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遊不是吃逛採買,是深刻認識世界的人生功課
多數觀察者都同意,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旅行──啟程去認識世界,開始於16世紀的歐洲一種名為歐陸壯遊(grand tour)的旅行方式。
歐陸壯遊的明確目標和現代旅行的自我精進目標極為接近。重點是藉由造訪所謂的「文明搖籃」,也就是知名古跡所在地──希臘、土耳其(特洛伊古城)和羅馬,以及親眼目睹文藝復興的傑作,來完成一個人的正規教育(著重於古典文學)。對一個擁有財力和野心的年輕男子(在19世紀前,旅遊主要是一種男性世界的現象)而言,歐陸壯遊是邁向權勢之路的必填選項。
鐵路的興起讓旅行產生重大變革,而且主要多虧了英國商人湯瑪斯・庫克的努力,很快便讓它擴及勞工階層。前面提過,庫克於1841年夏天為一群戒酒協會成員組織了他的第一個從羅浮堡到萊斯特之間的15哩行程的火車旅行團。當天場面十分盛大:一支銅管樂團在火車站演奏,好奇觀眾的人數幾乎和旅行者一樣多。一年後庫克組了他的第一個前往蘇格蘭的旅行團。到了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期間,他已經定期安排他的同胞出國到歐陸旅行了。
歐陸壯遊和湯瑪斯・庫克是旅行邁入現代化的漫長旅程的最後兩步,而從庫克的立場來看則是旅行轉型為觀光的第一步。壯遊的遊客是第一批能讓我們現代人彷彿看見旅行中的自己的旅人。的確,換作是我們,說不定也會站上羅浮堡的月台,當然,不是為了參加戒酒會議,而是急著去見識廣闊的世界,充實我們的人格。
本文摘自《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作者:克雷格.史托迪、譯者:王瑞徽,時報出版
壯遊
最新文章
-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