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嘉美館《移動觀察者》展出中:四組新銳藝術家創作,提供再發現嘉義的線索

2024/12/13 林亞璇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嘉美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致力於成為地方居民的「客廳」,一貼近日常的藝術場域。2024年適逢嘉義建城320週年,嘉美館延續前兩年主題展,帶入城市命題與線上虛擬體驗,策劃《移動觀察者》(Mobile Observers)主題展,集結四組台灣新生代藝術家;邀請民眾一起化身為「移動觀察者」,再發現嘉義市深厚的生活文化之美。

「地景」通常是緩慢積累成形且不斷改變的景象,我們可能因身在其中而感到「平常」。藉由藝術家化身移動觀察者的獨特視角,捕捉嘉義市從過去到未來的訊息,落實為雕塑、裝置、版畫、新媒體互動影像等創作型態,看見城市景象的變遷,也打開對日常環境的感知。四組作品分別以「身體運動」和「時空交織」為題,呈現於嘉美館館內外的過渡場域或畸零地,回應場館建築的精神。

吳依宣於作品〈過渡空間(走廊)〉中埋藏了「木化石」,邀請觀者走進其中探索觀察。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吳依宣於作品〈過渡空間(走廊)〉中埋藏了「木化石」,邀請觀者走進其中探索觀察。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游雅蘭創作〈桃城八景圖繪〉,邀請觀眾按圖索驥來場嘉義小旅行。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游雅蘭創作〈桃城八景圖繪〉,邀請觀眾按圖索驥來場嘉義小旅行。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地景中的身體運動,探索美術館的公共性

#01 黃韶瑩〈一個臨時的安排:從推倒一座石墩開始〉

在嘉美館前的戶外庭院,黃韶瑩延續以雕塑、立體裝置與環境對話的擅長,從嘉義傳統手工棉被行得到靈感,創造了一系列可移動、可坐下休憩的「棉被捲」。藝術家想像著庭院原先存在的石墩與花草,是否能產生某些「動搖」或改變,例如石墩「跌倒」後看見的景象會是什麼?她在軟雕塑上速寫般拓印了石墩與庭院地板的紋理,摻入擬藍天與綠草的色彩。希望這件作品能創造一種環境中的隨機性,成為大家在庭院聚集停留的契機。

黃韶瑩在美術館庭院創作一系列的軟雕塑。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黃韶瑩在美術館庭院創作一系列的軟雕塑。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從嘉義曾經風光的棉業出發,將庭院石墩轉化為厚實的棉被捲。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從嘉義曾經風光的棉業出發,將庭院石墩轉化為厚實的棉被捲。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散落在庭院的軟雕塑,邀請觀眾在此來一場隨機的相遇。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散落在庭院的軟雕塑,邀請觀眾在此來一場隨機的相遇。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02 吳依宣〈過渡空間(走廊)〉

吳依宣從嘉美館的空間感與建築材質發想,在二樓大三角區玻璃帷幕旁,創造出展台般的雕塑裝置,其中元素令人聯想到屋簷、窗簾、抽屜等建築與居所家具的意象,帶出其對嘉義木構老屋、木業及香角等傳統產業的觀察。藝術家透過仿日常的物件和場景,在刁鑽處埋藏細節,引導觀者變換觀賞姿勢與視角。四樓瞭望台上的裝置則回應館內的挑高空間,堆疊積木般的盒體,邀請觀眾走近作品,展開材質、空間與身體的對話。

吳依萱將嘉義木建築特色融入作品中,不同大小的櫃子暗藏城市記憶。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吳依萱將嘉義木建築特色融入作品中,不同大小的櫃子暗藏城市記憶。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歡迎觀眾走上體驗,發現藝術家暗藏的小秘密。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歡迎觀眾走上體驗,發現藝術家暗藏的小秘密。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4F瞭望台與美術館外的高樓相望。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4F瞭望台與美術館外的高樓相望。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地景中的時空交織,用藝術回應城市歷史

#03 游雅蘭〈桃城八景圖繪〉、〈山景〉

在嘉美館鄰近中山路窗戶以及蘭井街燈箱,呈現了游雅蘭以版畫創作的兩系列作品。來自雲林的游雅蘭,高中曾就讀嘉中美術班,她以〈山景〉致敬心中的阿里山,以〈桃城八景圖繪〉呈現對於這座城市的歸屬感與觀察體悟;寫實魔幻的構圖與色彩,交疊了藝術家的生活記憶與城市變化,融合了她眼中嘉義的自然之美與民主精神。此回展覽摺頁也彙整地圖,將游雅蘭的〈桃城八景圖繪〉結合文學創作者許蕣紘的撰文,邀請民眾按圖索驥,來場嘉義古今八景的小旅行。

藝術家以〈山景〉系列致意心中的阿里山。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以〈山景〉系列致意心中的阿里山。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蘭井街上的多幅山景,入夜後燈箱亮起,是夜間夢幻的山林風景想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蘭井街上的多幅山景,入夜後燈箱亮起,是夜間夢幻的山林風景想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城八景圖繪〉中黃昏下的嘉義車站。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城八景圖繪〉中黃昏下的嘉義車站。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04 2enter貳進〈Data Verse Chiayi〉

2021年組成的新媒體藝術團隊2enter貳進,以遊戲引擎打造鏡像虛擬城市的沈浸影像裝置,觀眾可透過手機與作品互動,自創「火雞肉飯店招」。在嘉美館古蹟棟3樓圖書室,則邀請觀眾搭上森林小火車「福森號」,來趟虛擬的鐵路之旅。車廂內可見熟悉的嘉義景點與前輩畫家名作,一路上車內外的景觀變化,連動著真實世界的天氣預報及Google關鍵字搜尋熱度,有如將真實的城市景觀模糊重組,提供觀者有幾分熟悉,又打破認知、拓展想像空間的體驗。

從街頭隨處可見的火雞肉飯招牌,到福森號裡的行動美術館,2enter貳進邀請觀眾進入未來世界嘉義。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街頭隨處可見的火雞肉飯招牌,到福森號裡的行動美術館,2enter貳進邀請觀眾進入未來世界嘉義。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一人稱視角的投影,兩側的地景隨著google搜尋而不斷變化。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一人稱視角的投影,兩側的地景隨著google搜尋而不斷變化。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觀眾可用手機共創虛擬嘉義市的街景招牌。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觀眾可用手機共創虛擬嘉義市的街景招牌。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移動觀察者》

展期|至2025/3/2(日),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

地點|戶外庭院、本館棟2樓與4樓、古蹟棟3樓圖書室

嘉義市立美術館展覽頁面

展覽

天天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

天天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

2022/12/28
華山文創園區邁向未來10年 各領域專家共談華山永續

華山文創園區邁向未來10年 各領域專家共談華山永續

2023/07/03
牽起半世紀緣分 讓藝術家於此相遇 誠品畫廊「李元佳、洪藝真、郭思敏聯展」

牽起半世紀緣分 讓藝術家於此相遇 誠品畫廊「李元佳、洪藝真、郭思敏聯展」

2023/07/29

最新文章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今夏最野感官派對!《身體藝術節》7月19日首度登場,FOCASA馬戲篷降落花蓮,...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雅絲敏・瓦迪蒙舞團《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首登台!《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8月衛武營登場

2025/07/0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