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的抒情者——詩人曹馭博談瘂弦
那個年代的詩人總能在有限的資源中極力吸取養份,例如楊牧酷愛濟慈與葉慈,洛夫在禁書庫翻閱法國超現實主義詩歌,瘂弦曾說早年自己受何其芳影響,但我從他的詩歌中也讀到了一些不輸給外國大詩人的部分。例如每次讀瘂弦的名詩〈深淵〉常讓我想到墨西哥諾貝爾獎得主詩人帕斯,以及美國名詩人桑德堡;「我們活著,走路、咳嗽、辯論,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分」這句與桑德堡〈人為活下去〉有異曲同工之妙:「人把地球當作/休息的墳怒/和希望的搖籃」但瘂弦更勝一籌的是,呈現出現代社會的重複逐漸使人庸常,儘管有一時興起的愛,但依舊感到無限的疲憊。而〈深淵〉開頭的「血的三角洲」剛好與帕斯〈廢墟間的讚歌〉有精神上的相似:我們的思想就如同傷口一樣結痂,就如同所有遭受暴力的小國,到處都是血的三角洲,到處都是傷口。以帕斯互文,我們似乎就能理解深淵的一小部分——渴望重生,但並不可能。
我讀詩與寫作時極其貪心,當時詩社朋友們各自擁護的三大詩人,他們的技術我全都想要;但隨著閱歷增長,發現他們不只是技術,更多的是惻隱、不忍與試圖成為他者的視野。如今詩人已逝,雖然難過,但我們接下來能做的,就是承襲這份完好的手藝,繼續用寫作成為他者。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8「瘂弦-能對抗時間的,大概只有詩了」帶著詩集逃難的少年瘂弦,在半地底房間寫詩的軍人瘂弦,在創作巔峰即停筆的青年瘂弦,每一封投稿無論用或不用必定回信的編輯瘂弦,總是不忘提醒「要寫喲,繼續寫!」的朋友瘂弦,處事圓融幾乎沒有敵人的出版人瘂弦,晚年移居加拿大偷喝高粱後昏倒、不敢告訴醫生和小孩的頑皮瘂弦,一雙總是散發溫柔眼眸的詩人瘂弦⋯⋯我們想呈現的瘂弦先生,如他的詩作,留給讀者閱讀,綿延成思念。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Issue118
最新文章
-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