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用最少的東西建立世界觀:陳駿霖談《白衣蒼狗》導演曾威量

2024/11/22 口述/陳駿霖、文字整理/林亞璇

曾威量|1987年生於新加坡,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作品多關注東南亞離散裔群。短片《禁止下錨》獲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一抔黃土》、《庭中有奇樹》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的《白衣蒼狗》獲6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男主角、攝影等七項入圍。
曾威量|1987年生於新加坡,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作品多關注東南亞離散裔群。短片《禁止下錨》獲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一抔黃土》、《庭中有奇樹》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的《白衣蒼狗》獲6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男主角、攝影等七項入圍。

我會認識威量,是他大學來台灣交換時主動約我見面,說看過我的作品,想請教創作與就學的建議。當時新加坡電影的類型和發展環境比較單一,他一直很欣賞台灣電影,後來進入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就讀。

2014年我擔任金馬電影學院的老師,指導包含威量在內的四位學員完成一支短片,每個人都非常有想法,於是以認領段落、個別寫本執導的方式進行。那時威量選擇用一顆幾乎靜止的長鏡頭去呈現,就連剪接指導廖慶松廖桑建議剪接,他也堅持嘗試那樣的作法。從這幾年來的作品,可以看到威量一直在磨練、深化鏡頭凝視的力道,讓那種有份量感的、精心安排的鏡頭成為一種風格。

金馬學院之後,威量從學生身分進入專職拍片,我們一直都保持聯絡,常一起看球賽,也會給他的劇本和剪接一些建議。其實從早時候威量的幾支學生短片,創作風格與主題就已經很明確;從新加坡來台的離鄉背景,自身經驗中對與移民移工的接觸和共感,讓他對東南亞的離散族群特別關注。看威量作品很有趣、且讓我佩服的是,他總能在每支片找到不同視角去切入議題,或是開發新的表現手法讓觀者進入片中。

像《海中網》用帶有喜劇、幽默的手法,從海上漁夫作業的一幕,展開潛在的國家權力與危機;《妹妹》巧妙選擇鏡頭擺放與觀看的方式,以單顆鏡頭讓觀眾慢慢感受到整個環境;《白衣蒼狗》則透過語言、生活文化等隔閡去形塑僱傭關係的脆弱感,深化外籍移工的孤立與無奈。威量在確立風格、深入議題的同時,又持續在其中探索各種變化的可能。

曾威量投入大量心力做前期田調,電影的寫實性說服人心。
曾威量投入大量心力做前期田調,電影的寫實性說服人心。
《白衣蒼狗》關注離散族群處境,由泰籍演員Wanlop Rungkumjad、陸弈靜等人主演。
《白衣蒼狗》關注離散族群處境,由泰籍演員Wanlop Rungkumjad、陸弈靜等人主演。

他的電影遊走在「紀錄片與非常寫實的劇情片」之間——那意味著必須用最少的東西去建立起電影的世界觀,捨去類型劇本、配樂、剪接等表現性較強的手法,只留下故事本身、演員表演、鏡頭設計等最少的東西,每個留下的東西都經過縝密思考,這樣的片子其實也是在挑戰觀眾。威量所堅持的寫實氣味,奠基在前期大量的調查採訪、實地觀察等作業,才能創造說服人心的角色與環境。專注於社會議題的作品,而不投身娛樂性或商業性的內容,這個過程是沈重也是孤獨的。

《白衣蒼狗》有許多偏遠山區的場景,從勘景、籌備到拍攝期間的狀態都不可能太舒適,加上第一部長片要找資金,與演員很長時間溝通合作,絕對非常辛苦。我看過片子初剪,全然被威量建立的這個世界給說服,演員的表演也都很好,可以感受到導演的進化與成熟。

威量對於世界有自己的觀點,而且明確知道如何去傳達自己想說的,這是身為一個導演非常重要的能力。或許是這樣敏銳的主見與直覺,讓他能一直堅持透過電影,與觀眾溝通關注的議題。而在不輕易妥協的同時,他又是一個非常討喜溫暖的人,讓人不自覺想相信與支持他。

陳駿霖|台灣裔美國導演,南加大電影碩士畢,曾隨楊德昌學習電影。長片作品有《一頁台北》、《明天記得愛上我》、《初戀慢半拍》,近期參與執導影集《柏青哥》第二季。

曾威量首部劇情長片(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白衣蒼狗》

泰國移工為了生計,在台灣偏鄉兼職非法看護,他悉心照料病患,卻無法獲得信任。雇主欠薪,加上一起突發醫療事故更使他陷入危機,產生道德與生存的兩難。白衣蒼狗,世事無常,是離鄉移工的生活寫照。
泰國移工為了生計,在台灣偏鄉兼職非法看護,他悉心照料病患,卻無法獲得信任。雇主欠薪,加上一起突發醫療事故更使他陷入危機,產生道德與生存的兩難。白衣蒼狗,世事無常,是離鄉移工的生活寫照。

◎圖片提供:小公園映畫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0「直面自我,新導演的注目」

交出首部長片的新導演,可能已經過數支短片的累積,投入多年探索某個主題——因為有非說不可的話,所以拍成了電影。什麼樣的養成與關注帶他們走到這裡?新生代想用電影留下、溝通的是什麼?他們注視的事情如何回應或提醒著我們的生活?這期專題面向新導演們創作的考驗與自問,然後,更遠的故事或許就從這裡開始。

最新文章

超人氣《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動畫前3集搶先大銀幕播映 !滿滿動畫...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主視覺以「時尚・無盡」為核心概念,共同推動全循環永續時尚。圖/文化部提供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於3月22至3月23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登場!以市集...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圖|裏山URAYAMA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邀請你踏入派對,一窺愛的掙扎與抉擇。 圖/驚喜製造...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由路嘉欣、趙逸嵐等多位資深舞台劇演員,以充滿戲劇張力的...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圖|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左),感受到自己和皮耶雨格(右)的作品之間有化學作用。圖/...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2025 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即將盛大舉辦,一起來和藝術跳一支舞吧!
 圖...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陳育維(@yuairy_)|1996年生,diary Magazine 總編輯/...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土星品牌的最初,從奕軒紀錄虹毓的製陶過程、分享到社群開始。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擅長動畫與設計的李明,於2015年創立以動態特效見長的版塊設計。

版塊設計李明:開放嘗試、謹慎接受,突破網站設計的邊界

2025/03/08
(左)boven雜誌圖書館創意總監傅天余、(右)創辦人周筵川。

boven雜誌圖書館:打造創意人棲息地,分享好奇精神

2025/03/08
(由左至右)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營運長徐書磊。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