重新交好,棒球友誼賽數度扮演牽手因緣的角色,但骨子裡日本球界難掩弱一截的自卑情節,各個球團立下重重拒馬,封鎖球員越洋打球,1995年野茂英雄鑽了一個漏洞出逃,在道奇隊以龍捲風怪奇姿勢的快速指叉球橫空出世,雖被日本野球世界視為忤逆義理的「叛徒」,但卻振奮了日本大眾的心理魂魄,有鑒於日職市場與世道都日趨下滑,美日職業球會於本世紀初開啟了入札制度,接下來鈴木一朗、松井秀喜分別加盟西雅圖水手和紐約洋基,打出耀眼成績,而強投黑田博樹、達比修有、菊池雄星⋯⋯等示範出穩定而具宰制力的球威,2023年WBC世界經典棒球賽首度有星度飽滿的大聯盟球員參賽,日本隊擊敗美國隊奪下冠軍,世界棒球內在質地的消長競爭也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的回合。

這個時代的轉折,幾乎是由一個人所打造,沒錯,就是大谷翔平。

經典賽冠軍賽最後一局,身為打者的大谷翔平先去牛棚熱身後出場扮演終結者,最終以兩顆100英里速球加上一顆86英里的掃球(sweeper)三振天使隊友、美國隊長Mike Trout後,道奇棒球營運部總裁Andrew Friedman回憶,他對大谷強烈無比的競爭意識非常動容。

日本隊成為世界棒球經典賽最大贏家,大谷翔平興奮抱住捕手中村悠平,全隊開心慶祝隊史第三座冠軍到手。圖/美聯社
日本隊成為世界棒球經典賽最大贏家,大谷翔平興奮抱住捕手中村悠平,全隊開心慶祝隊史第三座冠軍到手。圖/美聯社

二次戰後,日本先是被軍事佔領,隨後成為美國看護下的小弟,「美尊日弱」不單是世界共識,連日本國內菁英都普遍感染了尼采所言的「奴隸道德」,將政治外交的下位排序擴張到生活世界所有項目之中。上世紀90年代,日本年輕世代掙扎著要擺脫老人政治的失敗主義,在運動領域的積極突破是絕對的領路指標(除了野茂和一朗,還包括足球J-League與井上雄彥《灌籃高手》的漫畫等),到了2024,一朗幾乎篤定成為明年棒球名人堂第一位日本成員,而大谷也幾乎無疑問將成為國家聯盟的年度MVP。順著季後賽看下去,也許Sho/Showtime會交出哪種意外的成績單,誰也說不定,在大谷的身上,人們看到了日本文化裡的細膩與韌性,交揉著美式棒球中的力量和速度,又沒有過去日職球員的靦腆和羞赧,他開放又自信的處理自己比賽中的高峰和低谷,動靜合宜地處理著明星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每一步,都讓新一代日本人覺得餘有榮焉。

身為一個台灣球迷,我對他球場外三件事印象深刻:他有一隻名叫Decopin(日語意指一種學生用手指彈額頭的惡作劇)的荷蘭柯克爾犬(特徵:紅色的耳朵長著長長的邊毛),在8月29日那天,牠含著一顆球由投手板跑向本壘板交給主人,完成了別開生面的開球儀式。Decopin是大谷去年孤獨進行手術後復健的靈魂伴侶,主人受訪時不時強調牠可是英日語都通的二刀流。第二,去年底約莫簽約道奇的同時,大谷宣布將購買6萬支手套捐贈給日本兩萬所學校(每一校有兩支左手與一支右手),他受訪時說,自己能獲得這麼高的薪水,主要是來自球迷的支持,因而他得想一個回饋球迷的深刻點子,而要讓人們更親近棒球,那就先從傳球開始吧!第三,他與道奇的十年合約,雖然年薪高達7千萬美金,但他實際只拿200萬,其餘的等約滿後延期支付,這個創紀錄的合約用意是希望道奇在薪資上限的天花板下,有充裕的空間延攬各路好手,合力劍指世界大賽冠軍。

明星人格是由很多奇妙因素造成的,洋基Aaron Judge打出了今年最多的全壘打,但我們的精神都投放在大谷身上,因為他在投手丘和本壘板外不停地暗示著:球迷如你,還能在人生裡做做這些或那些意味深長之事,如斯,方能不負棒球之神。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7大谷翔平 SHOHEI OHTANI

談論棒球精神是浪漫的,職業運動賽卻是現實的。本期專題隨著大谷翔平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達成50轟、50盜第一人展開,過程看著數據攀升,最終例行賽結束以54轟、59盜寫下紀錄,然而送印前夕、也就是台灣時間10月10日上午,洛杉磯道奇迎戰國聯分區季後賽第四戰,雖以8比0擊敗聖地牙哥教士,美國媒體無不以高標準檢視:身價高達7億美元的大谷翔平,能否發揮效益,助道奇隊進入更高殿堂。在浪漫與現實交錯下,我們試圖探究「大谷之所以成為大谷」的原因。

最新文章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法國動畫 《吉他漂流記》是信誼兒童動畫獎首次兒童觀眾票選的第一名作品。圖/信誼基...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靜 • 物」展覽以靜物為主軸,展出9組藝術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錄像與空間裝...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