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地獄里長」VS.「偷偷藏不住」:台灣導演挑戰偶像劇的接地新配方
台灣影集「地獄里長」與純度極高的中國大陸甜寵劇「偷偷藏不住」,兩戲不但播映檔期前後重疊,連主創導演李青蓉也重疊,令人玩味之餘,亦顯示出台灣導演的跨海執導能耐不俗。「偷偷藏不住」描述趙露思飾演的女主角桑稚打從中學就開始暗戀哥哥的大學室友段嘉許(陳哲遠飾),直到大學美夢成真、成功編譜出戀曲的過程;「地獄里長」講則是青年里長羅一凡(林哲熹飾)與他的快樂小夥伴們一起為社區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同時他還要克服自己擁有陰陽眼「見鬼體質」的困擾、以及必須度過喪親之痛的生命陣痛歷程。
比起陳哲遠的花美型,林哲熹屬性格派,兩人共同點是臉譜記憶度皆高;雖兩劇女主角趙露思與嚴正嵐都有著可愛親切的討喜外型,然一個演繹青春女大生極適任、一個負責詮釋菜鳥女律師無違和,在表演上呈現出全然不同的人設魅力。另,比起全劇 25 集的「偷偷藏不住」只講雙向暗戀與互相奔赴這一件事,全劇 20 集的「地獄里長」容納了多起驚人社會事件,包括影射藍可兒案、詐保案與九槍案等等,戲中所重口味提及的 #MeToo 案,還意外與演員許傑輝、導演游智煒在戲外捲入 #MeToo 事件遙映,讓「地獄里長」偶然成了一齣帶有預言體質的玄妙奇劇。
此外,比起過往六十、七十集的劇集長度,像「偷偷藏不住」這樣的長劇熱播顯示出現今陸劇有著越短越漸受到歡迎的跡象。反之,台劇「地獄里長」嘗試拓展出的台灣偶像劇長度,似也來到黃金交叉、印證著二十集左右的集數或許正正就是華劇劇集長度的最適極限。偏偏「地獄里長」男女主角有一堆案件要辦,除了辦案還要趁空談戀愛,忙碌度驚人,該劇故事密集度高的程度,與前一檔台劇「最佳利益3」一樣,都踏實展示出台灣演員與編劇的強力存在感。畢竟如今已非「全民追劇」而是「全民追好劇」的時代,好戲在於質精不在長,儘管陪伴感亦是影集所能給予觀眾的重要賣點,然而影人要能拼搏出「讓觀眾願意二刷」的好戲,才是當代戲劇王道。
相較於「偷偷藏不住」裡每個男女主角的高甜互動時刻成為觀眾的二刷區,「地獄里長」的二刷重點範疇則落在十殿地獄的奇景情節示現。每一殿地獄象徵著戲裡主人翁們被卡住的人生關卡,也區隔出每個章節主角的生命階段心境變化;加上此劇將現實與夢境、陽間與陰間揉融在同一真實台灣場景的人生旅行既視感,即是「地獄里長」所精心鋪陳的創新戲碼之所在。
瞿友寧導演自「薔薇之戀」、「我可能不會愛你」與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在台劇深耕 20 年來,每個階段總有代表作問世。在台劇發展著重量能與多元特色並存的關鍵年代,這次他與搭檔李青蓉再度攜手合作的「地獄里長」更加入以動作電影「狂徒」入圍過金馬獎的新銳導演洪子烜助陣,一齊拓寬台劇的多元類型感,讓這齣戲的里長主角穿梭在陰陽兩界尋親、律師在也在法律之外另尋到正義的解方,甚至是小人物們在親情、友情與愛情感情交織成的社區人際網絡互助中,幫助他人也為自己找到生命的出路。這便是「地獄里長」在挑戰拍攝台灣偶像劇時不願墨守經典公式、而天馬行空所提出的另一接地新配方嘗試。
最新文章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