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惡與毒讓萬華變得更強,作家林立青談眼中的「大地之母」:萬華

2021-07-06 17:15 江佩君

林立青形容萬華就像是「大地之母」,包容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圖...
林立青形容萬華就像是「大地之母」,包容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圖/江佩君攝影

是信仰中心也是庶民美食集中地的萬華,在大台北地區進入第三級警戒即身處疫情暴風圈,也讓萬華的阿公店、茶室、街友再度被貼上標籤。但外界普遍認知上社經地位最弱勢的萬華,卻沒有被疫情吞噬,反而看見萬華人第一時間的團結與互助,如果說環境的惡與毒能讓人變得更強,那萬華確實讓人看見在地人、社福機構的行動力與剛強。疫情升級後即投入萬華物資救援工作的作家林立青從歷史角度指出,早從清治時期至今,萬華長期就有社福支持力量。林立青這麼形容萬華,「萬華就像是『大地之母』,包容所有的一切,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來到這她會把你懷抱起來。」

艋舺青山宮是當地重要信仰中心,被當地人視為是驅逐瘟疫的萬華守護神。圖/江佩君攝影
艋舺青山宮是當地重要信仰中心,被當地人視為是驅逐瘟疫的萬華守護神。圖/江佩君攝影

展現作家擅長的人情書寫與做事人耐操的行動力

林立青的父母來自萬華,他坦率的說,我爸媽就是來自東園街沒有錢的窮人,社會階級就是工人階級,這沒什麼好丟臉。台灣疫情升溫後,他自嘲本來想窩在家連線打遊戲避疫,但後來發現不行,事情怎麼變那麼大條,從三級警戒那天起即投入萬華救援工作。

當疫情升級三級警戒後,林立青即投入參與萬華物資救援行動。圖/江佩君攝影
當疫情升級三級警戒後,林立青即投入參與萬華物資救援行動。圖/江佩君攝影

這段期間,林立青分別展現作家擅長人情書寫與做事人耐操的行動力,他每天早上先寫文章,固定日產約二千五百字跟疫情有關的文章,把物資現況跟社工需求,加入感情寫成大家看得懂的白話版本,讓外界看了後會起心動念想捐物資。接著他再開車到自主歇業變成萬華物資站的「涼粉伯」,因為涼粉伯二代老闆辜凱鈴(涼粉)跟社工們都沒有車,此時他身兼司機與搬運工的工作,東載西補,載完物資後會理解哪些物資足夠或不足,回家後再繼續寫文章告訴大家缺乏的物資是什麼,或向信賴他、林立青口中「善良低調的有錢好朋友」發起物資需求募集。

萬華在地老店「涼粉伯」二代老闆辜凱鈴在疫情爆發後即自主歇業,把店鋪變成萬華物資站...
萬華在地老店「涼粉伯」二代老闆辜凱鈴在疫情爆發後即自主歇業,把店鋪變成萬華物資站。圖/江佩君攝影

萬華對弱勢持續照顧百年 長期有社福支持力量

而外人看起來又老又窮的萬華,為何能快速的在這波疫情挺住不倒,林立青從歷史角度分析,為何萬華會對弱勢很敏感。「萬華長期就有社福支持力量,北部早期最大的社福機構就在萬華,像是位於廣州街的仁濟醫院前身(台北仁濟院),起源可追溯至清治時期的窮民救助機構,最早是由板橋林家林維源於1866年創立,分別設立了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再將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等合併為台北仁濟院,在萬華本來就有一群老士紳對社會慈善非常關懷。還有日治時期的西本願寺、東本願寺也是在做慈善機構,所以萬華從早期就跟社福分不開。」

疫情雖重創當地店家與勞動者生計,但當萬華身處疫情暴風圈,第一時間仍有許多店家投入...
疫情雖重創當地店家與勞動者生計,但當萬華身處疫情暴風圈,第一時間仍有許多店家投入物資救援。圖/江佩君攝影

他接著說,「再看龍山寺周邊現在的廣州街、廟埕,最早那邊是一堆乞丐在那邊,自清代那邊就有慈善機構存在,還有愛愛寮(後遷址改建今為愛愛院),是大正12年(1923年)施乾蓋的,收容孤苦無依的乞丐,對遊民的照顧從那時就開始在做。所以,萬華早就有社福的歷史,這裡是北台灣民間自發慈善的基地。」

林立青從歷史角度分析,萬華對弱勢持續照顧百年,長期有社福支持力量。圖/江佩君攝影
林立青從歷史角度分析,萬華對弱勢持續照顧百年,長期有社福支持力量。圖/江佩君攝影

政府資源可以防弊但不能救命 民間力量即時伸出援手

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戰,對各界來說都是「過去沒有經驗面對的」,包括社福機構也是,這次疫情特別的是「不能群聚」,因為去幫忙的人很可能也會群體染疫,所以也看不到過去台灣地震、颱風災難常見的志工團體第一時間進駐。林立青說,這次疫情能仰賴的是政府正規軍和NGO,政府的正規軍資源集中在醫護、警消,而即時救濟這面會發現民間力量更能發揮。以政府的職能來說最大力量是發紓困金,但紓困金有個狀況是,真正弱勢的人戶籍可能不在當地,各地方政府會互推,政府資源的發放「可以防弊但不能救命」,民間力量的特別在哪?就是撇開戶籍資料也能即時救援的。

即使萬華已是個老城區,但因對各種次文化流行的包容力而獨具魅力。圖/江佩君攝影
即使萬華已是個老城區,但因對各種次文化流行的包容力而獨具魅力。圖/江佩君攝影

林立青說,這次萬華又讓我發現民間力量非常強大,幾乎我認識的店家都在投入各式各樣的資源,在地力量它的連結性很強,且會快速的組織又有機動彈性,我覺得民間力量應該可以更有效率的被整合或是和政府協作,最明顯的例子應該是屏東縣政府發放物資包,立刻找了食物銀行一起合作,加上統合醫療資源,讓屏東縣枋山在極短時間內所有該得到照顧的人照顧好,統整需求穩定民心。他笑虧「台北離政治中樞近,媒體記者也多,大家比較有時間在那邊看吵架。」

疫情也讓西門町商圈過往的熱鬧,暫時按下了暫停鍵。圖/江佩君攝影
疫情也讓西門町商圈過往的熱鬧,暫時按下了暫停鍵。圖/江佩君攝影

這段期間,當然會看見人性的善與惡,雖然在第一線救援當然也會有害怕無助的時刻,林立青說,但你會發現來幫忙的人真的很多,無論是醫護、社福機構、店家或個人,我看到很多很努力的在做好事情,希望自己的天職、自己所學能發揮的人來幫忙。但他話鋒一轉,悲哀的也是有啦,像是每天在網路上罵罵叫的,不管是政客、名嘴或網民一天到晚在咎責、吵吵鬧鬧,還有喜歡看人家吵架圍觀,每天打臉文打來打去,打半天可是一罐八寶粥都搞不出來,一點實質幫助都沒有。

萬華有獨特的老城風景,散步在街上也能被慵懶的貓咪療癒一波。圖/江佩君攝影
萬華有獨特的老城風景,散步在街上也能被慵懶的貓咪療癒一波。圖/江佩君攝影

萬華是大地之母 包容受難的、無處可去的

經過這一役,林立青發現,基層的組織力量比網路重要很多,他說,網路只是媒介,如果善用的話是可以起到一點作用。其次是正確的資訊和精準的求助可以得到大量的力量,如果今天看到問題,要先確定它要怎麼處理並找到解決方案,找到問題沒什麼了不起的,誰可以把問題解決掉,才是真正厲害的。曾經把自身經歷寫出《做工的人》的林立青,也考慮有時間把萬華經驗書寫成書,他說,怎麼樣在這種急難中,如何取得最大多數合作、如何組織民間的力量,並且忽略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擾,整理出來或許對社會會有一些幫助吧。

林立青形容他眼中的萬華,「萬華是『大地之母』,包容所有的一切,包括你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她會把你懷抱起來,就像以前家裡的阿嬤,即使她老老的、不再那麼漂亮,可是你知道回去那邊就會有一口飯可以吃。」

疫情期間的萬華街景難免落寞,但人心卻不吝給予溫暖。圖/江佩君攝影
疫情期間的萬華街景難免落寞,但人心卻不吝給予溫暖。圖/江佩君攝影

推薦閱讀

看見社群龐大力量,社區規劃師陳德君:萬華的韌性會帶我們跨越危機

西門町武昌街裡的個性茶餐廳,在香港人主理的「沙田冰室」吃西多士聽香港故事

最新文章

連續20年獲得三星殊榮的巴黎Guy Savoy餐廳今年降為二星,引發巨大爭議。圖...

Ying C. 陳穎/當餐飲評鑑也面臨競爭,我們該如何看待評鑑結果?

2023/03/27
「致蕾絲莉」女主角演出精彩,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圖/光年映畫提供

影評人馬欣/ 「致蕾絲莉」拍出人心幽微之處:省思瘋狂機會主義 找尋生命中的真實滋味

2023/03/26
「重啟人生」劇照。 圖/KKTV提供

芮塔/安藤櫻「重啟人生」:過去、現在、未來哪個重要?穿越尋找簡單幸福 看似平淡又後座力足

2023/03/25
來旗遇海味,必點最新鮮的生魚片料理。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共好,也包括珍惜海洋資源 海與陸的情緣「旗遇海味」

2023/03/24
《黑暗榮耀》劇照,圖為宋慧喬演的「文同珢」。 圖/Netflix提供

雀雀/「黑暗榮耀2」劇本卓越 以韓劇必勝公式征服世界

2023/03/18
矢延憲司作品「SHIP’S CAT」。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家李清志/矢延憲司的船貓:在末日的未來,毛小孩帶給倖存人類的療癒

2023/03/17
《媽的多重宇宙》寫下多個影史紀錄,橫掃奧斯卡7項大獎。 圖/路透社

地下電影/2023第95屆奧斯卡的啟示:《媽的多重宇宙》航向新時代,影藝學院擁抱的「破格」、「創新」與「顛覆」

2023/03/14
Thukral & Tagra是具有深厚廣告經驗背景的藝術家,這件作品名叫Kin...

藝術收藏家姚謙/關於這時刻聽他們談著性 藝術家Thukral & Tagra 感受生動寫照之創作力

2023/03/14
「媽的多重宇宙」奧斯卡大獲全勝。圖/美聯社

影評人塗翔文/奧斯卡的本質:「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人氣才是關鍵

2023/03/13
「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台灣版找回昔日配音主角,引起話...

雀雀/「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一場等了26年的經典籃球賽

2023/03/11
近年,因法菜整體發展的趨於成熟,主菜不再是牛排獨大,其餘肉材終於也能漸領一席之地...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偶爾不想吃牛排

2023/03/10
全道嬿(左)在「浪漫速成班」飾演小菜店老闆娘,與鄭敬淏有不少浪漫對戲。圖/Net...

芮塔/鄭敬淏、全道嬿「浪漫速成班」:愛情喜劇背後探討扭曲教育 大膽轉換懸疑推理畫風

2023/03/04
「親密」在各大影展佳評如潮。圖/摘自IMDb

影評人馬欣/ 「親密」:成長是被格放的現實 有如將鯨魚被放進魚缸的諷刺與醒悟

2023/02/27
Fine dining的持續發展,關鍵或繫在資本與文化資本上。圖/Ying C....

Ying C. 陳穎/去吃Fine dining就是助長剝削?資本與文化資本,續談未來精緻餐飲發展

2023/02/27
《悲情城市》典藏版黑白「出征款」「遙望款」海報。圖|牽猴子提供

悲情城市4K數位重映:33週年溫故知新你必須看過的侯孝賢台灣影史經典

2023/02/25
模擬浮世繪藝術家歌川國芳長卷畫作中的一隻偷書貓。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隻偷書貓:小雕塑作品 窺見藝術的意義

2023/02/20
告五人全新創作專輯「帶你飛」。圖/相信音樂提供

樂評人袁永興/ 告五人「帶你飛」:旋律性、音樂性、傳唱度 攀上新高代表作

2023/02/20
圖/東昊

地下電影/談《日麗》的「背面」與不理解,那是記憶深處的共感經驗

2023/02/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