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民藝百年》特展一探柳宗悅等珍藏日常器物之美

2025/10/17 編輯|陳宜慧

如果你也正準備啟程京都,除了近期全新開幕的teamLab Biovortex Kyoto之外,做為日本現存公共美術館中最古老的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也值得一訪!適逢「民藝」一詞誕生100週年,即日起至12月7日登場的特展《民藝百年——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一次展出柳宗悅從日本各地收集的器物,以及芹澤銈介、棟方志功等與民藝運動相關的工藝家匠心之作,不只讓大眾再次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用品之美」,也讓器物控們有機會一次爬梳「民藝」與京都密不可分的淵源與關係。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一探新舊對比下的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成立於1933年的京都市立美術館為日本所有現有公共美術館中最古老的美術館,不只跨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是王冠風格建築的代表,亦為京都風景的重要一環。在2017年由建築師青木淳(Aoki Jun)與西澤徹夫重新改造設計,更名為京都市京瓷美術館,並於2020年重新開幕,並由青木淳擔任館長。

青木淳曾分享到,「沒有改動建築本身,它不會有變化。但是,看著這個建築,留在來訪過的人心裏的映像會隨時間而變化。建築就是要這樣,像多次曝光的照片重重壘叠一樣,編織出華麗的衣裳。」因此在新舊對比之間,美術館建築也像是一件座落於城市之中的展品,值得以步伐與眼光細細收藏。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建築外觀。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建築外觀。 攝影/Koroda Takeru

走進「民藝」一詞的誕生現場

從明治末期到大正,昭和時代,日本社會逐步邁向近代化。在這樣的歷史進程中,「民藝」為人們重新審視衣食住的概念提供了動力,其影響力不僅遍及京都,也擴展至日本全國乃至海外。適逢「民藝」一詞誕生100週年之際,美術館以特展《民藝百年——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再次梳理「民藝運動」的始末,讓大眾再此理解民藝運動所倡導的「無名性、簡潔性和單純之美」。

事實上,「民藝」的最初來自思想家柳宗悅。最初因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柳宗悅受災情影響,隔年便移居京都,並在此生活了近10年。也正因在京都生活柳宗悅及其友人開始在早市等市集上收集日常雜器,後來當柳宗悅與陶藝家河井寬次郎和濱田莊司在京進行「木食佛」雕像田調旅行之際,因彼此不斷深入討論的交流,最終於1925年提出了「民眾的工藝=民藝」這個概念,自此「民藝」一詞也應運而生。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從日常器物回望京都與民藝的百年對話

展覽以催生「民藝」一詞的「木食佛」雕像為引子,全面展示京都與民藝之間的關係。展覽囊括活躍於上加茂民藝協會團體的黑田辰秋和青田五良的佳作,以及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和伯納德・利奇為「民藝館」和「三國莊」定制的工藝品。

同時,還有柳宗悅等人從日本各地收集的器物,以及芹澤銈介,棟方志功等與民藝運動息息相關的工藝家的匠心之作。此外,展覽也透過京都民藝運動的推動者和支持者,如英文學者壽岳文章,京都茶果老鋪鍵善良房,祗園水煮牛肉店十二段家,以及推動民藝建築發展的上田恆次等的相關作品和文獻,借由多維度的展品,深入探討「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

從民藝運動創始人們所收藏的日常用品,如黑色鐵壺、帶有土色調的陶器,到一件件紮染和服,此次展覽將焦點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透過這些由地方默默無名的工匠手工製作的簡樸器物,讓更多人發現隱藏其中的美。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Koroda Takeru

《民藝百年 ——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

日期:即日起—— 2025年12月7日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主館南迴廊 1 樓

官網:https://kyotocity-kyocera.museum/tw/

最新文章

浮島光景10/17圓山登場!5件作品+11地景重讀圓山的城市記憶。圖|2025臺...

浮島光景10/17圓山登場!5件作品+11地景重讀圓山的城市記憶

2025/10/17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特展「民藝誕生100年 ─京都編織的日常之美」展場風景。 攝影/...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民藝百年》特展一探柳宗悅等珍藏日常器物之美

2025/10/17
平路出版第一本旅行文學。圖/賴小路攝影、時報出版提供

穿越冰與靈魂的鏡面──平路《南極.極南》,一場寫給自己的航行

2025/10/16
大英博物館x奇美博物館超級大展「埃及之王 」揭開法老不朽傳奇!10/20早鳥啟售...

必看大展!奇美博物館X大英博物館《埃及之王:法老》280件稀珍文物來台

2025/10/16
在拆房廢墟中澆水的主角徐凱。圖/新北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重塑「家」的核心價值 《房子》 、《浮巢》獨特視角映照不同面向

2025/10/16
玉成戲院錄音室《CINEMAPHONIC Live Sessions》本季 7 ...

從老戲院到音樂基地!玉成戲院錄音室打造台灣音樂現場影像檔案庫

2025/10/15
UNIQLO 合作日本藝術家雙人組magma 首度來台個展《Mixed Food...

magma《Mixed Foods》奇想會展出!日本藝術家雙人組以食物元素重組日常

2025/10/14
臟浩一的親友與讀者們,以影片和朗讀追憶故人。圖/林昶志攝影、提供

「量子糾纏.王浩一」文學追思會 知交故舊共憶這位浪漫 熱情又自律的作家

2025/10/14
星巴克苑裡門市!享受苗栗的稻田風光。圖|星巴克

星巴克苑裡門市!享受苗栗的稻田風光

2025/10/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