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小夜雨:小方寸內有大世界 能感動人心就是藝術真諦
看看自己收藏的一些畫作,許多是尺幅特別小的,不知道為什麼,觀看畫時總喜歡已很近的距離閱讀:眼與心在小小的尺幅裡仔仔細細地遊走,遇到好作品容易流連忘返;有時候看畫就如同看一篇好文章、看一部好電影一樣,讓自己心靈沈溺其中暫時放下生活,往往小尺幅的畫就有這樣的力量。多年前,與兩位藝術圈的先進前輩聯合策展了常玉畫展──「細看常玉」,這個展覽名稱是我取的,只因為我總是一再流連在自己收藏的那張小常玉畫作裡,順著他的線條看得我久久神遊其中。
在我小尺幅畫作收藏裡,最近收藏一位年輕的藝術家多件作品,他也總是畫小畫,名字也如其畫叫做樸實,目前居住在義大利佛倫斯。也許是在義大利受美術教育影響的關係,他的作品有南義大利古典美術黑色調背景的敍述感,並且沿續古法自己研究顏料的材料和自己調製顏料,而最特別的是,他的畫面經常是小小的尺寸的黑暗中,也許只是幾粒果實或一顆珍珠,有時是在黑暗之中的房中一角,讓觀者有著深邃與神秘的閱讀感。
後來多看了幾次他的展覽,讀出了別的意思:這位年輕人的創作其實也反應出自幼家中篆刻金石影響。這是非常東方的藝術視角。縱然他受的是西方藝術教育,在西方古典沉重的藝術歷史學習中,特別在義大利對於材質、顏料之研究的西方材料下,作品在反覆閱讀後卻反應充滿東方文人的氣味;在表面敘事之下另有蘊藏意味。
尤其在當代藝術全面西方潮流為主導的當下,而這位年輕藝術家一反許多同年輕創作者的賀爾蒙式大幅、大放發洩式創作,也不隨俗的在數位虛擬世界中的漫談共娛,樸實的畫作從真實樸素的物質本身衍伸,都是精神性往內探索,小方寸內的大世界。我收了幾件他的小作品,最常放在身邊觀看的是那一幅描寫夜雨風景,似乎是人從一扇窗往外看,黑夜中下著雨的遠方,雨絲是從黑色顏料中刮出的斷續的線,一幅平常的景象,卻讓我聽到聲音、嗅到味道、勾起了回憶。
透過繪畫、也透過在有限的尺寸裡,生活中平凡的況味往下延伸,而聯想了許多。我常覺得,好的藝術品不需要偉大,只要感動人,那才是藝術的意義。
姚謙
最新文章
-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