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倫敦男子日常
2016 起定居倫敦,熱衷於探索這座城市與英國的大小事物。以文字及鏡頭瞄準生活日常與街頭風光,期盼帶給大家有別於傳統印象的英倫景色。臉書、Instagram 帳號:@london.nanzhi。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被國家背叛的二戰英雄,艾倫圖靈登上50英鎊新鈔
假日又重看了一次《模仿遊戲》這部經典,我想身為同志,不管看幾次都會澎湃激昂不已,世界如此不公,把一個聰穎絕頂且殲滅納粹的蓋世英雄打入地獄,就因為他的性向。事隔超過半世紀後,2009 年英國前首相 Gordon Brown 向艾倫·圖靈 (Alan Turing) 道歉,承認政府對他「虧欠了太多太多」。2021 年,這位人工智慧之父登上全新改版的 50 英鎊紙鈔,而最近以他為故事的 80 年代舞臺劇《Breaking The Code》重新公演,圖靈絕對是英國近代值得被紀念的一位人物。...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在英國職場,工作彈性帶給員工正面動能
這幾年在英國工作,「彈性」是我最大的體悟,而這份可伸可縮的工作態度,在疫情期間更是來到了最大限度,算是病疫災難下的確幸,也迫使過去偏向保守的企業開始願意提供各種可能性,更加體恤員工的身心靈。 ...

【寫字的人】四年、超過2000則實體「發文」!倫敦地鐵的動人文字,來自兩位員工
宛如英國神秘塗鴉客 Banksy 的翻版,倫敦地鐵局有兩位員工,從 2017 年開始在自己執勤的北格林威治站的告示牌上揮筆創作,戴上面具、拿起麥克筆,一字一句寫下工整筆跡,字裡行間蘊含著屬於他們的英式...

【藝術旅行】是藝術裝置,也是繁忙都市裡的停靠站:2021倫敦設計節現場直擊
倫敦設計節邁入第19年,今年首度在倫敦東南邊格林威治區 (Greenwich) 設立全新展區,另外依照慣例在倫敦其他各區都有精彩可期的裝置藝術、講座、展覽、快閃活動等等。藝術腹地不斷蔓延,設計節不單單...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返回老英國時光:迷人的後車廂二手市集 car boot sale
很喜歡英國人惜愛二手的精神,大街上經常可見的慈善二手店、各地林立的古物市集、還有讓人彷彿走入七八零年代的後車廂跳蚤大集會:car boot sale。 後車廂市集,顧名思義就是賣家把家裡不需要的...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在榮恩・衛斯理夢想開的冰淇淋車,買一種英式夏日氣息
幾年前不知道從哪裡讀到了一篇版面小到不行的新聞,飾演榮恩的演員魯伯特・葛林特小時候立志要開冰淇淋車,於是在2010年拍攝《死神的聖物》的最後一天,租了一台 Mr Whippy 直接開到拍片現場,與劇組...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倫敦都市傳說之一:另類英式老派,那萬年不洗的地鐵座椅布
倫敦的都市傳說之一,就是那從來沒洗過的地鐵座椅。 我有個朋友很相信這個傳聞,因此不管多長的通勤時間,她堅決不坐下。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英國《資訊自由法》規定,人民向政府提出的任何問題,政府都依法...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怪獸與他們的文字林:東倫敦奇幻糖果店的創意寫作計畫
東倫敦有這麼一間爲「怪獸」服務的店:酥烤骨頭塊、夜晚汗水、不安之感、全面恐慌、殭屍薄荷糖、衝擊耳垢、內臟果醬、人魚之耳,狹窄瘦長的店鋪堆滿了品名奇異的糖果零嘴和有趣文具,只有4坪不到的空間卻塞滿了一個偌大萬千的世界。...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居家防疫不慌亂,我在倫敦Work From Home的8個生活經驗
台灣在過去一年的防疫表現是世界有目共睹,依照先前許多國家人民面對疫情的經驗,這時候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和謹慎冷靜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接下來的日子,住在台灣的朋友,可能要開始學習與病毒共生了,這也是我們這些住在疫情重災區的人,過去這段時間所經歷與調適的,以下幾點生活經驗提供給台灣的讀者參考。...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在美術館逛超市!倫敦設計博物館策劃封城限定《Supermarket》快閃展
很佩服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想到這個妙招,讓長達半年沒有實際觸摸「藝術」的倫敦人們,能一邊買菜、一邊看展。...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有一種紅叫做「英國紅」:它們是倫敦另一道讓人著迷的街景
有一種紅叫做英國紅。它在Pantone色票裡叫做485C,在生活中被轉譯爲全世界觀光客所寵愛的國旗米字、老派電話亭、英國皇家郵政、倫敦雙層巴士,以及地鐵標誌的圓環。...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19世紀煤氣罐的華麗變身記:灰色圓柱外觀、設有空中花園的高級住宅聚落
這些煤氣罐誕生於維多利亞時期,它們溫暖了無數英國家庭長達兩個世紀,但在1965年北海天然氣發現後逐漸失去功用。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煤氣罐 Gasholder No 1 就在南倫敦 Kennington,已被列爲二級古蹟。而英國後來陸陸續續拆除約 2,000 座煤氣罐,以致僅存煤氣罐成爲開發商用以結合工業風與奢豪感的最佳模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