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年度關鍵字:多重現場╳內容IP╳創新世代】劇場人洪凱西:放膽交給創作新世代形塑未來社會,刻不容緩

2021-12-23 17:35 洪凱西

即將告別2021,回顧這一年,是為了更堅定邁向未來。《500輯》邀請六位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每人提出三個「年度關鍵字」,透過他們眼睛看見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現象,或許你的2022年會因此變得不太一樣。


國家兩廳院在大廣場的造鎮沈浸式演出《神不在的小鎮》。
 圖/兩廳院提供
國家兩廳院在大廣場的造鎮沈浸式演出《神不在的小鎮》。 圖/兩廳院提供

2021年的前半與後半,我們刷新了解讀世界的速度與方式。台灣表演藝術圈在2020遙望全球的失落,2021迎來全面撞擊,原先的樂觀、日常忙碌與未來計畫,全跌了大跤。這一跤不得不跌,我們正視真實世界的變化速度,深刻感受到全世界進入了科技驅動的世界。這並非突發,疫情只是加速社會各階層的科技熟稔度與接受度。我既樂觀又擔憂:欣喜終於可以見到真正的改變與創新,卻也擔憂著這些創新都要相對大的資本投入。

2021年我們歷經了四個月的劇場關閉期,表演團隊從所有活動一夕間取消的震驚與混亂、在家盤整團隊金流可以撐多久及仰望各種紓困方式,到正視疫情不會消失的新日常,進而找尋自身「表演藝術」的新出路。

#多重現場

若說科技是必然的趨勢,如今正在翻轉的基礎思維是「現場性」。表演藝術演出一向強調的「實體現場」或「肉身現場」,在疫後世界已是顯老的觀念。實體劇場看得到、摸得到、聽得到彼此的與共感,它的存在固然有價值,但並非表演藝術的唯一價值或舞台。我們很難再緊抓自己的經驗套在新世代的生活中。過去不被重視的的虛擬現場,未來隨著社交型VR平台逐漸壯大,各式科技工具與互聯網的完備與普及,前述的「與共感」皆能實現,那麼只會有更多重「現場」出現且同時存在。實體劇場也會受5G、甚至6G的高速傳輸影響,異地共演將更普及,一場演出的實體舞台不再只有一個現場。未來我們將更習慣在虛擬影院、手機螢幕、VR世界裏繼續參與「劇場」演出。

#內容IP

說故事是表演藝術的根。有故事,便有得表演。過去劇場作品的轉換,不外乎發行實體DVD(現在沒有這件事了)、印刷發行劇本。這幾年內容開發IP( 智慧財產權)的OSMU一源多用價值(One source multi-purpose)早已有少數先行者逐漸開啟各種嘗試:早自2014年首演的BL搖滾音樂劇《新社員》多年來四度搬演場場爆滿,已從舞台劇轉化為尖端出版社的漫畫。近年OTT版圖擴張迅速,影視自然往劇場界找原創故事,賣座的演出,其故事必有一定程度的結構與角色磨練。2020年C Musical的《不讀書俱樂部》成為首個台灣原創音樂劇獲得改編拍影集式網劇的機會;今年劇場演員王安琪的獨角戲作品《愛在年老色衰前》描述都會單身女性孤獨與網路約會趣事,已被影視公司相中將延伸拍攝影集。2021年表演藝術人因上不了慣有的舞台,處身在大小螢幕前,激化深刻體驗,急速追趕學習與思考這概念的應用。

#創新世代

《疫後大未來》寫出:「現在全是科技業了。科技與特色化的力量正在改變一切。」表演藝術圈在今年幾個月的閉關體驗中,誕生極有趣的作品:明日和合的《和合快遞》透過線上或實體快遞在指定時間內「送達」藝術創作到參與觀眾的家或手中螢幕;張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龍://ˈdræɡ.ən/追根/龍》利用Instagram限時動態的低科技(low-tech)方式做了場連續多日多場的表演;趙亭婷、謝文毅與吳威翰的VR實驗作品《墟度》有VR的現場表演、肉身現場的觀眾、透過VR觀看現場表演與虛擬場景的整合演出;以及國家兩廳院多個維度包括在大廣場的造鎮沈浸式演出《神不在的小鎮》。要說的不只是作品的獨特性,而是這些奇異的作品,都是新世代創造的原創內容。身為見證類比到數位的六年級生,再怎麼努力學習,充其量就是數位新住民或移民,絕對跟不上內建科技力的數位原住民。科技猛爆性發展,新世代的DNA裡對新科技有直覺,對內容創新有更高的想像,我們能做的是真正、現在、立刻就放膽交給他們形塑未來社會,刻不容緩。不能用舊有的結構,審查限制新世代的可能性,我們需要的是新一輩的創新世代。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張鈞甯在自己監製、主演電影「查無此心」中展現突破性的演技。圖/華映提供

影評人馬欣/「查無此心」:不只是犯罪片,著墨人在體制前的渺小與階級下黑暗生態

2023/09/25
「假面女郎」呈現當代社會過度重視外表的風氣。圖/Netflix提供

雀雀/「假面女郎」:外貌至上主義扭曲當代人心 驚悚韓劇反應容貌焦慮與生存焦慮

2023/09/23
理想混蛋希望透過音樂和演出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是特別的,要好好擁抱自己的特別」。圖...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2023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員得主彼得薩斯嘉。圖片來源/路透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岡田將生主演「快一秒的他」。圖/甲上娛樂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2023《京戲啟示錄》創拓版舞台照。記者李政龍/攝影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趙寅成(左起)、韓孝周、柳承龍在影集「MOVING異能」的演出相當精湛圖/Dis...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席捲多年的雪莉桶狂潮似漸趨緩,威士忌桶陳開始出現更開闊包容紛呈的可能性。圖╱葉怡...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早餐只能在早上吃嗎?「晚安美芝城」在全台15間酒吧推出大冰奶、奶酥吐司調酒,拿坡...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享受甜味帶來的療癒感,別忘了選擇優質、用心的食材與產品。圖/Ying C. 陳穎...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粽邪3:鬼門開」劇照。圖/華影提供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西湖醋魚。圖/張聰提供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李清志到巴黎去旅行,靈機一動照著周杰倫的MV去遊走巴黎。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柯叔元(中)在「女兒大人加個賴」中演黑道大哥和年輕演員感情也很好。圖/中視提供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圖|車庫娛樂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之前的我們」劉台午、葛麗塔李(右)。圖/車庫娛樂提供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張耀(中)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與雷嘉汭(左)、李銘順有許多對戲。圖/八大提供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金泰梨主演驚悚劇「惡鬼」演技精湛。圖/Disney+提供

雀雀/「惡鬼」:讓「寄生上流」故事奇幻妖魔化 營造韓國百鬼夜行物語現代劇

2023/08/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