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印象派6/11富邦美術館開展 莫內真跡在台灣

2025/06/11 文/袁世珮

法國印象派巨擘莫內(Claude Monet)的〈睡蓮〉,飄洋過海被美國麻州的伍斯特美術館(Worcester Art Museum)收購,又遠道來到台北富邦美術館。這場印象派跨越時空的美的流動,正是富邦美術館最新展覽「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的概念。

莫內展區有巨幅的日本橋壁畫,讓民眾看展同時,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記者王聰賢/攝影
莫內展區有巨幅的日本橋壁畫,讓民眾看展同時,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記者王聰賢/攝影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於6月11日起登場,橫跨歐洲與美國的印象派鉅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於6月11日起登場,橫跨歐洲與美國的印象派鉅作。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次印象派展覽,看透印象派法國向世界,特別是美國發展的歷程。記者王聰賢/攝影
一次印象派展覽,看透印象派法國向世界,特別是美國發展的歷程。記者王聰賢/攝影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於6月11日起登場,橫跨歐洲與美國的印象派鉅作,展出全美首藏莫內〈睡蓮〉的伍斯特美術館52件珍藏,匯聚38位美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及瑞典等國藝術家作品,完整勾勒印象派從巴黎走向世界的軌跡。這也是本檔展覽有別於近年其他印象派畫展之處。

莫內展區的巨幅日本橋壁畫,會成為民眾的打卡聖地。記者王聰賢/攝影
莫內展區的巨幅日本橋壁畫,會成為民眾的打卡聖地。記者王聰賢/攝影

本次展品包括法國印象派開山祖師莫內(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塞尚(Paul Cezanne),以及美國印象派代表大師卡薩特(Mary Cassatt)與哈薩姆(Childe Hassam)等人的絕世真跡,深入呈現印象派這場開創性的藝術運動如何突破傳統框架,邁向現代藝術。

美國女性藝術家卡薩特的,細膩描繪母子之間的親密時刻。記者王聰賢/攝影
美國女性藝術家卡薩特的<母與子>,細膩描繪母子之間的親密時刻。記者王聰賢/攝影

此展呈現印象派繪畫三大特色:捕捉眼睛所見的瞬間印象、走出畫室進行戶外寫生,以及運用明亮色彩與鬆散筆觸展現光與空氣的流動感。觀眾跟著展覽穿越印象派的誕生與擴展,從革命性起源與對傳統繪畫的顛覆,到巴黎作為印象派的中心、印象派在歐洲的擴展、美國印象派的獨特發展,再看藝術家如何突破印象派的界限,如何被運用來描繪美國西部風景。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開展記者會,右起為伍斯特美術館館長Matthias Waschek、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伍斯特美術館策展人Claire Whitner。記者王聰賢/攝影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開展記者會,右起為伍斯特美術館館長Matthias Waschek、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伍斯特美術館策展人Claire Whitner。記者王聰賢/攝影

在10日的開幕記者會上,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強調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美術館的靈魂就是做教育,這包括知識性、視覺的和心靈的教育,而這次展覽就兼具了這三點。」

富邦美術館6月10日舉辦開展記者會,政府及國際重要貴賓出席現場,與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中)一同揭開展覽序幕。記者王聰賢/攝影
富邦美術館6月10日舉辦開展記者會,政府及國際重要貴賓出席現場,與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中)一同揭開展覽序幕。記者王聰賢/攝影

翁美慧說,就知識性而言,如果沒有印象派,就沒有後來所衍伸出來的野獸派或立體派等,這一個藝術史的環節是需要被理解的;在視覺上,印象派讓眼睛打開,看到自然裡的光,現代人都需要這種訓練;至於靈性,印象派在美國發展時正處於美國的開創性階段前線,這份「開創式的精神」是現代人都需要具備的。

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右)向伍斯特美術館的館長與策展人展示副邦團隊的用心。記者王聰賢/攝影
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右)向伍斯特美術館的館長與策展人展示副邦團隊的用心。記者王聰賢/攝影

伍斯特美術館館長Matthias Waschek點出展覽理念:「我們處於全球化的浪潮中,但全球化並非始於近代,從人類開始旅行就有了,印象派成為全球的風格,這就是全球化。」印象派不只在法國,也到了亞洲、美國,發展出美國版本的印象派,他說:「這種跨越海洋的交流展現在此次展覽中,希望大家能從展覽中了解全球化的概念。」

伍斯特美術館館長馬提亞斯.瓦謝克(Matthias Waschek)。記者王聰賢/攝影
伍斯特美術館館長馬提亞斯.瓦謝克(Matthias Waschek)。記者王聰賢/攝影

伍斯特美術館策展人Claire Whitner也提到跨越海洋的交流,「我們美術館在麻州,希望把我們的展品帶到全世界。」她也提到,有一些美國印象派畫家見證、紀錄了美國向西部拓荒的歷史,留下描繪大峽谷的印象派畫作。館長Waschek呼應,印象派常讓人聯想到潮濕的氣候,而大峽谷卻是極端燥熱,這也是印象派很重要的一個轉換。

伍斯特美術館策展人克萊爾.惠特納(Claire Whitner)。記者王聰賢/攝影
伍斯特美術館策展人克萊爾.惠特納(Claire Whitner)。記者王聰賢/攝影

印象派發展之初,曾被法國藝術圈認為過於前衛,難獲主流認可,畫商保羅. 杜朗魯耶(Paul Durand-Ruel)卻積極投入推廣,成功將印象派帶到美國引起潮流,再經由美國藝術家卡薩特的穿針引線,她身為少數能打人法國印象派圈子的女性藝術家,促進印象派作品在美國被收藏。

富邦美術館剛慶祝創館周年,短短一年內已推出六檔重量級展覽,翁美慧感謝建築大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展館空間,能更完美地呈現展覽,讓民眾在國內就能看到世界級的鉅作,這檔展覽就是送給民眾的暑假禮物。

保羅.席湼克〈蔚藍海岸〉。記者王聰賢/攝影
保羅.席湼克〈蔚藍海岸〉。記者王聰賢/攝影
富邦美術館館的印象派展覽至6月11日起展出。記者王聰賢/攝影
富邦美術館館的印象派展覽至6月11日起展出。記者王聰賢/攝影

特別的是,本次展覽首創畫作旁不附說明文,就是希望讓大家透過眼睛,直接去感受畫所帶來的震撼力,看見印象派畫家留下的光、時間和情感。

亮點作品

1.莫內〈睡蓮〉

本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莫內的〈睡蓮〉,是莫內晚年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莫內的〈睡蓮〉,是莫內晚年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是本次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亮點。莫內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於法國吉維尼(Giverny)自家花園畫的睡蓮,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此幅畫於1910年被早具慧眼的伍斯特美術館收購,是同系列中第一件被美國美術館收藏的作品。畫家以層疊的筆觸和流動的色彩,捕捉水面上瞬息萬變的光線與時間感,這是畫家對光與色彩的終極追求,是印象派走向現代抽象藝術的重要橋樑,深深影響印象派及之後的亞洲、歐洲藝術家。

2.哈薩姆〈在法式庭園中採花〉

有「美國莫內」之稱的哈薩姆,其作品〈在法式庭園中採花〉,色彩繽紛。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有「美國莫內」之稱的哈薩姆,其作品〈在法式庭園中採花〉,色彩繽紛。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哈薩姆有「美國莫內」之稱,正是伍斯特美術館所在的麻州本地畫家。他於1886年前往巴黎,深受印象派影響。此作色彩繽紛、清新脫俗,融合印象派的光影與美國本土精神。

3.卡薩特 〈母與子〉

美國印象派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卡薩特筆下的〈母與子〉,精準捕捉親情的真摯與溫暖。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美國印象派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卡薩特筆下的〈母與子〉,精準捕捉親情的真摯與溫暖。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卡薩特是美國印象派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是當時極少數能打入法國印象派圈的女性藝術家,有別於其他印象派畫家鍾情於塞納河派風光,她選擇描繪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時刻。這幅畫作即精準捕捉親情的真摯與溫暖。

4.德威特.帕夏爾〈隱士溪峽谷〉

德威特.帕夏爾〈隱士溪峽谷〉。記者王聰賢/攝影
德威特.帕夏爾〈隱士溪峽谷〉。記者王聰賢/攝影

畫家於1910年受聖塔菲鐵路公司邀請,與另四位藝術家一同前往科羅拉多大峽谷寫生,創作此件油彩畫布作品,以印象派技法捕捉岩壁上的光影。

伍斯特美術館館長與策展人都特別提到此作,認為其除了紀錄美國西部拓荒的歷史,也展現了印象從潮濕印象到乾燥炙熱環境的轉換。

展覽訊息:

展期:6/11—9/29

地點:富邦美術館3樓

更多資訊洽富邦美術館官網:https://www.fubonartmuseum.org/

富邦美術館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6/11
富邦美術館5/4開幕!倫佐.皮亞諾在台首作亮相,首展羅丹、印象派同步登場

富邦美術館5/4開幕!倫佐.皮亞諾在台首作亮相,首展羅丹、印象派同步登場

2024/04/24
富邦美術館/開幕請出羅丹與印象派名家 典藏展公開常玉、趙無極、朱沅芷真跡

富邦美術館/開幕請出羅丹與印象派名家 典藏展公開常玉、趙無極、朱沅芷真跡

2024/05/05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