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靜物觀:莫蘭迪 以靜物創造世界、人生
繼續與大家分享我的靜物繪畫收藏,如果二十世紀的藝術家裡面挑出一位以繪畫靜物出名者;準確的說:能把靜物繪畫得說服人的藝術家,我想莫蘭迪(Giorgio Morandi)一定是較多人異口同聲同意的,這個世紀最偉大的靜物畫家吧!
他幾乎一輩子在繪畫,絕對大部分畫靜物,而且重複畫著家中櫃子上的那幾支瓶、罐、碗,不同排列組合的畫著,而且每張畫都畫了許久才罷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在有限的選題、有限的空間、有限的色域和有限的生命;他用一大半生與外面的世界和當下的世俗審美隔離後,以純粹、獨立思考去解讀精神世界的一位執行者;終身未婚,甚至連離開自己房門的機會都很少。因此他的姊妹們也終身未嫁,伺候這位不問世事的手足。
許多研究莫蘭迪的人們,在他一生僅幾百張的作品裡:結構、色感與水平線的微差異,所造就的靜物世界是如此豐富、耐讀。許多繪畫創作者、美術研究者,幾乎都可以在莫蘭迪的畫作裡,經過重複閱讀而讀到在其它世代和其他藝術家畫作中,所不能閱讀到的美術與哲學多層次的況味,特別是靜物繪畫之閱讀,西方哲學就是一種自我與世界對照的練習,與東方《 禮記‧大學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有了些許通。
而莫蘭迪有節制的用色所生的色感,一直在設計與時尚上被列為高端與低調的標準線,稱之莫蘭迪色系。我運氣好,早年已經在一次拍賣的冷門日場角落裡,以較低的價錢收藏了一張他的靜物;當然慕其名是其中原因;記憶中雖然早知其名,但是我對莫蘭迪產生興趣應該已近中年,之前同事在她辦公桌前放了莫蘭迪的月曆,就這麼看了一年之後,莫名地開始對他產生興趣,才開始大量蒐集與他相關的書,尋找許多美術館收藏展覽,去親眼觀賞原作。
終於,在接近50歲時收藏到一張他的作品,這是他三十年代的作品,與晚年色彩較豐富不同,更樸素偏土地色,而在更低彩度的畫作當中,並排的兩個白杯及兩張對望的白碗。幾乎在他的創作裡,容器沒有擺正的畫作不多;對望的兩支碗,似乎比端正地擺放多了一種動態的不安定,這與我大量閱讀的莫蘭迪畫作的穩定安靜有點不同,可能也對照了當時我的心態。
這張作品自從收藏後就一直擺在我的臥房,與常玉的小花並放。的確,「觀物致知」這樣的東方哲學也許是穿鑿附會、也許有些牽強,但我總覺得,在莫蘭迪那麼純粹的人生與世界裡有著相對應的解釋。靜物常常是藝術家藉以抒情的渠道,而莫蘭迪不僅於此,他甚至以靜物創造出了一個世界、整個人生。此時疫情所致的隔離時光,我讀來是另一種感想。
最新文章
樂評人左光平/你怎麼想像現在的金曲獎:「為什麼金曲獎都有這麼多不認識的人?」隱含了音樂選擇方式的推進
2022/07/0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守護香草的天然芬芳:退休人生的香草味
2022/07/01藝術收藏家姚謙/煙雨對照人心「暮雲麥樹」:看不清楚遠方,亦不能亂了自己行腳
2022/06/28影評人馬欣/《尋人啟弒》:被「社會」遺忘的人們 繁華幻象中令人刺痛的底層現實
2022/06/26飲食作家葉怡蘭/自由不羈、熱鬧多端:一路進化的「台味義大利麵」
2022/06/24地下電影/《嬰兒轉運站》:偷窺之後的真實,是枝裕和的不法之徒揭示了「家庭」意象
2022/06/23美食作家陳慶華/絕妙的饗宴:台北米其林指南的最大遺珠 非「他」莫屬
2022/06/23陳穎Ying C. /有了3D印表機之後,我們還需要甜點師嗎?
2022/06/21樂評人王祖壽/學生樂團登大人的蛻變與衝撞:你喜歡怎樣的「理想混蛋」
2022/06/20影評心中的潛力新演員:地下電影X方郁婷、李沐
2022/06/20影評心中的潛力新演員:重點就在括號裡X郭文頤、王渝屏
2022/06/20影評心中的潛力新演員:一頁華爾滋X朱軒洋、陳姸霏
2022/06/20雀雀/百無禁忌《良辰吉時》:串流擁抱各類作品 打開台灣影劇的可能性
2022/06/18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觀看基隆的方式:「水路」服務更浪漫
2022/06/17旅日作家張維中/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等待某種奇蹟的場域
2022/06/14影評人塗翔文/電影「必勝球探」:「節制」風格卻熱血感動 用影像傳達對籃球的滿懷熱愛
2022/06/12雀雀/《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不只是喜劇,也是拍給台灣醫護的一封情書
2022/06/11創意人李擴╱元宇宙裡的市集 虛擬新消費時代商機無限
2022/06/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