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看見社群龐大力量,社區規劃師陳德君:萬華的韌性會帶我們跨越危機

2021/05/21 陳德君

萬華給人的誤解從來沒有少過,這次疫情升溫讓萬華又紅了。 圖/翁家德提供
萬華給人的誤解從來沒有少過,這次疫情升溫讓萬華又紅了。 圖/翁家德提供

病毒不是萬華帶來的。

「你住萬華?聽說你們那邊很危險耶!」萬華給人的誤解從來沒有少過,這次疫情升溫讓萬華又紅了,社會對萬華的標籤、刻板印象,隨著疫情一次爆發。

萬華人不逃避,我們是團結的

面對被污名的不開心,萬華的線上社群都動了起來,各自在自媒體、臉書社團或Clubhouse為萬華發聲、相互慰藉,我們邊自我調侃、邊團結抗疫。

真實的萬華在這煎熬的一週裡,上上下下遵循政府防疫措施與醫護指令。夜市在關閉之前,自治會就已率領百餘攤家戴口罩、發送口罩給客人,並拒絕、教育不戴口罩的消費者;地方里長則帶領志工身著全套防護裝備,扛起巷弄環境消毒重責,現在更加強篩檢站周邊。

我看見臉書社團自發協助回應醫護院所假日訂不到便當的問題,一呼千應,不論是否在萬華營業,各地便當、咖啡、飲料店的萬華人老闆群起響應。從物資的媒合、調度到運送,急難時刻下的龐雜、謹慎作業,都靠著萬華緊密社群的熱血和信任,順暢運作,完美演繹後援的角色。

鄰里LINE群組跟臉書社團一樣,不同背景的成員互相把關訊息的正確性,自主打擊假訊息,努力傳遞正確的衛教資訊給身邊的親友。

我更看見,在地社福、NGO組織耕耘編織的社會安全網發揮功能,面對病毒帶來的無形戰爭,能更細緻看見社會底層的處境和需求,串連外界捐助資源,機靈應變提供協助。LINE上面迅速搭起的群組「萬華社福防疫資訊平台」,由在地民意代表與有力人士建置,媒合企業、政府資源,提供社工員服務所需的防疫裝備、給服務對象的便當或乾糧食物,甚至是服務案家孩童停課不停學所需的數位設備等。萬華的新住民我們也有接住,社區組織的社工員提供陪伴力量,接手疫情資訊的轉譯與傳播。

從物資的媒合、調度到運送,急難時刻下的龐雜、謹慎作業,都靠著萬華緊密社群的熱血和信任,順暢運作,完美演繹後援的角色。 圖/我是萬華人FB社團管理員提供
從物資的媒合、調度到運送,急難時刻下的龐雜、謹慎作業,都靠著萬華緊密社群的熱血和信任,順暢運作,完美演繹後援的角色。 圖/我是萬華人FB社團管理員提供

危機中看見萬華社區的韌性

面對危機,更能看見社群、社區「集體動能」的強大。萬華很大,有36個里、約18萬的人口,萬華包容、養育了很多人,從開拓打拼到落地生根,代代相傳對萬華的認同,幾十年到幾百年都有;萬華的團結基礎深,家庭世代間、社區鄰里間的關係與信任,讓萬華人有應變的韌性。我們能真實看見彼此、運用社群網絡,這樣的韌性是相對冷漠疏離的都會地區所缺乏的。

人與人的連結可能傳播病毒,但要阻斷病毒,也要仰賴人與人的連結。地方文化、公民素養的學習與累積,能夠形成對抗危機的社區韌性。我是一名社區規劃師,我的專業並非只是「規劃」,而是和地方上生活的人們真實相處,一起面對議題、討論應對、逐漸改變,才有可能真正到達那一個共同的未來。

萬華臨淡水河有一生活圈,歷史上美名「艋舺」,是凱達格蘭語小舟的意思。從萬華看台灣,當前真正需要的是同舟共濟。停止對不了解的地方輕易貼上標籤,才能跨越危機。

從萬華看台灣,當前真正需要的是同舟共濟,停止對不了解的地方輕易貼上標籤,我們才能一起跨越危機。 圖/翁家德提供
從萬華看台灣,當前真正需要的是同舟共濟,停止對不了解的地方輕易貼上標籤,我們才能一起跨越危機。 圖/翁家德提供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南港第一街「中南街」的創生課題:茶葉、煤礦之後,重新找回地方魅力

疫情中的生活書寫

疫情中的生活書寫,設計師侯宗佑:我在美國居家生活的線上聲樂課

疫情中的生活書寫,設計師侯宗佑:我在美國居家生活的線上聲樂課

2021/05/27
5個手沖咖啡指南!Oasis Coffee Roasters不藏私教學,提升好喝度

5個手沖咖啡指南!Oasis Coffee Roasters不藏私教學,提升好喝度

2021/05/31
疫情陰霾下,擔憂台南老店順勢熄燈:祿記水晶餃、明新包子等6家組成「府城老字號美食包」

疫情陰霾下,擔憂台南老店順勢熄燈:祿記水晶餃、明新包子等6家組成「府城老字號美食包」

2021/05/26

最新文章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養心茶樓將酸菜魚轉換為素食,獨特創新。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蔬食仁心:養心茶樓

2025/07/06
《狂醫魔徒》劇照。圖/Disney+ 提供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