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塗翔文/「金馬60」驚奇連連:期待台灣電影更好,讓金馬獎繼續寫歷史

2023/11/27 塗翔文

金馬60,和10年前的金馬50一樣,驚奇連連。

12歲的林品彤創下最年輕影后紀錄,杜篤之繼續推進與張叔平一樣多的最高得獎數字。余靜萍成為史上第一位得獎的女性攝影師,這個跑得比奧斯卡還前面。公認台灣影壇剪輯大師的廖慶松,居然在領過特別貢獻獎後才拿到生平第一座最佳剪輯獎。

金馬60新科影帝吳慷仁(左)與最年輕影后得主林品彤(右)。記者王聰賢/攝影
金馬60新科影帝吳慷仁(左)與最年輕影后得主林品彤(右)。記者王聰賢/攝影
最佳女主角林品彤的演技表現不比成人演員遜色。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最佳女主角林品彤的演技表現不比成人演員遜色。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最佳攝影/余靜萍「(真)新的一天」。記者王聰賢/攝影
最佳攝影/余靜萍「(真)新的一天」。記者王聰賢/攝影

「石門」成為近5年來第一部拿下最佳劇情片的中國電影(雖然它有日本製的成色),加上得到原著劇本的「大山來了」,可見金馬的文化影響力,政治始終是擋不住的。金馬獎是鼓勵電影各部門工業的獎項,像「石門」這樣極低限的作品,顯然是勝在議題性上的犀利寫實,評審選擇它贏過其他作品,證明其他入圍電影在感性上並無法更說服評審。我必須為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老狐狸」叫屈,如果不是它在複審階段給「漏」了,或許最終的結果又會截然不同。

最佳劇情片 石門。記者吳致碩/攝影
最佳劇情片 石門。記者吳致碩/攝影
吳慷仁是本屆金馬獎影帝。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吳慷仁是本屆金馬獎影帝。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劉奕兒(左起)、白潤音、導演蕭雅全、陳慕義以及劉冠廷合作「老狐狸」是金馬獎大贏家。圖/華映提供
劉奕兒(左起)、白潤音、導演蕭雅全、陳慕義以及劉冠廷合作「老狐狸」是金馬獎大贏家。圖/華映提供

這幾年少了中國與香港主流電影參與,反而港產獨立製片與東南亞電影成為台片最大的競爭者。看看今年的入圍名單,曾幾何時,台灣片的代表是類型化傾向的「疫起」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香港則是小成本的寫實作品「年少日記」、「白日之下」和「但願人長久」。雖然金馬評審團每年重組所以年年改變口味標準,但一方面也再度看見金馬獎的平台足以反映華人各區域電影的大趨勢與變化。今年大放異彩的東南亞作品「五月雪」與「富都青年」,都有台灣主創參與,兩位導演與台灣的密切合作,也源自金馬這個重要的交流平台。

許光漢搭檔滿島光一起擔任頒獎嘉賓。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許光漢搭檔滿島光一起擔任頒獎嘉賓。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林青霞獲頒終身成就獎,是金馬60的焦點巨星。記者吳致碩/攝影
林青霞獲頒終身成就獎,是金馬60的焦點巨星。記者吳致碩/攝影
五位影后揭曉得獎名單超有戲。聯合報金馬採訪團隊/攝影
五位影后揭曉得獎名單超有戲。聯合報金馬採訪團隊/攝影
資深影人廖慶松(中)。記者吳致碩/攝影
資深影人廖慶松(中)。記者吳致碩/攝影
陳坤厚比出「60」手勢,感謝金馬60頒發他。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陳坤厚比出「60」手勢,感謝金馬60頒發他。聯合報金馬獎採訪團隊/攝影
林品彤、李安、陳意涵、李屏賓、劉俊謙出席疫起、小曉 慶功宴。記者吳致碩/攝影
林品彤、李安、陳意涵、李屏賓、劉俊謙出席疫起、小曉 慶功宴。記者吳致碩/攝影

金馬60,少了中港閃亮亮的大明星參與,台上頒獎的盡是港台新生代與日本影人,熱鬧依舊,但仍有些可惜,我想台灣影人們還是希望回到往日那種所有華語電影一起華山論劍的狀態。頒獎禮上,沒料到的是台灣電影長久以來的能量還是一直支撐著滿滿感動,林青霞、陳坤厚得獎,杜篤之、廖慶松還在崗位上兢兢業業,連最後得獎的黃驥、大塚龍治致詞裡,還是滿口感謝侯孝賢、楊德昌等這些台灣導演對他們的啟發。金馬60提醒大家,電影永遠是鑑往知來,不忘過往初衷,亦要展望未來,期待台灣電影更好,讓金馬獎繼續陪大家書寫歷史。

金馬60

金馬60主視覺曝光!Bito攜手藝術大師江賢二邀大眾創造專屬互動海報

金馬60主視覺曝光!Bito攜手藝術大師江賢二邀大眾創造專屬互動海報

2023/07/28

最新文章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一餐沒有甜點就不完整嗎?如果菜單中沒有甜點,你能接受嗎?圖/Ying C. 陳穎...

陳穎Ying C. /無甜點菜單的悖論:是「甜點」的終結,還是「定義」的解放?

2025/10/02
黃冠智(左起)、吳翰林、朱宥丞在「聽海湧」飾演3兄弟,全部入圍金鐘。圖/公視提供

雀雀/金鐘入圍劇「聽海湧」:情感煽動力剽悍、演員表現是最大看點

2025/09/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