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夏民/給工作者的備忘錄:邁出新的一步之前,先盤點資源

2023/12/24 陳夏民

陳夏民comma books總編輯,著有《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等書。因為愛書而身心受創的男人,經過多次復健,現可微笑與書相愛相殺。這裡將邀請陳夏民在歲末之際,為工作者們回顧2023,並以3點備忘錄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邁向更好的2024。

陳夏民|comma books總編輯,著有《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等書。因為愛書而身心受創的男人,經過多次復健,現可微笑與書相愛相殺。
 圖/王志元攝影
陳夏民|comma books總編輯,著有《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等書。因為愛書而身心受創的男人,經過多次復健,現可微笑與書相愛相殺。 圖/王志元攝影

Memo 1:數位遊牧更需紀律

萬惡的疫情對人類文明有貢獻,其一是打破虛實界線,加快人類投身虛擬世界之速度,從此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成為工作選項,打破上班必須出門的遊戲規則。許多公司樂於擁抱遠距上班模式,透過交叉排班進辦公室、縮小辦公室規模,慢慢減少運作成本——儘管人碰不到面,少了溝通也是個問題,但企業端的確重新思考上下班的概念。

但遠距上班也有諸多考驗;不用奔波通勤,多出來的時間不一定讓工作效率提升,反而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如果都待在家裡,缺乏環境切換的刺激,可能造成效率低落或是加添生活的煩躁感。我身邊有許多以接案維生的朋友,多半掛著黑眼圈,並非案子太多,而是生活與工作的界線太模糊,一顆心懸在那裡,無時無刻都在上班——就算數位遊牧解放了空間限制,也不能保證你我獲得自由。能夠擁有紀律、劃分清楚上下班時間與空間的差異,才是兼顧工作與生活品質的關鍵。

Memo 2:興趣當工作前先做功課

疫情下許多人被迫暫停,多了時間思考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於是,無論世代,有越來越多人把興趣當成工作,不過其缺點就是工作成就無法與自身價值脫勾,工作上得到的負評都會成為削弱自尊的利刃。企盼在志業中找到歸屬的人,如果沒有拿捏好分寸,往往在燃燒完熱血之後就會壞掉了。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必須透過分工才能完成,當興趣變成工作,自然會生出有別於興趣之外的工作細項,如會計、行銷、客訴或各種行政工作,其中還牽涉不同的專業範疇。難,真的很難。沒有心理準備就一頭熱栽進去,原本所懷抱的熱情可能消磨殆盡,此時認賠殺出也罷,就怕被掏空的內心只留下恨。想要靠喜歡的事養活自己絕對不是壞事,至少先做好功課,搞清楚未來有哪些怪要打,才不會一走出新手村就被魔王輕鬆幹掉了。

Memo 3:先盤點身上資源,不要新年又從頭開始

2023年的時間感紊亂,疫情終告結束,原本遲緩的世界彷彿掛上火車頭猛然前進,拖著眾人往前衝。原以為上工就能大賺,不料,有戰爭有選舉又有通膨發生,大環境各種紛擾不斷,許多人在疫情期間養回來的能量瞬間燒光,身體疲勞、內心過勞。不過,如果能夠冷靜分析外在世界是如何影響我們,或許可以鬆動意識枷鎖,獲得更多主控權。

所以,請不要急著規劃明年的行事曆與工作目標,而是好好盤點一年的收穫與失去。請拿出這一年的行事曆與存摺,或是任何可以紀錄自身經歷的器具如社群媒體、google map定位紀錄等,靜下心來,好好分析這十二個月來的表現——曾經開發過的客戶或單位,在合作案結束之後理當要成為你的後援,雙方持續合作,穩定提高彼此的獲利與影響力。如果有嚴重的失誤,則要思考如何趨吉避凶。當然,曾經去過的、喜歡的地點或小店,則當作工作之餘的打氣站,偶爾前往慰勞身心。在邁出新的一步之前,記得好好盤點身上的資源,才不致每次都要從頭開始,浪費了過往努力的種種心血。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8「我們的結束與開始

2023年又迎接許多故事的翻頁,有的眾人共讀、一同追憶感傷,有的私自咀嚼、在心中安靜整頓。文學雜誌《幼獅文藝》與台東音樂基地鐵花村宣告在今年落幕,然而兩者孕育的創作能量都將繼續在各處盛放;電影導演與攝影師交出年度作品,正視、調整、送走某段過往,帶著新認知的自我前行;熱衷於地方營造與動物愛護的實踐者,將每階段的追根究底,化作交流行動與圖文紀錄,用每一天去經歷。如果將道別視為前進,留下這些以2023註記的作品與回憶,生活中的創作還會持續。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許育華/給旅人的備忘錄:如今from global to local才是王道

最新文章

老陶甕在陽光下、草地上,盛著黑豆第待一年的自然熟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查理考克斯演出全新「夜魔俠:重生」。圖/Disney+提供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藝術家葉子奇是一位向內選題、緩緩細畫的藝術家,作品是從平凡世事中琢磨出的詩。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善意的競爭》。圖/擷自IG/xplusu.series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