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為東奧運動員喝采!偶像幻滅時代的英雄之旅

2021/08/02 于國華

2017年8月31日下午,「臺灣英雄大遊行」從總統府出發,民眾夾道歡呼,為臺北世大運的傑出運動員喝采。興奮情緒還未散盡,又迎來臺灣運動員在東奧賽場上,更輝煌耀眼的成績。

民眾熱情於東奧賽事,「臺灣」是其中的共同關懷。我們要看中華臺北奧運會旗上升,要聽那首早已淡出日常儀式的旋律。

我們驕傲,為了選手的精彩拚戰,也為他們站上世界舞臺,代表臺灣人所展現的態度和氣質。他們的奮鬥故事令人激動振奮,不論獎牌金銀銅。這些運動員,是臺灣社會集體等待的英雄。

運動殿堂的運動員,是臺灣社會集體等待的英雄。 圖/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運動殿堂的運動員,是臺灣社會集體等待的英雄。 圖/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人的一生都是英雄之旅。嬰兒降臨的哭聲,是生命接受挑戰的誓言;成長帶來的艱難,讓我們懷疑和退縮,但夢想始終都在,那是等待被啟發的生命能量。每一種文化系統都需要英雄故事,因為英雄故事啟發個人內在的生命能量,讓人勇敢接受夢想召喚,啟程邁向人生實踐的英雄之旅。

為了政治訴求或商業目的,現代社會擅長塑造各種偶像,讓他們裝扮成英雄,搶佔我們心中留給英雄的位置。我們為偶像付出了選票或鈔票,卻沒有得到啟發,甚至更為空虛;因為這些偶像並不具備英雄素質。於是我們開始世故,消費偶像、懷疑英雄、拋棄典範;最後我們的內在英雄失去導引,無力抗衡人生挑戰,只能以情緒發洩做為逃避,將生命困境甩鍋給各種外在藉口。

只有少數偶像經得起考驗,無愧為英雄。他們在各自領域出類拔萃,才得兼備,忍辱負重,給人們帶來激勵與希望。

無愧為「英雄」,他們在各自領域出類拔萃,才得兼備,忍辱負重,給人們帶來激勵與希望。 圖/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無愧為「英雄」,他們在各自領域出類拔萃,才得兼備,忍辱負重,給人們帶來激勵與希望。 圖/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奧運競賽是人類體能與才智的極致挑戰,不論種族、宗教、國籍,所有出類拔萃的成就,都是人類集體的勝利。奧林匹克的精神意義,是透過個人爭取勝利的努力,激發人類超越局限的意志。這是人類進化的內在力量,也是個人突破生命困境、邁向英雄之旅的啟蒙。

奧運選手的奪金之路,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英雄的典範,是為了可能的成功付出一切努力。這樣的英雄,具備激發個人潛能的力量。在充滿虛無偶像的時代,更需要真正的英雄做為典範,指引我們在人生賽場追求真善美。

代表臺灣的奧運會歌源自國旗歌。那句被隱去的歌詞:「東亞稱雄」,是此刻臺灣人的集體心聲;我們肯定臺灣的運動英雄,更在他們的奮鬥故事中,投射了對於自我的期待。

我們肯定臺灣的運動英雄,更在他們的奮鬥故事中,投射了對於自我的期待。 圖/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我們肯定臺灣的運動英雄,更在他們的奮鬥故事中,投射了對於自我的期待。 圖/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 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生活人劉奕成/運動員、企業,還有支持選手的你──運動,讓我們都更好

東京奧運

【5G科技】讓旅客用母語叫taxi,智慧接駁很easy:東京奧運開發的自動化無人計程車

【5G科技】讓旅客用母語叫taxi,智慧接駁很easy:東京奧運開發的自動化無人計程車

2020/07/06
【優質系】拭去淚與傷 鞍馬上成就奧運夢 李智凱

【優質系】拭去淚與傷 鞍馬上成就奧運夢 李智凱

2021/09/05
巨大男性人臉現身東京奧運會場上空:藝術家荒神明香設計「正夢」高空氣球,引發討論

巨大男性人臉現身東京奧運會場上空:藝術家荒神明香設計「正夢」高空氣球,引發討論

2021/07/16

最新文章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養心茶樓將酸菜魚轉換為素食,獨特創新。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蔬食仁心:養心茶樓

2025/07/06
《狂醫魔徒》劇照。圖/Disney+ 提供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