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王心偉專欄】台灣時裝,與台北時裝週(下)

2020-10-20 00:09 王心偉

〈台灣時裝,與台北時裝週(上)〉一文中,我們談了時裝週的意義,以及國際時裝週現況。鏡頭轉回國內,我們接著要提問:台灣需要時裝週嗎?或許,還應該先問更高一層次的問題:舉辦時裝週,圖的是什麼?

在分享個人看法前,我想先簡單描繪目前時裝、設計師品牌以及男裝成衣市場概況,供讀者參考我的視角。

首先,台灣並不以「服裝文化」聞名。除了鄰近的中港、日韓,鮮有海外服飾代理或經銷商特地來台挖掘在地品牌。相對於歐美及日本展會,台灣選貨店可能會特別參加佛羅倫斯的 PITTI、東京的 JUMBLE SHOW 等去發掘還未被引進國內的優秀品牌,因為該地充沛的服裝底蘊是令人嚮往的、而且具有十足商業價值。

對外並不以服裝聞名,對內,本土服裝品牌也尚未得到臺灣消費者普遍的認同。

圖/台北時裝週 Taipei Fashion Week
圖/台北時裝週 Taipei Fashion Week

台灣的服裝文化是什麼?

多數讀者應該都知道,台灣曾經是成衣代工大國,若你手上還保留有 80、90 年代的 POLO RALPH LARUEN、TOMMY HILFIGER 等美國大眾品牌衣物,許多都是 MADE IN TAIWAN,更不用講早期高品質的 NIKE 球鞋,到現在還被全世界的球鞋玩家珍藏、懷念。而到了今日,台灣的科技布料產業在全球也有一席之地,許多國際運動品牌均採用台灣廠商出品的機能紗線製做吸濕排汗快乾的衣物產品。

但只有代工、只有原料資源,尚不足以成就服裝文化。

也正因為過去的代工思維,以勞力、技術賺取微薄毛利成為主流價值,台灣沒有歷史悠久的指標性服裝品牌。我們曾輸出品質精良的產品,支持國外品牌成長,但並沒有花費心力培養屬於台灣的品牌時裝。

直到近年,台灣的設計能量開始湧現,雖然尚未成為主流,但也吸引到小眾族群把目光重新投向國內。台灣品牌不再是買不起日本歐美的替代品,設計、工藝、品質都足以說服消費者,惟品牌形象,仍需要靠時間堆疊,累積出口碑。

本屆台北時裝週除了走秀,也有靜態展示,並且還有複合品牌的主題展示,內容均在水準之上,品牌與主辦單位非常用心,也將豐沛的設計能量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台灣的時裝週參觀者是誰?

這一次的時裝週,因為全球肺炎疫情,主辦單位安排了視訊直播,將走秀、以及設計師介紹作品的畫面推送至各國採購人員,這也是今年國際多數時裝展會的做法;而對國內,則更像是一場 B2C 展演,也像是服裝從業人員的同樂會,所有感興趣的人皆可到場參觀,近距離與設計師交流、欣賞未上市的新作。

若從「商展」的角度來看,本次台北時裝週的成果可能會是個問號,但我更傾向用「品牌行銷」的角度來看,對象正是台灣的時裝消費者,而效果我給予很正面的評價。

近年台灣已養成看展文化,各種主題展覽一檔接一檔在台北華山、松菸等文創園區連番登場,策展團隊也成為文創產業顯學,無論是原創主題,或是國外授權移植展出,只要策劃得當,往往場場爆滿,大眾對於「出門看展」已不感到陌生。而這個時間點,台北時裝週以更像是 B2C 的展覽形式舉辦,可以讓客群量體更大,對於品牌的推廣確實有實質助益。

認識進而支持本地服裝品牌

品牌本身也夠爭氣,從服裝本質的設計可看性、用料/做工講究、到展出的執行度,每一組卯足全力的團隊,都讓我感動不已,而這樣的心意,也一定能夠傳遞給所有前來參與的觀眾。

好,那我們再問自己一次:台灣需要時裝週嗎?舉辦時裝週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最大的用意,就是「讓台灣人認識正用心經營的本地品牌」,惟有自己國內市場支持,設計師與品牌才能夠成長茁壯;當「時裝」在台灣內化成為一種文化時,品牌進軍國際時更能驕傲地說出自己來自台灣,而屆時,台灣的時裝文化也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服飾經銷商來台採購國內品牌的設計作品。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黑暗榮耀》劇照,圖為宋慧喬演的「文同珢」。 圖/Netflix提供

雀雀/「黑暗榮耀2」劇本卓越 以韓劇必勝公式征服世界

2023/03/18
矢延憲司作品「SHIP’S CAT」。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家李清志/矢延憲司的船貓:在末日的未來,毛小孩帶給倖存人類的療癒

2023/03/17
《媽的多重宇宙》寫下多個影史紀錄,橫掃奧斯卡7項大獎。 圖/路透社

地下電影/2023第95屆奧斯卡的啟示:《媽的多重宇宙》航向新時代,影藝學院擁抱的「破格」、「創新」與「顛覆」

2023/03/14
Thukral & Tagra是具有深厚廣告經驗背景的藝術家,這件作品名叫Kin...

藝術收藏家姚謙/關於這時刻聽他們談著性 藝術家Thukral & Tagra 感受生動寫照之創作力

2023/03/14
「媽的多重宇宙」奧斯卡大獲全勝。圖/美聯社

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的本質:「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人氣才是關鍵

2023/03/13
「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台灣版找回昔日配音主角,引起話...

雀雀/「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一場等了26年的經典籃球賽

2023/03/11
近年,因法菜整體發展的趨於成熟,主菜不再是牛排獨大,其餘肉材終於也能漸領一席之地...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偶爾不想吃牛排

2023/03/10
全道嬿(左)在「浪漫速成班」飾演小菜店老闆娘,與鄭敬淏有不少浪漫對戲。圖/Net...

芮塔/鄭敬淏、全道嬿「浪漫速成班」:愛情喜劇背後探討扭曲教育 大膽轉換懸疑推理畫風

2023/03/04
「親密」在各大影展佳評如潮。圖/摘自IMDb

影評人馬欣/ 「親密」:成長是被格放的現實 有如將鯨魚被放進魚缸的諷刺與醒悟

2023/02/27
Fine dining的持續發展,關鍵或繫在資本與文化資本上。圖/Ying C....

陳穎Ying C. /去吃Fine dining就是助長剝削?資本與文化資本,續談未來精緻餐飲發展

2023/02/27
《悲情城市》典藏版黑白「出征款」「遙望款」海報。圖|牽猴子提供

悲情城市4K數位重映:33週年溫故知新你必須看過的侯孝賢台灣影史經典

2023/02/25
模擬浮世繪藝術家歌川國芳長卷畫作中的一隻偷書貓。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隻偷書貓:小雕塑作品 窺見藝術的意義

2023/02/20
告五人全新創作專輯「帶你飛」。圖/相信音樂提供

樂評人袁永興/ 告五人「帶你飛」:旋律性、音樂性、傳唱度 攀上新高代表作

2023/02/20
圖/東昊

地下電影/談《日麗》的「背面」與不理解,那是記憶深處的共感經驗

2023/02/18
目前已收藏四套《灌籃高手》的筆者,照片中為《灌籃高手完全版》10周年紀念版。 圖...

我們為什麼愛《灌籃高手》?反映真實、分鏡精湛,創造漫畫裡平凡而魔幻的時刻

2023/02/18
宋慧喬「黑暗榮耀」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復仇劇「黑暗榮耀」:宋慧喬覓得絕佳戲路 撐出自成一格的美學高度

2023/02/18
露酪豆腐乳質地細緻,口感綿細。圖╱露酪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露酪」:人情凝聚成風味

2023/02/17
「日麗」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圖/摘自IMDb

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入圍「日麗」:父女生活瑣事拉成綿長又深情的呼應,溫柔細緻盡在不言中

2023/02/1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