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一種壯遊】青春壯遊去音樂祭,年歲稍長前進K2山腳

2020/11/03 陳德政

Reading Festival的會場,世紀末還不風行出國看音樂祭,我在現場遇到很少東方面孔。 圖/陳德政提供
Reading Festival的會場,世紀末還不風行出國看音樂祭,我在現場遇到很少東方面孔。 圖/陳德政提供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的是哪裡,就很難迷路。」──吉姆・賈木許

我很喜歡的美國獨立導演吉姆・賈木許,在某個場合說過上述這句話,原文讀起來更有滋味:「It's hard to get lost when you don't know where you're going.」

賈木許電影中的主角,時常處在一種「尋找什麼」的狀態中,他們時時旅行著,即使不是從A點移動到B點的帶著身體感的旅行,也是某種類似心靈衝浪的自我刷新過程。《神秘列車》裡,一對年輕的日本情侶大老遠飛到美國,搭著慢吞吞的火車來到「鄉下」曼非斯,要尋找貓王的原鄉。《愛情,不用尋找》述說一個中年男子(比爾・莫瑞!)重新上路,尋訪前女友們的故事。

1999年英國Reading Festival,我當年是個穿Converse帆布鞋、Levi’s 501牛仔褲的搖滾青年,在草原上露營。 圖/陳德政提供
1999年英國Reading Festival,我當年是個穿Converse帆布鞋、Levi’s 501牛仔褲的搖滾青年,在草原上露營。 圖/陳德政提供

這些角色都因某種衝動而離開原居地,想尋訪的往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不是一處實體的地點。他們的「出走」與其說是確知自己「想去哪裡」的行動結果,其實更接近於不知自己「能去哪裡」乾脆就先去那裡的逃跑舉動。

從橫濱到曼非斯,迢遙的距離構成地理上的壯遊條件。比爾・莫瑞到處敲舊情人的門,途中悲喜交集,也織成心靈上的壯遊景觀。但你若有機會潛入到電影中,和角色們說上幾句話,他們都不會認為自己正在進行一場壯遊。他們不過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因此也迷不了路,如此而已。

Elastica樂團演出結束跑回後台,那是一座室內舞台,我擠在中間,用底片相機拍著照,是還沒有iPhone的年代。 圖/陳德政提供
Elastica樂團演出結束跑回後台,那是一座室內舞台,我擠在中間,用底片相機拍著照,是還沒有iPhone的年代。 圖/陳德政提供

壯遊,應該是後設的,而不該是前提。如果出發前就把一場旅行想成一場壯遊,多半會在途中失望,失望於遇上的人不如「想像中」精彩瘋狂,撞見的景不似「想像中」多了不起,旅行的情節不比「想像中」更貼近公路電影。

也許只有回望的時候,稍稍可以說,啊,那好像是一場壯遊呢!因為它確實發生過了,且上路之前對它並沒有任何預期,只是聽從心底那個清亮的聲音隨它而去,無法確知自己將在途中找到什麼。正是這種不明白與不確定,讓人就算迷路了也不至於走得太偏遠,終究回得了家。

K2基地營日夜溫差可達攝氏50度,彷彿一天經歷了四季。 圖/陳德政提供
K2基地營日夜溫差可達攝氏50度,彷彿一天經歷了四季。 圖/陳德政提供

我人生中兩場稱得上壯遊的旅行,恰好發生在20歲與40歲這兩年,猶如地層裡區分不同地質年代的化石線,是這樣清楚地把一個人的生命切成不同的時期、階段,並賦予不同的意義。

1999年,我在升大三的暑假背著帳篷與睡袋,到英國參加搖滾音樂祭。那是一次沒有旅伴的旅行,我獨自在異鄉的草原上露營,站在舞台前看到好多青春期深深著迷的樂團,我和西洋青年文化緊緊相擁。

生活了一個月的基地帳,圖中為我的夥伴張元植(左一)與呂忠翰(右一),背景是2019年K2 Project募資計畫的旗幟。 圖/陳德政提供
生活了一個月的基地帳,圖中為我的夥伴張元植(左一)與呂忠翰(右一),背景是2019年K2 Project募資計畫的旗幟。 圖/陳德政提供

2019年,相較於那個勇敢去追搖滾夢的青年,我已多活了一倍的人生。原本計畫回倫敦踩踩20年前走過的路,考考上個世紀的記憶。但生命總有它要去的地方,有它分派給你的任務,因為奇妙的機緣,我加入一支僅有三人的K2台灣遠征隊,是隊上的報導者。我在海拔5,000m的基地營駐紮了一個月,每天用很近的距離仰望世界第二高峰K2,矗立在山谷的盡頭。呼吸著稀薄的空氣,我偶爾也會問自己,是如何從一個搖滾青年來到如此孤絕的高海拔地帶?

再過20年,60歲的我是否會進行一場屬於老年的壯遊呢?該問的或許是,20年後的世界,我們熟知的「旅行」這件事,是否依然存在著。

從最後一座有人的村落走向K2基地營,得花七日,這是經過冰河匯流口協和廣場後的一片雪原,海拔已過4,600m。 圖/陳德政提供
從最後一座有人的村落走向K2基地營,得花七日,這是經過冰河匯流口協和廣場後的一片雪原,海拔已過4,600m。 圖/陳德政提供

壯遊

【一種壯遊】三次造訪冰島,深刻體驗沒有任何事可以超越自然

【一種壯遊】三次造訪冰島,深刻體驗沒有任何事可以超越自然

2020/11/03
【一種壯遊】旅行作家船橋彰/過去五年緊緊抱著泰國,現在打包回家

【一種壯遊】旅行作家船橋彰/過去五年緊緊抱著泰國,現在打包回家

2020/11/02
【一種壯遊】背包客張瑞夫/旅行讓人離家好遠,離自己更近

【一種壯遊】背包客張瑞夫/旅行讓人離家好遠,離自己更近

2020/11/04

最新文章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