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嗨姆雷特》模糊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唐氏症演員歌頌生命的強大與美麗

2025/03/03 林芷婕

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作品,他的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既被演繹過無數次,其知名度也讓它其中的精神或者寓意出現在各種不同創作之中,「To be or not to be?」這句對於生命叩問的對白更是耳熟能詳,所以為什麼秘魯劇作家切拉・德・法拉利Chela De Ferrari(後稱切拉)要選擇改編《哈姆雷特》,並且找來八位唐氏症患者作為演員呢?

那句「To be or not to be?」好像就是貫穿一切的解答。

唐氏症演員發展獨特敘事,賦予《哈姆雷特》新的可能,

切拉被問到為何會如此呈現《哈姆雷特》,她表示一直對莎士比亞的作品充滿興趣。每次考慮下一個節目製作時,《哈姆雷特》總是會浮現在腦海中。「然而,我總因為同一個原因而猶豫——找不到適合飾演這個角色的演員,直到海梅.克魯茲出現。他曾在我們劇院擔任前台工作人員,但他的夢想其實是成為一名演員。這個節目之所以能誕生,正是因為像他這樣的演員,能為莎士比亞語言中的深層意涵賦予新的可能性,《嗨姆雷特》便是這份初衷的結晶。」

編導切拉・德・法拉利,出生於秘魯利馬。曾於阿根廷科爾多瓦為組合 EXTRAS 擔任編導,創作多部阿根廷劇作,後獲邀回到秘魯 PUCP 文化中心擔任編導。2003 年創辦秘魯廣場劇團,擔任劇團的藝術總監至 2021 年,近年專注於栽培女劇作家。|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編導切拉・德・法拉利,出生於秘魯利馬。曾於阿根廷科爾多瓦為組合 EXTRAS 擔任編導,創作多部阿根廷劇作,後獲邀回到秘魯 PUCP 文化中心擔任編導。2003 年創辦秘魯廣場劇團,擔任劇團的藝術總監至 2021 年,近年專注於栽培女劇作家。|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切拉分享了這部作品幕後的誕生過程,一般的戲劇排練時間需要兩到三個月,而《嗨姆雷特》卻花了一年。「這是因為我的節奏與演員的節奏都比一般人慢,加上項目本身的特殊性。我們需要更長的探索、研究和創作過程。這部戲將莎士比亞的文本與演員的生命經驗編織在一起,我們自由地使用哈姆雷特的文本,將其場景、台詞、獨白和角色,來與他們的興趣、訴求、經歷、現實和思考連結。」

《嗨姆雷特》將演員的人生與經典文本交織在一起,三位演員如同在公園裡讀著《奧菲利亞》的段落,讓觀眾彷彿能感受到她們各自對愛情與性的想望。|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嗨姆雷特》將演員的人生與經典文本交織在一起,三位演員如同在公園裡讀著《奧菲利亞》的段落,讓觀眾彷彿能感受到她們各自對愛情與性的想望。|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而隨著《嗨姆雷特》的完成、公開與巡演,八位唐氏症患者確實在莎士比亞的文本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敘事。一方面,他們利用劇本的台詞作為凝聚力量的工具。在這過程,切拉也見證了他人生命在淬煉之後蛻變的時刻,演員之一的齊梅娜(Ximena)在一天早晨,突然打斷練習,對著全體成員坦露了她的存在焦慮,並逐步用語言表達:「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每天早晨醒來,我都會問自己,我是誰。我有兩個生命:一個想成為典型神經型人(neurotypical),另一個想擁抱唐氏症。」

當切拉試圖問演員們「為什麼做戲劇?」他們的回答讓她感到困惑,「因為我想出名。」回頭看,切拉明白了他們真正的意思是:「因為我想成為其中一員。」「因為我希望被看見。」「因為我想存在。」後來,他們再次問了這個問題,演員們的回答是:「為了替我們這樣的人發聲。」「為了說出我的想法。」

隨著《嗨姆雷特》的完成、公開與巡演,八位唐氏症患者確實在莎士比亞的文本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敘事,並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述說內心深層的想法。|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隨著《嗨姆雷特》的完成、公開與巡演,八位唐氏症患者確實在莎士比亞的文本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敘事,並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述說內心深層的想法。|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淡化悲劇的灰暗色調,讓演出輕盈流動

在開頭,觀眾首先迎來一場「誕生」的短片,伴隨著新生,還有鮮血與臍帶,看起來刺目而驚人,但這正是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的開場,無分你我,我們都是以這種方式在這個世界登場,這也是《嗨姆雷特》的核心。

演員們在舞台上述說著由於對於死亡的恐懼,我們選擇轉向擁抱生命的各種苦痛,包含精神的受傷、身體的磨練,你我不都是如此?當唐氏症演員以自己生命在我們面前實證著命運的殘酷,並發自內心地述說《哈姆雷特》其中各種人生恆常的苦澀與悲哀,他們堅定而貫穿舞台的眼神與述說,變得熠熠生光,這正是《嗨姆雷特》帶來的轉化。

《嗨姆雷特》展示了多段《哈姆雷特》的經典電影片段,其中一位演員看罷,以憤怒的情緒表示他不願意這樣做作地演繹,他以行動展現他的個性,說著,「Life is a project but not a sculpture.」|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嗨姆雷特》展示了多段《哈姆雷特》的經典電影片段,其中一位演員看罷,以憤怒的情緒表示他不願意這樣做作地演繹,他以行動展現他的個性,說著,「Life is a project but not a sculpture.」|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當唐氏症演員以自己生命演繹著人生種種苦痛與悲哀,他們堅定而貫穿舞台的眼神與述說、動作與姿態直直貫穿觀者的心,讓台下觀眾忍不住動容。|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當唐氏症演員以自己生命演繹著人生種種苦痛與悲哀,他們堅定而貫穿舞台的眼神與述說、動作與姿態直直貫穿觀者的心,讓台下觀眾忍不住動容。|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改編既不嚴謹,可也正因此其中的悲劇色彩被淡化,在灰色調中參入了更多色彩,甚至多了更多自由的空間,尤其是透過演員各自充滿性格的詮釋,讓《嗨姆雷特》變得輕盈而流動。兩廳院也準備了「輕鬆自在場」邀請各式各樣的觀眾入場,讓所有人得以自由自在地融入在這場演出當中,這裡歡迎你成為任何人,沒有限制、沒有規定、沒有框架,在這裡我們可以卸下生命賦予的沉重,隨著演員們深刻的自白,深入命運的幽谷,聽他們誠摯地表露心聲、展露愛與期待,又像在暗夜中接住了落下的流星。

先前的演出導演邀請觀眾上台參與演出,來扮演背景的樹木,成為演出的一部分,融入這個演出。國家兩廳院則特別安排「輕鬆自在場」讓台下的觀眾也無需拘束,讓觀看演出變得不再嚴肅拘謹。|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先前的演出導演邀請觀眾上台參與演出,來扮演背景的樹木,成為演出的一部分,融入這個演出。國家兩廳院則特別安排「輕鬆自在場」讓台下的觀眾也無需拘束,讓觀看演出變得不再嚴肅拘謹。|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打破界線,在戲劇裡共享情感並擁抱自我

「To be or not to be?」既是生存與毀滅,也是對每位觀眾的探問,你要加入嗎?你要成為一體嗎?《嗨姆雷特》模糊了人與人的邊界,在這裡我們可以是共同體,分享著對生命的疑惑、憂愁與快樂,可以一起大笑、一起落淚,我們參與了演員們的生命經歷,看著他們以自己的一生為基底燃燒與綻放出的光與熱,或許刺眼、或許溫暖、或許奪目到難以忘懷,在這趟旅程中,若你想要,也可以成為演出的一部分。

《嗨姆雷特》刻意淡化原著的悲劇色彩,而更多元地呈現這些特殊演員的情感,比如以直播放大舞台畫面,讓觀眾更直接地看見男女主角在地上接吻,強調了演員真正而具象的情感。|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嗨姆雷特》刻意淡化原著的悲劇色彩,而更多元地呈現這些特殊演員的情感,比如以直播放大舞台畫面,讓觀眾更直接地看見男女主角在地上接吻,強調了演員真正而具象的情感。|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我們所有人共享著「出生」這件事,即使有著各自相異的遭遇,卻都有著能共情與共鳴的情感,《嗨姆雷特》並非要強化那些悲劇的負面情感,而是要讓人們歌頌與慶祝我們各自在與命運搏鬥時,為自己奮鬥的那份強大與堅韌。

「To be or not to be?」既然我們都選擇了生存,那台上台下的你我即是一體。

2025TIFA 秘魯廣場劇團《嗨姆雷特》

𝟱.𝟭𝟲 - 𝟱.𝟭𝟴 國家戲劇院

售票連結

最新文章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北美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