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隆/無論成功或遺憾,背後是漫長的磨練和等待
小戴奪得奧運銀牌,在頒獎台上落寞的表情,如同最後一球比賽結束倒地瞬間,令全台灣球迷心碎與心疼。經過兩天,對於小戴輸球後的關心;比賽當時的失誤;乃至是否繼續征戰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依然是全台灣熱烈討論的焦點。「比賽結束當下,連牌都不想看一眼」,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完全體會小戴賽後如此失落的心情?
對於小戴,以及所有運動選手,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多多站在運動員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思考,為他們加油,好好欣賞他們在場上的努力成果,尊重他們任何決定,因為我們看到的,僅是一場比賽的過程,他們吃盡多少苦、付出多大的努力與代價才走到這一天,我輩旁觀者永遠無法理解萬分之一。
Mental、mental、mental(意指心理素質)!某友人在觀賞小戴金牌戰時,不時對著電視機live coaching(現場指導),一旁老婆最終忍不住大喊:「你去打看看啊!」是否對這畫面感到熟悉?不只這場球賽,相信有許多人這幾天似乎瞬間化身為球評、教練而難自覺。對於小戴僅奪下銀牌的落寞,或有人不解、安慰「我們沒有輸啊,我們拿到銀牌耶」,但對運動員來說,輸就是輸,不會找任何藉口自我安慰。
在運動心理學上,比起奪得銅牌甚或未奪牌,銀牌得主內心的失落與難過,遠遠超過前者──因為只差那麼一小步、不完美的遺憾,對他們是不能承受之重的衝擊;而對於前者,他們心裡明白,離目標仍有很長一段距離,那距離,反倒成了他們繼續往前邁進的動力。
我在紐約念運動管理研究所的最後一學期,有個值得大家省思的故事。該堂運動論壇課,全班得分組上台報告教授指定的題目。其中一組被指派到「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腦震盪」。近半小時的報告結束後,依照慣例進行提問時間。某同學問台上一位前NFL球員的同學有趣的假設問題:「如果很不幸,你運動生涯必須面臨二選一的選擇──受重傷一輩子不能再比賽,或者忍受長期疼痛、經歷漫長的復健、長期服藥治療,且不確定能否再回到場上比賽,你會選擇哪一項?」那同學聽了笑了笑,停頓幾秒後回答:「受傷一輩子離開球場吧。」這答案立刻引來台下一陣騷動。那同學見狀,立刻補充說:「我是指那傷不至於影響往後一輩子的正常生活的話。」所有同學顯然仍無法接受、理解,為何他不選擇長期服藥治療,持續等待重回運動賽場的機會。
台下教授眼見全班議論紛紛的騷動,忍不住試著打圓場:「有時候你必須考慮到運動員的心理。我前陣子讀了一篇運動調查報告,受訪者被問到類似的假設性問題──拿到奧運金牌,但必須付出極大代價,只能活到三十八歲之類;或者,永遠拿不到奧運獎牌,但至少可以活到六、 七十歲⋯⋯你會選擇何者?結果超過四成的運動員選擇為了一面奧運獎牌而犧牲至少一半的生命時光。」
專業運動員忍受種種漫長艱苦的訓練,以及比賽過程中身心的折磨傷痛,背後驅策他們往前的動力,通常不是有形的現實物質,而是榮耀與自我實現。為了一面獎牌,他們幾乎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怎麼走到這裡,自己知道」、「真的太難過了,因為真的很努力了」如同小戴的廣告詞及賽後在社群媒體上的心情分享,我們看到的僅是一場比賽的結果,他們內心感受與承受的,是一路走來多麼漫長的等待與磨難。做為觀眾,我們都該學習如何更有同理心去看待運動員的各種表現,繼續用行動支持,祝福與期待他們的未來。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樂評人王祖壽/「陶子,終於征服小巨蛋」:陶晶瑩世代混搭兒女共演 姊唱的是30年來鍥而不舍
2022/08/07創意人李擴/為「典型玩家」而生的主機:Steam Deck集軟硬體創意於一身
2022/08/05美食作家陳慶華/「世界50最佳餐廳2022」:倫敦高溫下的團圓宴 在最艱難時刻將世界廚師凝聚起來
2022/08/04當布萊德彼特換上裙子、羅密歐貝克漢穿高跟鞋 我們離真正的「多元包容」又更近了一些嗎?
2022/07/31馬欣/「永別了,柏林」:搭上歷史的失速列車 見證悲傷唯美的傾城之戀
2022/07/31芮塔/「非常律師禹英禑」:另一種打開世界的方式 用溫暖取代同情與偏見
2022/07/30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老派科技的逆襲「捍衛戰士:獨行俠」:這個世代的人重情感,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圓滿
2022/07/29地下電影/2022威尼斯影展主競賽:串流大軍壓境,豪華的明星派對隱含傾斜不均的隱憂
2022/07/29除了因為九○復古熱影響之外 《少年吔,安啦!》到底如何能在30年後讓跨世代影迷為之瘋狂?
2022/07/28影評人塗翔文/「七人樂隊」:曾經美好的舊時代 拍給香港人和所有港片迷的一頁情書
2022/07/25陳穎Ying C. /高溫下的商機:結合不同甜點技法 看見台灣冰品的世界潛力
2022/07/25雀雀/《媽,別鬧了》:舞台式喜劇的實驗創新 挑戰當代影視潮流敘事方式
2022/07/23飲食作家葉怡蘭/偶爾不想吃套餐
2022/07/22美食作家陳慶華/「世界50最佳餐廳2022」:疫情下時隔3年的重聚,讓人格外珍惜
2022/07/21旅日作家張維中/又下雨了:東京氣候的「熱帶化」變遷
2022/07/19地下電影/《分手的決心》:朴贊郁是個壞壞的浪漫胚子,從死亡幽谷的情深中說著「我愛你」
2022/07/19樂評人袁永興╱王宏恩「Muskun kata 一起我們」:22年的都市打拚 用族語寫新歌是一份傳承的使命
2022/07/17文化觀察者于國華/粿婆的黏性 米食文化的人情味
2022/07/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