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文/寺尾哲也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台灣文學金典獎與蓓蕾獎。已出版《子彈是餘生》、《努力是癮》。圖/寺尾哲也提供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台灣文學金典獎與蓓蕾獎。已出版《子彈是餘生》、《努力是癮》。圖/寺尾哲也提供
「你這麼聰明,怎麼不做點別的有用的事呢?」

侯文詠在《我的天才夢》裡自述人生跌宕轉折,常常出現的內心背景音,即是這句國小老師對他說過的話。國小時他自編自印「兒童天地」雜誌,三十二開,一本三十二頁,他在家裡用複寫紙複印,一次複寫五張單光紙⋯⋯。那是他兒時的創作啟蒙之一,創作活動像地下水伏流,一直潛藏在他的人生前半場,時而透出地表,時而又轉往地下。

而屢次,當他起心動念,想要轉換人生方向,從醫學往文藝創作前去時,反對的聲音(不論來自他自己或身邊其他人),往往是這樣的說詞:「你這樣不切實際。」

《我的天才夢》出版於2002年,我大約是在國高中時期讀到這本書,看到侯文詠因「不切實際」這個理由而被勸退,不禁莞爾。書中寫到:「學科學的人常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驕傲,儘管浪漫不是什麼壞事,可是任何想法一旦和『不切實際』有了牽扯,那簡直就變成了低級下流。」

是的,就是這種奇妙的高低分別心態,在在主宰著我們的思考迴路。「有用的事情」是什麼,我們都再熟悉也不過。用現代話語來說,無非是:醫牙電資,買房生子。

一條人車擁擠的康莊大道,沿著路走,就讓我們好安心好安心。

但這種安心是有極限的。

在求學、工作的各個階段,我曾經反覆閱讀《我的天才夢》許多次,原因在於,我也是那個跑在理工科的康莊大道上,卻頻頻轉頭望向另一條小路的人。侯文詠在住院醫師階段就已獲得許多文學成就,出書,上電視,接受各種採訪。去全國書店巡迴簽書時,在高雄甚至得要動用警察維持交通秩序。我沒有這些成就,但我仍好奇,他的心路歷程是什麼。講得更精確一點,他是如何下定決心,從醫學轉換到文藝創作——地下水是如何冒出頭,終至滔滔浩蕩成大江大海?

而他在這本書給出的答覆是:時間意識。意識到「時間」這一回事,意識到我們擁有的,除了時間以外再無其他。他把人生比擬成迪士尼樂園之旅,在那裡,「輸贏與成敗都是遊戲的一部分⋯⋯時間到了,我們都得離開」。

這段告白給我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說,作為同樣做了從理工領域轉換跑道到創作的人,侯文詠這樣一位先行者的姿態,賦予我轉換所需的底氣。這份底氣是用來說服自己的,他寫到:在人生的恐怖箱中,就算最後摸到的,是一個潦倒艾怨的作家結局,又如何呢?「人不斷老去,散去,生病,死去⋯⋯比這更可怕的事情都擋不住了,那樣的下場又如何?」

離開工程師工作,成為全職作家,這簡直是值得我刻在案頭的勵志箴言。

「你這麼聰明,怎麼不做點別的有用的事呢?」

「有用的事情」是什麼?對我來說,活著的時候,能夠和前輩作家侯文詠一樣,豪奢地把時間花在熱愛的文字創作身上,就是對人生最有效、最無悔的利用了。

《我的天才夢》。圖/皇冠文化
《我的天才夢》。圖/皇冠文化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24「讀傳記,經歷不只一種人生」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是多維度的,充斥各種色彩的——去了解一個人,本身就是有趣的。

當社群時代的自我揭露變得輕易、碎片且具表演意圖,傳記與回憶錄以事實為基礎,收攏個人經歷與觀點,成為理解時代、議題、族群、思想的線索,也引人回望自身養成的痕跡。讀傳記,是穿梭在他人視野間,開拓更立體的世界觀。

◎責任編輯:林亞璇

推薦閱讀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Issue124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最新文章

圖/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