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導演的豆花:認識自己、看見家園

2024/01/22 于國華

「豆花是台灣特色食物,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紀錄片導演何明瑞說,小時候能夠吃上一碗豆花,已經足夠幸福。他開了一家「導演的豆花店」,以豆花連結自己童年的記憶,同時追念故友的真情和熱情。

2019年起,導演何明瑞開著他的豆花車,到不同地方進行影像教學。圖/導演的豆花店提供
2019年起,導演何明瑞開著他的豆花車,到不同地方進行影像教學。圖/導演的豆花店提供

何導演賣豆花很認真,向大溪豆乾老店學來鹽滷製作豆花的傳統方法,再自行研製配料,每天新鮮製作。他講究食材,只用天然原料;例如用地瓜和芋頭製作粉圓、山梔子製作粉粿,買價格高出數倍的美國有機黃豆製作豆花。一碗豆花八十元,這樣成本合算嗎?何明瑞笑笑說:我自己愛吃。

做為導演和攝影師,何明瑞入行三十多年,和導演劉嵩合作拍攝《農村的遠見Ⅱ》、《南國啟示錄》,兩度入圍金鐘獎最佳攝影。他與《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交情深厚,兩人相約「你在天上飛、我在地上跑」,一起投入影像教育。

曾有算命師預言,何明瑞活不過五十歲。沒想到年過五十、慶幸擁有了多來的人生,卻送別了好友齊柏林。2017年齊柏林空拍飛機失事,何明瑞哭整個下午。他決心,齊柏林永遠飛在天上,輪到自己實踐約定。

2019年7月,導演的豆花車登場,這是何明瑞「地上跑」的影像教室。每到一處偏鄉,他先帶小朋友手作豆花,從磨豆、煮豆漿到凝結,再加上小朋友找來的當地食材,做一碗自己家鄉的豆花。然後,導演讓小朋友學習空拍機,從不同的的角度看見家鄉。

導演何明瑞在迪化街開豆花店,用豆花連結人與世界。圖/導演的豆花店提供
導演何明瑞在迪化街開豆花店,用豆花連結人與世界。圖/導演的豆花店提供

拍攝影像為了「看見」、製作豆花為了「吃到」;何明瑞說,看到或吃到,都是人用感官和世界連結的方法。透過影像教學或製做豆花,都可以讓孩子打開感官,重新認識自己和家鄉。

影像是媒介、豆花也是。何明瑞說,豆花具有很大包容力,能夠成全各種食材。大家「吃豆花」總是先挑配料,花生、粉粿、紅豆、綠豆、花豆、粉圓、仙草、薏仁等,隨意搭配、甜淡自選,一碗豆花就有無限變化。

導演何明瑞開豆花店,食材每日現做,給顧客吃到天然好味道。圖/導演的豆花店提供
導演何明瑞開豆花店,食材每日現做,給顧客吃到天然好味道。圖/導演的豆花店提供

為了推廣影像教育,何明瑞在迪化街區創辦「夢想基地」,一樓就是豆花店。延續空間提供者、財團法人台北市至善堂的公益精神,何明瑞每月送六百碗豆花給附近「讀好書、做好事」的國小學生,開幕三年已經送出一萬五千碗。

在導演的豆花店,口裡嘗著白嫩豆花搭配甜蜜紅豆及軟彈粉粿,眼睛看著現場播放、何明瑞以十年時間完成的金門輦轎紀錄片。我相信,追求一碗豆花的口味圓滿,和紀錄一個故事的深刻動人,都需要同樣的堅持。

于國華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萬物發酵、人間有笑: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訪大稻埕「發酵迷 Fermeny」

2020/07/06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寫在後疫情時代】于國華/疫情過後,大家都是李子柒

2020/04/28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2020/11/03

最新文章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照。圖/CATCHPLAY+ 提供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排隊問題是參觀世博會的一大試煉。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真人版「馴龍高手」劇照。圖/UIP提供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無赦之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你會在避難包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零食點心嗎?又是哪些呢?圖/Ying C. 陳穎提供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鄭宜農。圖/邊走邊聽有限公司提供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莫子儀醉戲演得太逼真。圖/逆光電影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雷諾瓦的畫作。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重回藝術現場—藝術不再只是單向的凝視

2025/06/05
「滿血復活」令人不寒而慄。圖/索尼影業提供

馬欣/無法成熟的大人是如何成為暴力源頭—不寒而慄的「滿血復活」

2025/06/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