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人生態度的塑形:製片Venice Atienza談《曦曦》導演吳璠

2024-12-03 11:14 文/Venice De Castro Atienza、翻譯/郭思妤

吳璠|1991年生,台大社會系學士、Docnomads歐盟紀錄片導演碩士,與菲律...
吳璠|1991年生,台大社會系學士、Docnomads歐盟紀錄片導演碩士,與菲律賓導演、製片Venice De Castro Atienza共同創立Svemirko Film,專注於紀錄片的製作與出品。首部紀錄長片《曦曦》入圍6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剪輯。
和吳璠的合作從2015年開始,我們是DocNomads歐盟紀錄片導演的碩士班同學,那兩年我們一起在歐洲讀書,畢業前共同完成了幾部作品。因著緊密的合作相處,2018年我第一部紀錄片有所斬獲時,吳璠自然是我第一個打電話通知喜訊的人,後來她也來到菲律賓民答那峨島,以錄音師和製片身份加入我導演的作品《海邊最後的夏天》。那時劇組喜歡坐在海邊,也是因為吳璠,我們有了一起觀賞石頭的習慣。這類的幕後互動,後來成為該片的重要元素。而我一直到最近才知道,這來自吳璠很久以前跟家人去花蓮的時候,他們會靜靜觀察海岸上形形色色的石塊。我很難想像要是沒有吳璠的參與,那部片會是什麼模樣。

2016年6月,吳璠與Venice De Castro Atienza就讀Doc...
2016年6月,吳璠與Venice De Castro Atienza就讀DocNomads歐盟紀錄片導演碩班期間,在斯洛伐克拍攝學期作品。

電影製作的過程裡,人與人的互動非常緊密。身為紀錄片工作者,我和吳璠總會試圖去理解那些讓我們感動的事物,然而如何具象清晰地呈現這些感受,是一長串永無止境的問題。我曾懷疑過,自己鍾愛的細節,那些我覺得珍貴的事物,是否真的那麼重要?有重要到足以與觀眾分享嗎?陷入陰暗迴圈的片刻,吳璠跟我說:「如果你拍出忠於『自己』的東西,那麼別人覺得你的電影好看與否並不重要。」因為這句話,我學著擁抱那串讓人頭痛的問題,不是因為我有多勇敢,而是因為我知道,在這些思辨過程裡,我並不寂寞,我不是一個人。

我為《海邊最後的夏天》忙碌的同時,吳璠也在籌備《曦曦》。這部片紀錄著她和旅歐的中國即興表演者曦曦之間的情誼。邀請我擔任《曦曦》的製片時,她遞給我相關資料,字裡行間,看著吳璠質問自己對於女性(womanhood)的理解、信念與想像,思辨人類在世界的位置,她想知道要如何愛自己,同時也去愛自己以外的他人。我一邊讀,一邊感受到一股來自內在的抗拒。吳璠和我對生命有著同樣的疑問,但我害怕找到答案,即便如此,我在那刻下了決定,我要在她找尋答案的路途上支持她。

《曦曦》片中紀錄了藝術家曦曦XiXi與其女兒的相處,她面對家庭與自由的價值觀和追...
《曦曦》片中紀錄了藝術家曦曦XiXi與其女兒的相處,她面對家庭與自由的價值觀和追尋。
2018年,吳璠在韓國仁川紀錄片提案大會的空檔休憩,這是《曦曦》的首次提案。
2018年,吳璠在韓國仁川紀錄片提案大會的空檔休憩,這是《曦曦》的首次提案。

《曦曦》片中,當遇上生命的殘酷,吳璠不試圖馴服那些挑戰,她給予空間,也去聆聽這些挫折想告訴我們什麼。這部紀錄片的製作歷時七年,這段期間,吳璠和曦曦的情誼讓她們活出生命的喜悅,承認內心的慾望和傷痕,反思各自與前幾輩女性間的關係,思索自己如何才能存活下來不被壓垮,也探尋著該怎麼去愛。這七年裡,吳璠和曦曦面對人生的態度和觀點也隨之塑形。

後製費時一年多才完成,剪輯必須清晰理解整部片的企圖,這對我來說很不容易。吳璠為《曦曦》錄旁白時,我在現場感到說不出的難受,她讓那些不曾被點出的提問變得好真實,真實到令人難以逃避,她說了許多認識多年的我也從未聽過的話。那一刻,我理解到電影製作是橋樑,這座橋樑讓原先令人難以承受的現實,變成可以面對的課題,原來電影不僅僅是在昏暗工作室裡和陌生人一起發夢的媒介,更是將我們從噩夢中喚醒的方式,讓我們在清醒片刻,看見自己有能力渡過那些曾重傷我們的人事物。

2023年12月,《曦曦》全片旁白錄製完成。吳璠帶Venice De Castr...
2023年12月,《曦曦》全片旁白錄製完成。吳璠帶Venice De Castro Atienza去到拍攝片中最後幾幕的地方,河堤對岸有人在用薩克斯風吹奏《Besame Mucho》,他們停下聆聽。
2023年12月在首爾進行後期製作,聲音設計Eun-ha Ko正在工作。他們透過...
2023年12月在首爾進行後期製作,聲音設計Eun-ha Ko正在工作。他們透過場景筆記、韓國製片人Yoonsoo的翻譯溝通,雖有語言隔閡但理解彼此。

因為深知現實人生世事難料,我渴望對生命的成敗有所掌握,當初夢想成為製片的我,企圖透過做電影來獲得多些掌控,然而吳璠製作的方式和我的想像恰恰相反,她張開雙臂,生命中的憤怒和溫暖都擁抱接納。參與《曦曦》讓我更深切思考也看見生命的複雜性。

每個人都不斷在改變,重要的是在過程中重視讓自己引以為傲的事物,也關注讓我們抗拒的部分。我們可以直面人生中的美麗與殘酷,傾聽這些事物想告訴我們什麼。和吳璠一起完成《曦曦》的歷程讓我看見這道光,讓我們得以面對人性裡令人費解、曾不願面對的部分。

吳璠和Venice Atienza的生日相近,他們在首爾進行《曦曦》後期製作時一...
吳璠和Venice Atienza的生日相近,他們在首爾進行《曦曦》後期製作時一起過生日。

Venice De Castro Atienza|來自菲律賓的獨立紀錄片工作者與攝影師,曾於國家地理頻道菲律賓迷你劇集、世界衛生組織的災後重建紀錄團隊中工作,後攻讀DocNomads歐盟紀錄片導演聯合碩士。其導演的紀錄長片《海邊最後的夏天》入選多個國際影展。

提問吳璠

Q. 製作《曦曦》過程中最快樂與最不堪的時刻分別是?

最快樂的時刻⋯⋯應該是剛認識曦曦時,我們第一次在森林裡長聊的夜晚。我跟她聊天聊到錯過回家的末班車,她讓我在她住的拖車裡過夜。那晚我珍惜地吃著她用城市裡撿來的蔬菜所做的沙拉裡的每一顆玉米粒。我們的資源匱乏,但我感覺無比自由,感覺生命裡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沒有任何時間空間或物質能夠限制我們。

實在想不起有什麼不堪的時刻。

Q. 三個形容詞,描述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支紀錄長片《曦曦》?

溫柔,直覺,極度誠實。

Q. 如果不管任何現實條件考量,最想拍出怎樣的一支片(題材/類型⋯⋯)?

我想要拍古生物或活化石視角的科幻片!

Q. 如果可以對任一位導演提問一個問題,那會是什麼?

我想問香妲·艾克曼,創作電影對你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Q. 若你此生只剩下一部電影的時間,你最想看的片是?

重看阿巴斯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吳璠首部紀錄長片《曦曦》

此片建立在導演吳璠與華人藝術家曦曦XiXi多年的友誼,牽引出三段跨世代、跨國生活...
此片建立在導演吳璠與華人藝術家曦曦XiXi多年的友誼,牽引出三段跨世代、跨國生活的母女關係,記錄兩人在藝術創作、自我認同、角色身分轉換的過程中,努力找回自由的可能。七年的拍攝歷程,也是一場跨越世代、超越意識形態的療傷經驗。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0「直面自我,新導演的注目」

交出首部長片的新導演,可能已經過數支短片的累積,投入多年探索某個主題——因為有非說不可的話,所以拍成了電影。什麼樣的養成與關注帶他們走到這裡?新生代想用電影留下、溝通的是什麼?他們注視的事情如何回應或提醒著我們的生活?這期專題面向新導演們創作的考驗與自問,然後,更遠的故事或許就從這裡開始。

◎圖片提供:Svemirko Film、Venice De Castro Atienza

最新文章

2025魔法屾林2/8台南十鼓開展!5大亮點、7大主題策展打造奇幻樂園。圖|屾屾...

2025魔法屾林2/8台南十鼓開展!5大亮點、7大主題策展打造奇幻樂園

2025/02/05
巴塞爾藝術展2025 年香港展會精選亮點一次看。 圖/藝術家、各藝廊提供

藝術迷必訪!2025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精選亮點一次看

2025/02/04
最適合闔家觀賞的《小魔女-瑪蒂達》電影將在3月8日(六)-3月9日(日)晚上七點...

經典配樂高美館再現!《小魔女-瑪蒂達》電影交響草地音樂會3/8-3/9登場

2025/02/03
2025台北國際書展即將開幕!搶先體驗閱讀異世界。 圖/Chris Chen

2025台北國際書展2/4登場!主題館6大亮點:AI共創小說、60+海外作家齊聚

2025/02/03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點亮城西。圖|2025台北燈節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穿梭城市蛇來運轉

2025/02/03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引進歐美帶有獨特議題、值得一讀的傳記與回憶錄作品。圖/林亞璇攝影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開放試營運,以歷史百年的花蓮舊酒廠第19棟成品倉庫,轉型...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從膠彩大作、刺繡、到錄像裝置,鳳甲美術館2025年將展出多元豐富的展覽。 圖/鳳...

鳳甲美術館2025展覽預告!2月「一隅生花」一探郭雪湖、施金輝之作

2025/01/24
《我的完美日常》將於新春重返大銀幕,在新的一年開頭為影迷心中注入暖流。|圖片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年展覽規劃重點一次看。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龜心山城藝術祭以藝術穿梭山林,邀請享譽國際的何理互動作品〈觀月計畫〉參展。 圖/...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圖|富邦美術館、北...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驚喜製造首次推出體驗展覽《如果城市,是座樂園》,以期間限定方式,包下一棟200坪...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圖|都...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作家楊小豌在街頭五、六年了,「從這些對話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記者吳致碩/攝影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高美館新春活動 邀大眾「藝」同開啟蛇年新篇章。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以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現實。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