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惡與毒讓萬華變得更強,作家林立青談眼中的「大地之母」:萬華

2021-07-06 17:15 江佩君

林立青形容萬華就像是「大地之母」,包容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圖...
林立青形容萬華就像是「大地之母」,包容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圖/江佩君攝影

是信仰中心也是庶民美食集中地的萬華,在大台北地區進入第三級警戒即身處疫情暴風圈,也讓萬華的阿公店、茶室、街友再度被貼上標籤。但外界普遍認知上社經地位最弱勢的萬華,卻沒有被疫情吞噬,反而看見萬華人第一時間的團結與互助,如果說環境的惡與毒能讓人變得更強,那萬華確實讓人看見在地人、社福機構的行動力與剛強。疫情升級後即投入萬華物資救援工作的作家林立青從歷史角度指出,早從清治時期至今,萬華長期就有社福支持力量。林立青這麼形容萬華,「萬華就像是『大地之母』,包容所有的一切,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來到這她會把你懷抱起來。」

艋舺青山宮是當地重要信仰中心,被當地人視為是驅逐瘟疫的萬華守護神。圖/江佩君攝影
艋舺青山宮是當地重要信仰中心,被當地人視為是驅逐瘟疫的萬華守護神。圖/江佩君攝影

展現作家擅長的人情書寫與做事人耐操的行動力

林立青的父母來自萬華,他坦率的說,我爸媽就是來自東園街沒有錢的窮人,社會階級就是工人階級,這沒什麼好丟臉。台灣疫情升溫後,他自嘲本來想窩在家連線打遊戲避疫,但後來發現不行,事情怎麼變那麼大條,從三級警戒那天起即投入萬華救援工作。

當疫情升級三級警戒後,林立青即投入參與萬華物資救援行動。圖/江佩君攝影
當疫情升級三級警戒後,林立青即投入參與萬華物資救援行動。圖/江佩君攝影

這段期間,林立青分別展現作家擅長人情書寫與做事人耐操的行動力,他每天早上先寫文章,固定日產約二千五百字跟疫情有關的文章,把物資現況跟社工需求,加入感情寫成大家看得懂的白話版本,讓外界看了後會起心動念想捐物資。接著他再開車到自主歇業變成萬華物資站的「涼粉伯」,因為涼粉伯二代老闆辜凱鈴(涼粉)跟社工們都沒有車,此時他身兼司機與搬運工的工作,東載西補,載完物資後會理解哪些物資足夠或不足,回家後再繼續寫文章告訴大家缺乏的物資是什麼,或向信賴他、林立青口中「善良低調的有錢好朋友」發起物資需求募集。

萬華在地老店「涼粉伯」二代老闆辜凱鈴在疫情爆發後即自主歇業,把店鋪變成萬華物資站...
萬華在地老店「涼粉伯」二代老闆辜凱鈴在疫情爆發後即自主歇業,把店鋪變成萬華物資站。圖/江佩君攝影

萬華對弱勢持續照顧百年 長期有社福支持力量

而外人看起來又老又窮的萬華,為何能快速的在這波疫情挺住不倒,林立青從歷史角度分析,為何萬華會對弱勢很敏感。「萬華長期就有社福支持力量,北部早期最大的社福機構就在萬華,像是位於廣州街的仁濟醫院前身(台北仁濟院),起源可追溯至清治時期的窮民救助機構,最早是由板橋林家林維源於1866年創立,分別設立了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再將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等合併為台北仁濟院,在萬華本來就有一群老士紳對社會慈善非常關懷。還有日治時期的西本願寺、東本願寺也是在做慈善機構,所以萬華從早期就跟社福分不開。」

疫情雖重創當地店家與勞動者生計,但當萬華身處疫情暴風圈,第一時間仍有許多店家投入...
疫情雖重創當地店家與勞動者生計,但當萬華身處疫情暴風圈,第一時間仍有許多店家投入物資救援。圖/江佩君攝影

他接著說,「再看龍山寺周邊現在的廣州街、廟埕,最早那邊是一堆乞丐在那邊,自清代那邊就有慈善機構存在,還有愛愛寮(後遷址改建今為愛愛院),是大正12年(1923年)施乾蓋的,收容孤苦無依的乞丐,對遊民的照顧從那時就開始在做。所以,萬華早就有社福的歷史,這裡是北台灣民間自發慈善的基地。」

林立青從歷史角度分析,萬華對弱勢持續照顧百年,長期有社福支持力量。圖/江佩君攝影
林立青從歷史角度分析,萬華對弱勢持續照顧百年,長期有社福支持力量。圖/江佩君攝影

政府資源可以防弊但不能救命 民間力量即時伸出援手

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戰,對各界來說都是「過去沒有經驗面對的」,包括社福機構也是,這次疫情特別的是「不能群聚」,因為去幫忙的人很可能也會群體染疫,所以也看不到過去台灣地震、颱風災難常見的志工團體第一時間進駐。林立青說,這次疫情能仰賴的是政府正規軍和NGO,政府的正規軍資源集中在醫護、警消,而即時救濟這面會發現民間力量更能發揮。以政府的職能來說最大力量是發紓困金,但紓困金有個狀況是,真正弱勢的人戶籍可能不在當地,各地方政府會互推,政府資源的發放「可以防弊但不能救命」,民間力量的特別在哪?就是撇開戶籍資料也能即時救援的。

即使萬華已是個老城區,但因對各種次文化流行的包容力而獨具魅力。圖/江佩君攝影
即使萬華已是個老城區,但因對各種次文化流行的包容力而獨具魅力。圖/江佩君攝影

林立青說,這次萬華又讓我發現民間力量非常強大,幾乎我認識的店家都在投入各式各樣的資源,在地力量它的連結性很強,且會快速的組織又有機動彈性,我覺得民間力量應該可以更有效率的被整合或是和政府協作,最明顯的例子應該是屏東縣政府發放物資包,立刻找了食物銀行一起合作,加上統合醫療資源,讓屏東縣枋山在極短時間內所有該得到照顧的人照顧好,統整需求穩定民心。他笑虧「台北離政治中樞近,媒體記者也多,大家比較有時間在那邊看吵架。」

疫情也讓西門町商圈過往的熱鬧,暫時按下了暫停鍵。圖/江佩君攝影
疫情也讓西門町商圈過往的熱鬧,暫時按下了暫停鍵。圖/江佩君攝影

這段期間,當然會看見人性的善與惡,雖然在第一線救援當然也會有害怕無助的時刻,林立青說,但你會發現來幫忙的人真的很多,無論是醫護、社福機構、店家或個人,我看到很多很努力的在做好事情,希望自己的天職、自己所學能發揮的人來幫忙。但他話鋒一轉,悲哀的也是有啦,像是每天在網路上罵罵叫的,不管是政客、名嘴或網民一天到晚在咎責、吵吵鬧鬧,還有喜歡看人家吵架圍觀,每天打臉文打來打去,打半天可是一罐八寶粥都搞不出來,一點實質幫助都沒有。

萬華有獨特的老城風景,散步在街上也能被慵懶的貓咪療癒一波。圖/江佩君攝影
萬華有獨特的老城風景,散步在街上也能被慵懶的貓咪療癒一波。圖/江佩君攝影

萬華是大地之母 包容受難的、無處可去的

經過這一役,林立青發現,基層的組織力量比網路重要很多,他說,網路只是媒介,如果善用的話是可以起到一點作用。其次是正確的資訊和精準的求助可以得到大量的力量,如果今天看到問題,要先確定它要怎麼處理並找到解決方案,找到問題沒什麼了不起的,誰可以把問題解決掉,才是真正厲害的。曾經把自身經歷寫出《做工的人》的林立青,也考慮有時間把萬華經驗書寫成書,他說,怎麼樣在這種急難中,如何取得最大多數合作、如何組織民間的力量,並且忽略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擾,整理出來或許對社會會有一些幫助吧。

林立青形容他眼中的萬華,「萬華是『大地之母』,包容所有的一切,包括你受難的、受災的、受到委屈的、無處可去的,她會把你懷抱起來,就像以前家裡的阿嬤,即使她老老的、不再那麼漂亮,可是你知道回去那邊就會有一口飯可以吃。」

疫情期間的萬華街景難免落寞,但人心卻不吝給予溫暖。圖/江佩君攝影
疫情期間的萬華街景難免落寞,但人心卻不吝給予溫暖。圖/江佩君攝影

推薦閱讀

看見社群龐大力量,社區規劃師陳德君:萬華的韌性會帶我們跨越危機

西門町武昌街裡的個性茶餐廳,在香港人主理的「沙田冰室」吃西多士聽香港故事

最新文章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優雅的相遇」有著疫情的反思與感慨。圖/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提供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生活在佛羅倫斯,除了走踏不盡的古老優美巷徑、走看不完的藝作豪築勝景,買菜做菜本身...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現在撥打的電話」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孔劉(右)和徐玄振合作的Netflix新劇「一箱情緣」。圖/Netflix提供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當手機螢幕成為絕大多數食物相關影像的載體時,「專業」該如何定義?圖/Ying C...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涂善存(左)、張豐豪主演「彈一場完美戀愛」迎來暖心結局。圖/GagaOOLala...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洪瑞麟的作品透過朦朧的色調與近景的淡水禮拜堂屋頂去對望遠方的觀音山。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描述劇組遇到武漢封城的故事。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天母萬聖節大遊行,出現一家子扮演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角色,唯妙唯肖。圖/李清志...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影后」。圖/Netflix提供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在熙的男,朋友」劇照。圖/車庫娛樂提供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X!又是星期一」業務部三大巨頭由曾莞婷(左起)、温昇豪、馬力歐飾演。圖/台灣大...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是榮譽、緊箍咒還是詛咒?餐飲評鑑該為結果負責嗎?又該如何負責呢?圖/Ying C...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