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創意人李擴/收藏之外,如何整理:資訊爆炸時代「媒體蒐集癖」

2022/02/18 李擴

沒有加入訂閱Premium,盡情享受廣告干擾。已習慣在YouTube播放廣告那五秒鐘內,翻翻白眼、伸個懶腰,付出一個免費「會員」該有代價。稀罕地,一則廣告讓我完整收看三分鐘,那是近日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尼羅河謀殺案》。

資訊爆炸年代,媒體蒐集和整理,是值得學習的功課。圖/李擴提供
資訊爆炸年代,媒體蒐集和整理,是值得學習的功課。圖/李擴提供

走到家中大書櫃前,數秒內就在「推理.懸疑」區,翻出有迷人封面設計的原著小說,遠景出版社版本,是母親於1982年翻譯。泛黃紙頁上,阿嘉莎.克莉絲蒂生動對白是以鉛字印刷的。我想到,母親當年還是在稿紙上一字字寫下譯文,交付編輯台,最後印刷工邊讀著、邊用手排字上版。

記憶裡,兒時曾見過這些稿紙。小學一年級,家從台北搬到潮濕的桃園南邊,因為父母擁有書籍文件過多,部分臨時存放倉庫裡,發生過大量受潮損毀的慘案。沒隔幾年,換作我開始媒體蒐集癖,訂閱《音樂時代》、《Time》、《Wired》雜誌,購入《星際大戰:三部曲》VHS特別版、PlayStation 2遊戲光碟,以及大量古典爵士樂CD。

90年代流行的媒體格式,最大敵人是濕氣與黴菌,影音內容能否找著還能使用的硬體,也令人頭痛。反觀今日,想得到的娛樂內容似乎都被串流平台收錄,隨時等待取用,「擁有」不再是重點,也沒有收藏存放問題。數位游牧生活的優勢已在眼前:只需一台筆電,身處任何地方,也能享受一切。

然而,數位內容相較傳統媒介更難長久的徵兆,早就陸續浮現。

Neil Young前陣子和Spotify爭執不休,最後眾多專輯被逐出平台。任天堂本周宣布將關閉3DS掌機線上商店,玩家明年將無法購入數位版遊戲。擁有Kindle等閱讀器的讀者們,恐怕沒有幾個知曉,他們購入的僅是「閱讀授權」,倘若有天作者、出版商收回DRM,那幾本電子書將永遠消失。

關心當季財報勝過作品保存的平台CEO們,在2022年初,更以天價併購案和經典IP重製計畫來證明:沒有永遠的內容,只有下一個能增加訂戶的吸睛亮點。與之相對的,是各類內容嗜好者們發起的收藏保存熱潮。 2021年,黑膠唱片在美國市場佔了所有專輯銷售的38%(實體銷量則是一半以上),扭轉三十年紀錄,超越了CD格式。這可不是復古,其中有許多都是來自當紅歌手的新專輯,說明了黑膠是公認的未來音樂收藏媒介。手上有30年前的任天堂卡匣但機器已壞?沒問題,剛上市的Analogue Pocket,是一台極簡設計,能讀取原廠類比內容的掌上設備,完全針對電子遊戲歷史保存而生。

收藏之外,如何整理、編輯媒體成為自己的知識庫亦是門學問。曾在東京參觀創意總監柳本浩市的回顧展,佈滿整個倉庫的大量雜誌、剪報、各國廣告傳單、設計物件,全部經過他清晰大腦分類編目。媒體收集癖典範莫過於此,擁有並掌握有興趣領域資訊,使之成為工作與生活靈感泉源。

擁有並掌握有興趣領域資訊,使之成為工作與生活靈感泉源。圖/李擴提供
擁有並掌握有興趣領域資訊,使之成為工作與生活靈感泉源。圖/李擴提供

李擴

創意工作者李擴/由澀谷展開的冒險物語:漫畫《炸豬排DJ揚太郎》與PARCO百貨

創意工作者李擴/由澀谷展開的冒險物語:漫畫《炸豬排DJ揚太郎》與PARCO百貨

2020/09/14
【寫在後疫情時代】創意工作者李擴/疫情年代,實體書展與線上活動並非二元對立

【寫在後疫情時代】創意工作者李擴/疫情年代,實體書展與線上活動並非二元對立

2020/08/20
創意工作者李擴/永續連環圖:我從Freitag創辦人兄弟身上學到的消費哲學

創意工作者李擴/永續連環圖:我從Freitag創辦人兄弟身上學到的消費哲學

2020/10/19
李擴

最新文章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一念菩提」劇照。圖/好威映像提供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