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壯遊】背包客張瑞夫/旅行讓人離家好遠,離自己更近
2020-11-04 14:05 張瑞夫
第幾回在陌生的房裡醒來?認真計算次數已不太重要,長途旅行一旦跨越某個長度,日復一日的作息便失去計算價值。我騎著單車,在印度進行一趟終途不明的南北縱貫,小齒輪牽動大齒輪,一圈又一圈向前,回首已經過三千餘里。
第三度長途旅行,每回都以「月」為單位,任性揮霍交易來的大把時光。心底預設的流浪太煽情,設計過的冒險說穿了很魯莽;一路使用過盛的精力自我辯證,才發現到頭來白忙一場,以為逃得夠遠,事實卻是離自己越來越近。
背負的包袱卸得差不多了,感覺到過往被層層剝除,產出一個適性而生的人格。我變得邋遢不修邊幅,吃喝不太講究,隨處席地而坐,有樣學樣地故作嬉皮,節儉成癖。平時高漲的物質慾望收斂地不知去向,旅行時難得簡樸,只要房間樸素清潔,有張像樣的床,其他什麼硬體倒無所謂,反正行囊攤開沒幾件家當。這臨時的窩越不像家越好,太舒適將使人耽溺,悖離遠行的初衷。
旅行是生活在他處的技能表現,如同任何換新環境的植物自然懂得向光。這裡的一分鐘等於那裡的60秒,時間並沒有換個空間而失去準則。我在安穩的日子裡時常心嚮異鄉,思念效期短暫的脫胎換骨,渴望無人熟識的自由自在。反覆眷戀旅行是後天造的業;被旅行之神選中了,就注定一輩子在路上。
最新文章
藝術收藏家姚謙/煙雨對照人心「暮雲麥樹」:看不清楚遠方,亦不能亂了自己行腳
2022/06/28影評人馬欣/《尋人啟弒》:被「社會」遺忘的人們 繁華幻象中令人刺痛的底層現實
2022/06/26飲食作家葉怡蘭/自由不羈、熱鬧多端:一路進化的「台味義大利麵」
2022/06/24地下電影/《嬰兒轉運站》:偷窺之後的真實,是枝裕和的不法之徒揭示了「家庭」意象
2022/06/23美食作家陳慶華/絕妙的饗宴:台北米其林指南的最大遺珠 非「他」莫屬
2022/06/23陳穎Ying C. /有了3D印表機之後,我們還需要甜點師嗎?
2022/06/21樂評人王祖壽/學生樂團登大人的蛻變與衝撞:你喜歡怎樣的「理想混蛋」
2022/06/20影評心中的潛力新演員:地下電影X方郁婷、李沐
2022/06/20影評心中的潛力新演員:重點就在括號裡X郭文頤、王渝屏
2022/06/20影評心中的潛力新演員:一頁華爾滋X朱軒洋、陳姸霏
2022/06/20雀雀/百無禁忌《良辰吉時》:串流擁抱各類作品 打開台灣影劇的可能性
2022/06/18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觀看基隆的方式:「水路」服務更浪漫
2022/06/17旅日作家張維中/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等待某種奇蹟的場域
2022/06/14影評人塗翔文/電影「必勝球探」:「節制」風格卻熱血感動 用影像傳達對籃球的滿懷熱愛
2022/06/12雀雀/《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不只是喜劇,也是拍給台灣醫護的一封情書
2022/06/11創意人李擴╱元宇宙裡的市集 虛擬新消費時代商機無限
2022/06/10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內的水族館:安靜深呼吸,欣賞有如異星宇宙的蔚藍世界
2022/06/03陳穎Ying C./出國念廚藝學校就能一舉圓夢嗎?釐清「真實目標」再決定
2022/05/3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