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凳子,不只是凳子。設計品牌舟舟物物慶祝一周年慶,邀請六位藝術家以各自藝術專業與理解,解構、再造、轉化同一張三角凳,提出六種不同的視角與情感。
展覽即日起至27日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51號二樓展出,以「台灣找到的生活靈光與三角凳的故事」為主題。Objects Ark舟舟物物是在台定居逾十年的法國人Henry Amouriq,攜手攪動台灣網紅經濟的知名經紀人廖亨利及另兩位夥伴,共同創立的台灣工作室設計品牌。
廖亨利擁有一把三角形的凳子,從他窩居在五坪套房起就跟著他,後來到了和姐姐合住的30坪房子,再到現在自己的公寓。這張凳子可以是床頭櫃、邊桌,也是招待朋友的座席。他說:「只要買到能帶著走的東西,不管今天的生活階段、經濟階段,應該可以跟著你一輩子。我很享受做這種東西。」
舟舟物物推出的三角凳採用台灣常見的白樺木跟不鏽鋼,以獨特的設計創造出價值感。將平凡做出價值,正是廖亨利追求的衝突感,就像他帶著莫莉突圍網紅圈走出高級時尚感:「跟我的創業人生一樣,我不想採用高大上的方式,我想的都是從街邊起家到底可以做成什麼?」
六組藝術家解讀的三角凳
這張三角凳成為這次展覽的原型,六位風格獨具的藝術家以此為創作起點,重新詮釋品牌核心的六種美學精神:浪漫、穩重、玩心、靜謐、幾何、自然。
陳曦《思緒》
陳曦受日本花道啟發,以植物解構出與空間共處的語言,讓三角凳成為安放情感的容器,溫柔卻不脆弱,深沉卻不張揚。藝術家想藉此表達,日式花道雖是平靜,但創作中的思緒其實很混亂,就是在抽絲剝繭中去理解為何有這個情緒,因而慢慢找到平靜。這樣的衝突情緒,廖亨利一直很感興趣。
Amamberber《Try Angle》
NewJeans多次配戴的台灣飾品品牌mEltEd potato設計師Amamberber與圖像創作者吳美琪聯手創作,以撞球桌為靈感的幾何作品。透過角度、陰影、開口構造,展現幾何不只是形體的精準,更是三方合作與流動構造之間的詩意。
廖亨利最初是在市集上認識兩人,很接地氣的地方,但他們的作品非常高級。又是一種衝突感。
Jing YOU《感性的視角》
畫家暨視覺藝術家Jing YOU的作品充滿強烈而細膩的情緒張力。她認為沒有理性主義,浪漫就不存在,理性形成規則,浪漫便是不想依循規則而產生,所以當廖亨利這個完美主義者規定了「邊角花紋都要對齊的理性的椅子」時,Jing想用她的浪漫包覆規則,讓浪漫長在理性上面,所以她設計的凳子沒有直線、沒有原先的花紋或對稱,只有浪漫之眼的人可以看到某處藏了一個月亮。
廖亨利認識Jing十年,看著她努力從時尚插畫家打進傳統藝廊,也收藏很多她的作品。
洪聖雄《砌殼椅》
視覺藝術家洪聖雄的作品打破功能與藝術間的界線,以雕塑語彙重新界定空間與物件的關係,讓三角凳成為雕塑的一部分,也成為空間敘事的主體。
洪聖雄有很多空間裝置作品,在樹林成立工作室後,就開始以一個蛋的空間出發,將這個生活隨手可得的空間加以轉化,開發了大模具,再透過手去創造折皺跟變化。讓蛋這個看起來很脆弱的東西,在面對折皺時也展現出對抗性。
Fluppyoozy《Bubble Gum》
透過角色Fluppyoozy呈現一種甜美中帶有衝突感的怪誕美學,將動畫與3D列印結合。藝術家表示,泡泡糖有兩個狀態,原是甜美的、彩色的、夢幻的,吃完後就剩下一坨沒有意義的聚合物,所以作品就是以柏油路上的泡泡糖來形容對比,藉此讓觀眾思考這些物件的意義和價值。
May《Trace》
台北嘉佩樂酒店御用台灣陶瓷藝術家、陶藝工作室Breathe的創辦人May,以她對「不完美」的接納打造出的作品,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做出椅子,中間有不同的意外跟風險,這個過程是觀眾可以帶走的,帶走某一個碎片、也帶走她在燒製凳子時累積的經驗。
做有文化的生意
舟舟物物的三角凳今年將報名德國的紅點大獎,當初便是創辦人Henry Amouriq歷時兩年才完成,背後融合了團隊對實用性、造型語彙與情感交流的三重思考,在這一場展覽中,更是與六組設計師的作品有了更多對話。
「我很享受這些跟錢無關的事。曾有一位前輩告訴我,台灣不缺更多的生意人,台灣缺的是有文化的生意人。」廖亨利說:「所以我希望做這樣一個家具品牌,讓年輕人有IKEA以外的選擇。」也透過這個展覽,讓更多年輕值得被看見的藝術家被看見。
最新文章
-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 一張三角凳與六件藝術作品的對話
2025/07/22 -
港片迷注意!杜琪峯親臨開幕、20部經典之作8、9月影視聽中心輪番上映
2025/07/22 -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