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策展人梁浩軒/你青春裡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來過了嗎?

2021-02-23 01:15 梁浩軒

《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汐止搭起片場,重現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 圖/公視提供
《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汐止搭起片場,重現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 圖/公視提供

天橋上的魔術師》開播那一天,我快速洗完澡,頭髮都還沒吹,T-shirt 邊跑邊穿衝下樓,抓起遙控器,轉到公視,趕上第一秒開演時刻。我想應該有好幾年沒有這麼期待過一部戲,像小時候追《浴火鳳凰》,每天等在電視前面看「潘迎紫」要跟我說什麼。

去年《天橋上的魔術師》戲劇開拍,在汐止搭起片場,重現1980年代「中華商場」當時的榮景,美術組花了超過半年、一磚一瓦,幾乎還原100%的中華商場。我有幸透過製作公司邀約,實地參訪了片場,親眼看見搭建的中華商場樣貌。

我不是台北人,對於中華商場的印象極為薄弱,但是透過場景還原,穿梭在片場中,彷彿也真的置身於1980年代的台北,火車站旁的一攤攤商家、藍白的帆布半遮住攤家面貌,汐止片場的風沙,大概就像是當時商場旁的風沙一樣大。轉個身,走上樓,小說裡「九十九樓」的廁所就在眼前,再往上走,便是「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小屋子了。

《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汐止搭起片場,重現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圖/梁浩軒提供
《天橋上的魔術師》在汐止搭起片場,重現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圖/梁浩軒提供

本來要規畫一場大型體驗型策展在片場中,讓觀眾可以隨意穿梭片場,與吳明益原作世界中的人事物交流,無奈一場疫情打亂節奏,片場在防疫政策下,必須限時拆除,於是策展計畫也就不了了之。

開演時刻。我放下手機,坐在電視前,盯著劇情裡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店鋪空間。看得入戲,搞不清是一年前的場勘印象太深、還是對於小說太過著迷,我又再次進入了「吳明益」的天橋。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一個完整的計畫,從片場拍攝開始的宣傳、導演與演員曝光、小說文本、小說漫畫出版、VR體驗、Netflix上檔時間搭配……一連串的策畫,劇未上,樓梯就響個不停。想策畫一個有影響力的IP,不能只是憑空捏造一個卡通角色,或者人物故事而已,其中有件非常關鍵的因素:個人情感。比如藝術家蔡國強在紀錄片《天梯》裡的作品,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福建泉州惠嶼島,燃起「天梯」,在微亮的清晨於天空中向上蔓延,一種地與天的牽繫,與家人關係的思念。

我也常在分享會上,以一句話作為最後結尾:「用自己的生命,說一個故事,策一個展。」當科技愈快、世界愈平,唯有一件事情無法被超越,那就是你自己的生命故事。

「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劇裡有段這樣的對話。從吳明益到蔡國強,每個創作者都能在自己的作品裡投射出自我,不管是交代自己的人生,或者彌補某種關係;若之於吳明益是中華商場的天橋、之於蔡國強老師是泉州惠嶼島的天梯,那麼在我的青春記憶,也許就是彰化八卦山的、台中科博館……場景會拆除、記憶會消散、人會離開,生命故事的刻痕卻不曾淡去、只會累積,那是深深影響每一位創作者與創作存在,最重要的養分。

1978年的台北中華商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1978年的台北中華商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推薦閱讀

策展人梁浩軒/「文化」讓 New Design 成為了 Good Design

最新文章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