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智博╳鐵花村:下一個原民音樂基地,何時會出現?
汪智博卑南族kasavakan部落族人,以推廣原住民音樂教育為職志。是一對兒女的老爸,「南王姊妹花」樂團的不稱職吉他手。當年以顧問身份參與「台灣好基金會鐵花村音樂聚落」的誕生,而今將於年底鐵花村熄燈後,卸下企劃總監(村幹事)的長年重任。這裡邀請汪智博執筆,寫下一路走來經營鐵花村的點滴故事。
鐵花村在2023年12月31日劃下句點
過往近五千個日子裡,鐵花村風雨無阻地舉辦超過3000場次的大小型演出;多次深入台東最偏遠的部落辦理音樂展演活動;更在長達七年的時間中,讓逾百位在地對流行音樂有興趣的朋友們免費參與音樂人才培訓課程,看他們寫下自己第一首自創歌曲、站上人生第一場舞台演出。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將在2023年12月31日,劃下句點。
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結束
這幾天,鐵花村每晚的生意真的是好到不行,套句村長發哥的話「怎麼這麼多人來瞻仰遺容?還要陪伴我們守靈。」大夥每天忙著做好場域整理,一如過往地試音、彩排、測試燈光後,開放觀眾進場,隨著村長敲鐘大喊「上課囉~」,台上歌手們開始精彩演出,熱情歡呼直到曲終人散。
最後四天近四十個樂團的演出節目,可以說是集鐵花村過往十三年的最精華展演內容,然而看著藍房子前方記錄鐵花村結束營業倒數計時的牌子一路減少,並將在這兩天進入最後個位數字,夥伴們在工作時強顏歡笑之餘,下班後即默不作聲的坐在鐵花篝火旁,喝上幾杯後開始黯然落淚,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就這麼地結束。
為台灣原住民打造音樂平台
這段時間,我的思緒常回到2009年的某天深秋傍晚,猶是一片荒煙蔓草的鐵花村現址上,包括台灣好基金會前執行長徐璐、胡德夫老師、歌手巴奈、音樂製作人鄭捷任、負責市集的Homi等幾位朋友,找來原本還在媒體工作的我,共同許下為台灣原住民打造一個音樂平台的夢想。
自己是原住民卑南族人,當時已在媒體服務近二十年,深知那個時代對於原住民事務的社會氛圍,除了形式或檯面上的補助、捐贈,還真的未曾看到過真心只為原住民付出且不求回饋的民間單位或團體,「哪個笨蛋會跑到音樂資源如此貧瘠的台東做這種事情?」
結果台灣好基金會是認真的!2010年初,基金會以NGO角色標下交通部觀光局「東部國際光點計畫」並展開3年的執行期,4月即請來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陳正瑞、見維.巴里、饒愛琴等人,一桌一椅、一門一窗地開始打造鐵花村。燒焊而成的鐵花燈充滿古樸鑿痕,「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漂流木更讓鐵花村門清晰呈現大自然帶來的絕美線條;以維持原貌構築而成的大舞台讓歌者如在森林中自在演出,大面積草皮襯托慢市集的精彩。同年7月,猶在工地狀態的鐵花村已經開始有歌手進駐演唱,進而達成「鐵花一開、音樂就來」的初始目標。
當年以「顧問」身份成為鐵花村創始元老之一的我,親眼見證基金會執行光點計畫後,對原本死氣沈沈的台東鐵道藝術村及鐵花路所帶來的驚人改變。數千顆熱氣球造型的燈籠形成全台獨一無二、完全由素人共同製作而成的戶外大型裝置藝術區,結合夜晚音樂節目以及假日多項活動,成為吸引遊客駐足台東市區的觀光凝視點。台東縣政府再將鐵花路改成全縣唯一的行人徒步區,並將全區重新任名為「鐵花新聚落」。
見鐵花村持續朝向「打造原住民音樂平台」的目標前進,一年當中多達七成以上的節目由全台(以花、東、屏為主)原住民歌手(樂團)擔綱演出,我也在2014年6月正式進入鐵花村工作。在這段活力十足的時期,鐵花村全面推廣基礎音樂教育,創辦台東第一個大型音樂賽事「焚風音樂比賽」,首辦的慢食節活動逐步衍生出東部最知名的「台東慢食節」;每週五天的常設音樂展演節目提供在地音樂團體展演機會,鐵花村也因此成為國內流行音樂界團體巡迴台東演出的最重要據點、沒有之一。
敵不過現實挑戰與疫情虧損
鐵花新聚落的快速發展,確實帶來龐大的商機與觀光人潮,卻也出現許多打著「鐵花村」名號的活動,甚至帶來對鐵花村原生演出的干擾和誤解。雖說基金會在告別聲明中強調,鐵花村帶動了台鐵舊站全區氣氛的改變,吸引了一群人們從駐足、停留、到移居台東,凝聚出台東「音樂城市」的風氣與名聲,但終究敵不過現實挑戰與疫情虧損,再加上一些不足以為外人道的原因,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十天,鐵花村終將落幕。衷心感謝所有來過、喜愛這塊音樂聚落的好朋友們,這場美好的仗我們已經打過,只是我真的不知道,下一個真正以台灣原住民音樂為主角的音樂基地,要到何年何月才會再出現?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8「我們的結束與開始」
2023年又迎接許多故事的翻頁,有的眾人共讀、一同追憶感傷,有的私自咀嚼、在心中安靜整頓。文學雜誌《幼獅文藝》與台東音樂基地鐵花村宣告在今年落幕,然而兩者孕育的創作能量都將繼續在各處盛放;電影導演與攝影師交出年度作品,正視、調整、送走某段過往,帶著新認知的自我前行;熱衷於地方營造與動物愛護的實踐者,將每階段的追根究底,化作交流行動與圖文紀錄,用每一天去經歷。如果將道別視為前進,留下這些以2023註記的作品與回憶,生活中的創作還會持續。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
2025 Diptyque Orphéon爵夢奏鳴曲!重新演繹的經典香調
2025/02/21 -
在台北最高的地標舉辦一場難忘的婚禮,我們在台北101結婚吧!
2025/02/21 -
此生必遊迷你島國馬爾他!只比台北大一點的歐洲後花園有哪些好玩景點?
2025/02/20 -
咖啡與法餐的完美配搭!米其林星級主廚吳定祐以Nespresso 頂級咖啡開啟味蕾的華麗冒險
2025/02/19 -
亞洲最強酒吧大集合!台灣調酒界年度盛事 「Sip & Spirit Taiwan」 2月23日台北晶華酒店登場
2025/02/19 -
星巴克虎尾清雲門市!雲林首家車道型服務、以布袋戲文化融入設計
2025/02/17 -
2025台北101綠色力量生活節登場!展現101種綠色生活方式
2025/02/11 -
2025 AI雙展《AI繪動的畫》《AI SPORT》!士林科教館以科技開啟互動觀展新體驗
2025/02/10 -
年度巧克力盛宴2025《黑金派對》2月登場!匯聚50+品牌一探可可世界
2025/02/08 -
吐司控必收!銀座仁志川「甘王草莓」 、「巧克力」生吐司2月限時開賣
2025/02/07 -
【本期發刊】創意開路,新世代工作學
2025/02/07 -
Apple Invites電子邀請函!在手機裡共享活動的所有美好
2025/02/05 -
永山祐子操刀名古屋新地標!AOI CELESTIE 複合式烘焙咖啡館亮相
2025/02/05 -
美食調香氛10X松菸開展!10款淡香水推薦、3款特展限定美味小食
2025/02/04 -
開創當代眼鏡店想像:Round² Space台南新開店,歐洲老電影裡的覓鏡旅程
2025/01/24 -
喜迎蛇年來走春!台北101進駐6大新店 刷聯名卡最高享7%回饋
2025/01/24 -
蛇年送禮最精選!台北101嚴選最具品味質感伴手禮 還有全台限量一瓶紀念酒
2025/01/23 -
【基隆100碗】評審看榜單-鄭順聰、許效舜、Hally Chen
2025/01/2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