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專欄】台菜餐廳的功力怎麼看?點一盤白斬雞,作為指標
2021-04-20 14:47
徐仲
每到台菜餐廳,我總喜歡點盤白斬雞,道菜能判斷主廚對於選材和烹煮的功力,屬於當之無愧的指標性菜餚。
不否認內心對於白斬雞的選材早有定見,首先要選台灣土雞,判斷方式是雞隻腳色,因為民俗祭典中,雞隻腳色不能為白色,恰好多數台灣土雞的雞腳皆為黑色,而肉雞或近年進口的國外雞種,雞腳色則多為白或黃色。除此之外,若能強調雞齡百天以上則加分,能夠講究公雞者則為心頭好。
我曾以探針測試最美好的雞肉溫度,雞胸是66℃,雞腿則是71℃。於是所以,考驗主廚烹煮全雞的控溫手段,可以參考兩點,一是看骨頭的切口是否帶著微微紅色,二是觀察雞皮與肉的中間是否有豐厚膠凍。這就是控溫是否完美的指標。
若選雞烹雞皆完美,那就祈禱同桌長輩道不相謀,別挑走自個兒喜歡的部位,畢竟起筷有先後,輩分不能亂。若同桌皆是平輩,那挑部位這檔事有如江湖,人情自在翻覆間,多數人喜歡挑選雞腿或雞翅,少部分人會挑雞胸,而我個人喜歡雞背。這部分通常埋在盤子的最下方,讓我可以待眾人夾食後,再優雅的起筷落盤。喜歡雞背,因為這塊肉的皮脂與肉量的比例恰巧,骨旁的肉本就鮮美,且份量不多,搭配略厚的皮脂,甘鮮潤口,甜美極了。
所謂厚韻自在簡單處,能做好白斬雞的餐館,其他菜餚通常不差。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