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用最少的東西建立世界觀:陳駿霖談《白衣蒼狗》導演曾威量

2024/11/22 口述/陳駿霖、文字整理/林亞璇

曾威量|1987年生於新加坡,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作品多關注東南亞離散裔群。短片《禁止下錨》獲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一抔黃土》、《庭中有奇樹》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的《白衣蒼狗》獲6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男主角、攝影等七項入圍。
曾威量|1987年生於新加坡,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作品多關注東南亞離散裔群。短片《禁止下錨》獲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一抔黃土》、《庭中有奇樹》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的《白衣蒼狗》獲6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男主角、攝影等七項入圍。

我會認識威量,是他大學來台灣交換時主動約我見面,說看過我的作品,想請教創作與就學的建議。當時新加坡電影的類型和發展環境比較單一,他一直很欣賞台灣電影,後來進入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就讀。

2014年我擔任金馬電影學院的老師,指導包含威量在內的四位學員完成一支短片,每個人都非常有想法,於是以認領段落、個別寫本執導的方式進行。那時威量選擇用一顆幾乎靜止的長鏡頭去呈現,就連剪接指導廖慶松廖桑建議剪接,他也堅持嘗試那樣的作法。從這幾年來的作品,可以看到威量一直在磨練、深化鏡頭凝視的力道,讓那種有份量感的、精心安排的鏡頭成為一種風格。

金馬學院之後,威量從學生身分進入專職拍片,我們一直都保持聯絡,常一起看球賽,也會給他的劇本和剪接一些建議。其實從早時候威量的幾支學生短片,創作風格與主題就已經很明確;從新加坡來台的離鄉背景,自身經驗中對與移民移工的接觸和共感,讓他對東南亞的離散族群特別關注。看威量作品很有趣、且讓我佩服的是,他總能在每支片找到不同視角去切入議題,或是開發新的表現手法讓觀者進入片中。

像《海中網》用帶有喜劇、幽默的手法,從海上漁夫作業的一幕,展開潛在的國家權力與危機;《妹妹》巧妙選擇鏡頭擺放與觀看的方式,以單顆鏡頭讓觀眾慢慢感受到整個環境;《白衣蒼狗》則透過語言、生活文化等隔閡去形塑僱傭關係的脆弱感,深化外籍移工的孤立與無奈。威量在確立風格、深入議題的同時,又持續在其中探索各種變化的可能。

曾威量投入大量心力做前期田調,電影的寫實性說服人心。
曾威量投入大量心力做前期田調,電影的寫實性說服人心。
《白衣蒼狗》關注離散族群處境,由泰籍演員Wanlop Rungkumjad、陸弈靜等人主演。
《白衣蒼狗》關注離散族群處境,由泰籍演員Wanlop Rungkumjad、陸弈靜等人主演。

他的電影遊走在「紀錄片與非常寫實的劇情片」之間——那意味著必須用最少的東西去建立起電影的世界觀,捨去類型劇本、配樂、剪接等表現性較強的手法,只留下故事本身、演員表演、鏡頭設計等最少的東西,每個留下的東西都經過縝密思考,這樣的片子其實也是在挑戰觀眾。威量所堅持的寫實氣味,奠基在前期大量的調查採訪、實地觀察等作業,才能創造說服人心的角色與環境。專注於社會議題的作品,而不投身娛樂性或商業性的內容,這個過程是沈重也是孤獨的。

《白衣蒼狗》有許多偏遠山區的場景,從勘景、籌備到拍攝期間的狀態都不可能太舒適,加上第一部長片要找資金,與演員很長時間溝通合作,絕對非常辛苦。我看過片子初剪,全然被威量建立的這個世界給說服,演員的表演也都很好,可以感受到導演的進化與成熟。

威量對於世界有自己的觀點,而且明確知道如何去傳達自己想說的,這是身為一個導演非常重要的能力。或許是這樣敏銳的主見與直覺,讓他能一直堅持透過電影,與觀眾溝通關注的議題。而在不輕易妥協的同時,他又是一個非常討喜溫暖的人,讓人不自覺想相信與支持他。

陳駿霖|台灣裔美國導演,南加大電影碩士畢,曾隨楊德昌學習電影。長片作品有《一頁台北》、《明天記得愛上我》、《初戀慢半拍》,近期參與執導影集《柏青哥》第二季。

曾威量首部劇情長片(與尹又巧聯合執導)《白衣蒼狗》

泰國移工為了生計,在台灣偏鄉兼職非法看護,他悉心照料病患,卻無法獲得信任。雇主欠薪,加上一起突發醫療事故更使他陷入危機,產生道德與生存的兩難。白衣蒼狗,世事無常,是離鄉移工的生活寫照。
泰國移工為了生計,在台灣偏鄉兼職非法看護,他悉心照料病患,卻無法獲得信任。雇主欠薪,加上一起突發醫療事故更使他陷入危機,產生道德與生存的兩難。白衣蒼狗,世事無常,是離鄉移工的生活寫照。

◎圖片提供:小公園映畫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0「直面自我,新導演的注目」

交出首部長片的新導演,可能已經過數支短片的累積,投入多年探索某個主題——因為有非說不可的話,所以拍成了電影。什麼樣的養成與關注帶他們走到這裡?新生代想用電影留下、溝通的是什麼?他們注視的事情如何回應或提醒著我們的生活?這期專題面向新導演們創作的考驗與自問,然後,更遠的故事或許就從這裡開始。

Issue120

呈現不知能如何解讀的事物:專訪《空房間裡的女人》導演邱陽

呈現不知能如何解讀的事物:專訪《空房間裡的女人》導演邱陽

2024/11/22
人生態度的塑形:製片Venice Atienza談《曦曦》導演吳璠

人生態度的塑形:製片Venice Atienza談《曦曦》導演吳璠

2024/12/03
導演阮鳳儀:練習歸零,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誠實

導演阮鳳儀:練習歸零,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誠實

2024/12/03

最新文章

專訪藝術家時永駿!戲劇化結構與解構人性中的「禁忌之愛」。圖|伊日生活

專訪藝術家時永駿!戲劇化結構與解構人性中的「禁忌之愛」

2025/10/21
嘉義美白圖鑑 LOST & FOUND 聚光小城覓隅白,11月嘉義「聚光美白行動...

2025嘉義美白圖鑑11月登場!集21間在地小店串聯、五大亮點公開

2025/10/20
浮島光景10/17圓山登場!5件作品+11地景重讀圓山的城市記憶。圖|2025臺...

浮島光景10/17圓山登場!5件作品+11地景重讀圓山的城市記憶

2025/10/17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民藝百年》特展一探柳宗悅等珍藏日常器物之美

2025/10/17
平路出版第一本旅行文學。圖/賴小路攝影、時報出版提供

穿越冰與靈魂的鏡面──平路《南極.極南》,一場寫給自己的航行

2025/10/16
大英博物館x奇美博物館超級大展「埃及之王 」揭開法老不朽傳奇!10/20早鳥啟售...

必看大展!奇美博物館X大英博物館《埃及之王:法老》280件稀珍文物來台

2025/10/16
在拆房廢墟中澆水的主角徐凱。圖/新北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重塑「家」的核心價值 《房子》 、《浮巢》獨特視角映照不同面向

2025/10/16
玉成戲院錄音室《CINEMAPHONIC Live Sessions》本季 7 ...

從老戲院到音樂基地!玉成戲院錄音室打造台灣音樂現場影像檔案庫

2025/10/15
UNIQLO 合作日本藝術家雙人組magma 首度來台個展《Mixed Food...

magma《Mixed Foods》奇想會展出!日本藝術家雙人組以食物元素重組日常

2025/10/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