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4柏林影展:蔡明亮「行者」領銜台灣影壇不缺席,藝術總監卸任的最後一舞

2024-01-31 16:35 溫溫凱/地下電影

每年年初,世界影壇皆照慣例迎來兩大盛會,其一是柏林影展;其二是奧斯卡頒獎典禮。事實上,能夠理解柏林與奧斯卡個別象徵了起始與終點,每年的電影們從柏林(或是日舞)起始,終點在奧斯卡,一年的電影大概按照此循環,給出世人影壇的脈動與眼光。

圖/摘自Berlinale
圖/摘自Berlinale

1月中旬柏林影展與奧斯卡,前後各自公布了完整入圍名單;其中,當然柏林影展是作為今(2024)年的未來展望,而奧斯卡則是作為去(2023)的整體回顧。而在奧斯卡的盛名以及《奧本海默》、《Barbie芭比》等熱門電影的帶動下,關注度自然高出柏林影展不少,但是與法國坎城、義大利威尼斯並稱歐洲三大影展的柏林,其實也非常值得影迷關注,尤其今年是柏林影展藝術總監卡洛夏崔安的最後一舞,這名在世界影壇人緣極佳的總監,會在最後一屆任期給出什麼樣的片單與展望——是開幕後的焦點。

本篇文章,旨在聚焦較少人討論的柏林影展,尤其今年是華語影人在柏林影展有所表現的一年。

柏林影展主競賽片單——台灣不缺席

每年最受矚目的影展單元,就是主競賽,而本屆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共有20部作品將角逐最高榮譽金熊獎,其中包括兩部首部長片和兩部紀錄片。六部電影由女性執導或擔任共同導演。

對於今年的主競賽片單,藝術總監卡洛夏崔安是這樣說的:「我們對今年的評選感到特別自豪,在我們珍惜和欽佩的導演與獨立電影領域強大的新聲音之間,實現了最佳平衡。選擇依據當然是故事以及講述者的多樣性,更重要的是風格的多樣性,目的是展示電影語言的廣泛可能性。」而在此片單中,最受影迷矚目的,應該是兩名法國影人,布魯諾杜蒙的《The Empire》以及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的《Suspended Time》。

這兩名導演皆戰功赫赫,兩人的主戰場當然是在法國坎城。其中,布魯諾杜蒙於1997年交出的首部長片《機車小鎮》就獲得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後續憑藉《人,性本色》和《野獸邏輯》皆拿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2019年則以《聖女貞德再出征》獲得坎城影展一種注目特別提及。

至於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則是從影評轉戰導演,1986年交出的首部長片《失序狀態》在威尼斯影展獲得影評人費比西獎,2012年的《五月風暴》於威尼斯影展獲得最佳劇本,2016年的《私人採購》則是斬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其知名作品還包含與前妻張曼玉合作《迷離劫》、《錯的多美麗》、以及與茱麗葉畢諾許二度合作的《星光雲寂》、《非.虛構情事》。今年,布魯諾杜蒙是繼2013年《最後的卡蜜兒》重返柏林競賽,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則是首度踏上柏林。都將角逐個人首座金熊獎。

至於在今年主競賽單元中,又能看見近年號稱柏林最愛寵兒,韓國名導洪常秀的新作《A Traveler’s Needs》。說柏林影展熱愛洪常秀是其來有自,2020年洪常秀以《逃亡的女人》榮獲最佳導演;2021年以《引言》榮獲最佳劇本;2022年以《小說家電影》榮獲評審團大獎,若再算上2017年洪常秀執導《獨自在夜晚的海邊》,讓金珉禧拿下柏林影后,這是洪常秀的作品在近年4度於柏林影展有所斬獲,獲獎機率極高。去年洪常秀的作品《在水中》是在柏林影展邂逅單元,今年的《A Traveler’s Needs》再度重返主競賽單元,找來老搭檔權海驍以及曾在《克萊兒的相機》合作過的伊莎貝雨蓓主演。

韓國名導洪常秀的新作《A Traveler’s Needs》。圖/摘自Berli...
韓國名導洪常秀的新作《A Traveler’s Needs》。圖/摘自Berlinale

然而,今年最值得台灣影迷注意的,是茅利塔尼亞名導阿布代拉曼西沙可的《以愛之茗》以及敏巴哈杜爾巴姆的《香巴拉》,原因為這兩部作品台灣皆有參與製作。兩片都是受到文策院「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投資,其中《以愛之茗》為旅法影人王琮擔任製片;而《香巴拉》則是廖慶松、黃江豐擔任監製、王思靜聯合製片。

茅利塔尼亞名導阿布代拉曼西沙可的《以愛之茗》。圖/摘自Berlinale
茅利塔尼亞名導阿布代拉曼西沙可的《以愛之茗》。圖/摘自Berlinale

阿布代拉曼西沙可曾以《在地圖結束的地方》入圍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並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後續拿下法國凱撒獎7項大獎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現為國際電影)。新作《以愛之茗》超過一半場景在台灣拍攝,並且啟用台灣演員張翰以及吳可熙,也是繼蔡明亮的《日子》後,台灣出品的電影再度角逐金熊獎。

至於《香巴拉》的後期製作則在台灣進行,包含剪接廖慶松、聲音杜篤之的聲音、調光洪文凱。此作聚焦於尼泊爾喜瑪拉雅山區多夫一妻制的村莊,名為PEMA的女子嫁入三兄弟的家,而後展開發現並解放自我的旅程。從此來看,雖然台灣導演並未直接有作品入圍今年柏林影展,但台灣相關影視人員,仍在各自的專業之下,參與這場年初的盛事。

敏巴哈杜爾巴姆的《香巴拉》。圖/摘自Berlinale
敏巴哈杜爾巴姆的《香巴拉》。圖/摘自Berlinale

華語影人的身影——蔡明亮領銜,短片競賽對中國的厚愛

延續上個子題,在主競賽單元對於《以愛之茗》、《香巴拉》的討論,此部分要談論今年柏林影展對於華語電影的關照。

從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的獲獎數來看,相對於坎城影展,柏林影展以及威尼斯影展,皆對於華語影人較為友善,其中李安、侯孝賢、蔡明亮、張藝謀、賈樟柯皆在威尼斯影展拿過最高榮譽金獅獎;而李安也曾兩度在柏林影展拿下金熊獎(《喜宴》、《理性與感性》),謝飛、刁亦男、王全安等中國導演也曾獲得金熊獎。

對比坎城影展至今僅有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過首獎,顯然柏林影展與威尼斯影展相對厚愛華語影人。而今年的柏林影展,更有多部華人導演的作品,其中,台灣/馬來西亞名導蔡明亮就是其一,其行者系列最新作品《無所住》入圍特別放映單元;舊作《天邊一朵雲》則是入選經典單元。

蔡明亮以新作《無所住》獲邀入選「特別放映」(Berlinale Special)...
蔡明亮以新作《無所住》獲邀入選「特別放映」(Berlinale Special)影片名單。圖/摘自Berlinale

4年前,2020年蔡明亮帶著第11部劇情長片《日子》,入圍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角逐金熊獎,雖然最終無緣此獎,但也獲得了旨在表彰以LGBTQ為題材的泰迪熊評審團獎,且《日子》在當年的影評評價並不低,近2小時無對白、僅46顆鏡頭組成的作品,在柏林影展展開討論。

倘若對於蔡明亮近年的作品有所理解,從《你的臉》、《日子》乃至於到第行者系列第9號作品《何處》來看,就能輕易發現,蔡明亮對於所謂「劇情片/紀錄片」的清楚分野並不是那麼在乎,蔡明亮在乎的,更趨近於模糊兩者、純粹的「影像作品」。

《日子》與《何處》前者能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後者能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但將兩者置換,從影像肌理檢視,仍舊通順——意即,這兩部片子同時是劇情,也同時是紀錄。

至於《何處》重要的是,揭示了亞儂弘尚希正式進入了蔡明亮的行者系列,當然,此系列最為鮮明的形象,是身著紅袍袈裟的李康生——而這是蔡明亮創作系譜上,兩代靈感泉源的交織以及身體展演的另一再現。

從此脈絡往下看,行者系列從2012年發展,今年來到第10部的作品《無所住》,也就不難想像蔡明亮鏡頭的迷戀,仍會是這兩位男演員。而前一部《何處》去到法國巴黎拍攝,《無所住》則是前往美國華盛頓拍攝,取景於華盛頓紀念碑、喬治城、華府聯合車站等面向。同時,這也是行者系列繼2014年的《西遊》(柏林大觀單元)之後,再度入選柏林影展——蔡明亮的紅袍袈裟,將在冰天凍土的柏林踏出世界首映的第一步。

蔡明亮以新作《無所住》獲邀入選「特別放映」(Berlinale Special)...
蔡明亮以新作《無所住》獲邀入選「特別放映」(Berlinale Special)影片名單。圖/摘自Berlinale

除了新作《無所住》,蔡明亮的舊作《天邊一朵雲》4K修復版則在經典單元放映。時間回到2005年,《天邊一朵雲》就在柏林影展獲得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和影展創辦人獎,此作擁有蔡明亮少見的歌舞場面,而其情慾戲也在當時台灣掀起熱議。

相隔近20年,《天邊一朵雲》重返柏林影展進行放映,對於這位名滿世界影壇的作者導演而言,是一份名為時間的禮物,也讓世人再度理解,作者導演的電影的生命,不是短暫而易逝的,是很長、很長、很長的,過了數十年,仍舊有人憶起,並將之展映。

接著是邂逅單元、大觀單元、論壇單元,在此單元各自擁有幾部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邂逅單元為中國導演邱陽的首部劇情長片《空房間裡的女人》;大觀單元為中國導演林見捷的首部劇情長片《家庭簡史》、香港導演楊曜愷的劇情長片《從今以後》;論壇單元為中國導演晉江的紀錄片《Republic》。

首先是邂逅單元的邱陽。邱陽與台灣頗有淵源,為2015年金馬電影學院學員,而邱陽也曾在2018年金馬影展與HTC VIVE合作的VR電影《5×1》中執導《O》。至於邱陽在此前的短片則有《小城二月》、《日光之下 》,《小城二月》則獲得了第70屆坎城影展的短片金棕櫚獎。

而今年邱陽的首部長片《空房間裡的女人》,讓他再度擠身三大影展,也是中國備受矚目的新銳導演。接著是大觀單元的林見捷以及楊曜愷。林見捷的《家庭簡史》在柏林影展之前,已率先入圍日舞影展的世界電影競賽單元,也讓林見捷成為中國首位第一部長片就入圍柏林影展及日舞影展的新銳導演。

《家庭簡史》故事聚焦於中國的一胎化政策,此議題也在近年出現於主流影像之中,2019年王男栿的紀錄片《獨生之國》以及萬瑪才旦的劇情片《氣球》皆從不同角度出發,討論節育政策帶來的影響。今年,林見捷的《家庭簡史》則再度碰觸中國人無以言說的苦痛與哀愁。

至於台灣觀眾應該對於楊曜愷並不陌生,2019年楊曜愷的《叔.叔》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男主角、女配角、原著劇本4項大獎,隔年,《叔.叔》則闖進第70屆柏林影展大觀單元,換句話說,今年楊曜愷則是帶著《從今以後》,再度重返柏林影展的大觀單元。

長期耕耘同志題材的楊曜愷,在《叔.叔》當中將鏡頭對準香港「異性霸凌」下的當代社會,探勘同志的困境與難處,楊曜愷小心翼翼地溫柔凝視片中兩名步入遲暮的同性之愛,且在一次次的肉體纏綿挖掘寂寞的靈魂深處,雖然最終仍舊受體制壓抑,但能如此愛過一遭,在緩慢的剪輯步調下儼然刻骨銘心。而或許《從今以後》是《叔.叔》的女性版,《叔.叔》找來太保、袁富華飾演暮年男同志;《從今以後》則由區嘉雯、李琳琳飾演暮年女同志,而這也是楊曜愷繼《叔.叔》再與區嘉雯合作,至於能請到久未演戲的李琳琳,能撞擊出何種火花,也是本片值得關注的。

《從今以後》則由區嘉雯、李琳琳飾演暮年女同志。圖/摘自Berlinale
《從今以後》則由區嘉雯、李琳琳飾演暮年女同志。圖/摘自Berlinale

最後是論壇單元的晉江。中國獨立紀錄片工作者晉江,其紀錄短片《一天》曾入選2020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以及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而新作《Republic》鏡頭聚焦於北京的青年音樂家,也已經在釜山影展獲得最佳紀錄片獎,本次的柏林影展則是歐洲首映。

再來是短片競賽,此單元共計20部短片,其中包含4部中國短片,分別是,《是日訪古》林詣涵、《經過》黃樹立、《熱天午後》張文倩、《月亮照常升起》王裕言。

對這4名導演,台灣觀眾最熟悉的應該是黃樹立,前作《當我望向你的時候》曾在2022年第59屆金馬獎獲得最佳紀錄短片,而本作也曾入圍坎城影展影評人週單元,並獲得酷兒金棕櫚獎。此外,《是日訪古》的林詣涵就以此片獲得了西寧FIRST青年影展先鋒創作單元最佳短片;《熱天午後》張文倩前作《五口之家》曾獲得瑞士真實影展評審團大獎;《月亮照常升起》王裕言前作《成為海洋的一千零一次嘗試》也曾入圍柏林影展短片競賽。

從上述介紹來看,雖然主競賽單元未見華語電影身影,但仍不難在其餘單元看見華語作品,其中又以中國電影為主要,成為一股隱隱躁動的新銳力量,正準備從柏林發跡,前往世界影壇。這也吻合卡洛夏崔安於《DEADLINE》專訪時表示的,「柏林影展的DNA 之一,就是永遠不害怕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最重要的平台」。

其餘焦點——卡洛夏崔安的卸任、馬丁史柯西斯的榮譽金熊

圍繞在今年柏林影展的一大焦點之一,就是藝術總監卡洛夏崔安即將卸任,而這似乎並非是卡洛夏崔安的決定,是由德國文化部長Claudia Roth下達的人事命令,至於當時卡洛夏崔安的公開聲明顯得非常無奈,這也引起歐美影壇的憤怒以及連署。其中,數百位知名影人公開連署要求柏林影展留下卡洛夏崔安,其中包含馬丁史柯西斯、洪常秀、濱口竜介、奈沙馬蘭、哈都裘德、克萊兒德尼、喬安娜霍格、克莉絲汀史都華。

信中批評Claudia Roth此作法是對受人尊敬的影視工作者採取有害、不專業和不道德的行為。並表示卡洛夏崔安和其團隊以安靜的方式,選擇了一條開放且具有藝術回報的策展道路,展示了世界電影的新方向,挑戰刻板印象,並將電影製作的不同領域鏈結。在此期間碰上了肺炎疫情、通貨膨脹以及戰爭等因素,卻仍堅守崗位,讓柏林影展的獲獎電影確立為世界重要電影的位置,而Claudia Roth非但沒有獎勵卡洛夏崔安的努力、奉獻和耐心,反倒選擇進一步增加影展的運作困難。

不過此連署也未能有效留下卡洛夏崔安,本屆確定是其最後一屆影展,且卡洛夏崔安將與影展執行總監Mariëtte Rissenbeek一同離職,下一屆柏林影展將拋棄一名執行董事和一名藝術總監組成的模式,轉而採取單一董事的運作模式,尤前英國電影協會主席Tricia Tuttle接手。也因此,本屆柏林影展其實瀰漫了濃厚的告別氛圍,各界影人將與卡洛夏崔安擁抱、致意,而對於卡洛夏崔安而言,他也表示:「今年的片單是老牌藝術家和新聲音的完美結合,我有一種積極的感覺,而不是憂鬱,我不難過。我認為電影本身說明了一切。」

而在連署聲明公開力挺卡洛夏崔安的馬丁史柯西斯,就是本屆柏林影展象徵終生成就獎的榮譽金熊獎得主。對於馬丁史柯西斯的這座榮譽金熊獎,Mariette Rissenbeek和卡洛夏崔安是這樣形容的:「對於任何將電影視為一門的藝術、以完全私人性和普遍性的方式形塑故事的人來說,馬丁史柯西斯都是無與倫比的榜樣。」兩人的官方聲明繼續:「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伴隨著我們的歷史,他的角色在我們內心生活和成長,他對歷史和人類的看法,幫助我們理解和質疑我們是誰,以及我們來自哪裡。」

最終,官方提及了《花月殺手》,「這部電影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正如史柯西斯本人說的那樣,《花月殺手》『承認了奧賽奇族所經歷的恐怖,也可能帶來某種安慰』。」

《花月殺手》劇照。圖/摘自Berlinale
《花月殺手》劇照。圖/摘自Berlinale

馬丁史柯西斯的這座榮譽金熊獎,也是繼好友史蒂芬史匹柏之後獲獎,這也代表這群80年代美國影壇的電影小子(Movie brats),集體到了領取終身成就榮譽的時刻。無獨有偶,除了柏林影展盛讚《花月殺手》之外,史蒂芬史匹柏也在一次公開場合,當面向馬丁史柯西斯表示,《花月殺手》是他的大師傑作(masterpiece)。

對我來說,馬丁史柯西斯確實是當代最好的電影導演之一,尤其是去年交出的《花月殺手》,我認為是他職業生涯的另一巔峰,馬丁史柯西斯證明了自己年屆81,仍舊是當代最懂電影,最會拍電影的導演。《花月殺手》是這名電影巨人另一里程碑,不只是精準影像語言的火力展示,更是極富創造性、莊嚴性的電影,這是屬於電影院的電影。

而剛出爐的奧斯卡獎,《花月殺手》則入圍10項大獎,其中馬丁史柯西斯生涯共10次提名最佳導演,超越史蒂芬史匹柏的9次,刷新目前在世導演的紀錄,馬丁史柯西斯也是奧斯卡最佳導演最年長的入圍者。屆時,柏林影展也將放映多部馬丁史柯西斯的舊作,藉以定義這名傳奇導演於影壇的特殊位置。

《花月殺手》劇照。圖/摘自Berlinale
《花月殺手》劇照。圖/摘自Berlinale

2024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入選作品:

《Small Things Like These》(競賽暨開幕片),提姆米蘭特

《香巴拉》,敏巴哈杜爾巴姆

《以愛之茗》,阿布代拉曼西沙可

《Pepe》,Nelson Carlos De Los Santos Arias

《Dahomey》,瑪蒂迪歐普

《Sterben》,馬提亞甘斯勒

《Gloria!》,瑪格莉塔維卡里歐

《Another End》,皮耶羅梅西納

《Vogter (Sons)》,古斯塔夫莫勒

《A Different Man》,亞倫施密伯格

《Langue Etrangere》,克萊兒伯格

《La Cocina》,阿隆索魯伊茲帕拉西歐

《L’Empire (The Empire)》,布魯諾杜蒙

《Architectonby》,維克多柯薩科夫斯基

《Me el Ain (Who Do I Belong to)》,瑪瑞亞裘博

《Yeohaengjaui pilyo (A Traveler’s Needs)》,洪常秀

《Hors du temps (Suspended Time)》,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In Liebe, Eure Hilde (From Hilde, With Love)》,安卓爵森

《Des Teufels Bad (The Devil’s Bath)》,賽佛林費雅拉&薇若妮卡法蘭茲

《Keyke mahboobe man (My Favourite Cake)》,貝塔什薩納哈&瑪莉雅姆莫卡達

完整入選片單請點此

最新文章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優雅的相遇」有著疫情的反思與感慨。圖/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提供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生活在佛羅倫斯,除了走踏不盡的古老優美巷徑、走看不完的藝作豪築勝景,買菜做菜本身...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現在撥打的電話」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孔劉(右)和徐玄振合作的Netflix新劇「一箱情緣」。圖/Netflix提供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