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影視圈最愛將兩類真人真事影視化,一種是勵志的人物成長史、另一種是悲慘真實事件的復刻。今年引爆討論潮的作品有「酷寒戰士」賽巴斯汀·史坦飾演川普而入圍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的「狂人法則」,勉強屬於前者但好萊塢太討厭川普,其實電影不算勵志,諷刺美國總統過往崛起方式的黑歷史才是核心;來自香港的「爸爸」改編香港驚人的弒母殺妹社會案件,演員劉青雲、谷祖琳和演兒子的「小許光漢」蘇文濤都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奪獎。至於今年的台灣,就屬「我們六個」最受熱議,但劇集所翻拍的「李月桂案」故事,本身是個悲慘卻勵志的事件複合體。
馬志翔、天心飾演中產夫婦,育有六個兒女,故事原型是丈夫外遇後,小三先以熱水燙死原配、多年後又以電鍋砸死男人。事件本身太過驚悚。但既然是大愛劇,便不會拍得太過嗜血聳動。戲裡幾乎避開了所有可以讓妝造特化大作文章的畫面,轉而將鏡頭拍往當事者家人在面對慘劇時刻的表情演繹。演員的演技於是變得至關重要。
夾在其中、裡外不是人的孩子生父林達生(馬志翔飾)面對一切總是優柔矛盾、充滿歉意又狼狽地緊抓住父親威嚴姿態令人玩味,充滿想當好人卻終究無能與無力的人性複雜度。結局他向女兒歉笑道別的轉身背影,成為台灣子女看待普世失能父親時,所能給出的最後溫柔視線與善良註解。
天心則是將母親形象演得純粹。馬志翔與天心,一個是造成妻離子散的渣父、一個是委曲求全仍沒好下場的盲母,演員本身價值觀與角色之間都有著最遙遠的距離,要與真實人物狀態縫合在一起,著實不易。但他們仍將愛與痛感毫無稀釋地詮釋出足夠的說服力,才讓整部故事背景有了支撐性。
承擔最多的,畢竟還是活下來的人。而在這般不堪的破碎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們,竟各個都爭氣地成為了善良且有用的大人。全集交代了六個孩子兒時的辛苦、長大後的振作過程,12集的篇幅委實緊湊。尤其劇中飾演大姐、大哥的游珈瑄與潘親御故事線,滿滿的戲劇性與成長勵志力。
休學、拼命打工也扛不動六孩生計的大姐一度崩潰,外人一句「你只是大姐,不是媽媽」所救贖的不只是戲裡大姐也是戲外所有的台灣家庭大姐;而接演大哥成人版的涂善存,為家庭風暴收尾的堅穩氣質,則成了全劇六姊弟感受到家的存在定心丸。
真實故事翻拍成影視作品的魅力,在於創作者加入的觀點,能更有效觸動觀眾反思同理而不再只是停留在看戲層級;真人真事本身也是人設劇本最強的建築根基,台灣不乏好演員,需要的是要有好戲可以讓他們發揮。
最新文章
-
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2025/08/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合時宜的迷戀
2025/08/28 -
雀雀/《書卷一夢》、《錦月如歌》逆天改命戲中戲 打中觀眾的心
2025/08/23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北歐人與自然相處的哲學
2025/08/19 -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