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小吃的色彩:王意馨《巷仔口的美食家》
台灣小吃眾多,每個人記憶裡都有香氣撲鼻、令人垂涎的口味愛好。但是,你是否記得這些食物的顏色?
食物設計師王意馨的小吃速寫畫,繽紛色彩直接衝撞了我的眼睛。去年十月,她出版《巷仔口的美食家》,收錄二百多件台灣小吃的速寫畫作和調查筆記。這些作品活潑傳神,透過視覺啟動我大腦裡的味覺聯想。
意馨從小喜歡繪畫。大學念教育系,但上課都在畫圖,畫下每天吃的食物。這些看似遊戲的自我訓練,是她專注食物繪畫的開始,也養成了對於食物形與色的敏銳觀察和記憶。
雙腳帶她遠走異國,食物讓她認識世界。大學畢業後到美國學習設計,她開始將食物畫融入設計作品。前往南美洲玻利維亞的實習,她忙著畫下前所未見的食物,單是馬鈴薯就認識了三百種!到了葡萄牙,從食物中看到新世界,她不斷的畫,完成以當地食物為主題的繪本書《玩食誌(OUNCE MAGAZINE)》。接著經由朋友介紹,她帶著好奇心旅行、觀察和繪畫食物,陸續完成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美國等主題的《玩食誌》。
疫情封閉世界,意馨回到台灣,卻開啟了新的旅程。《巷仔口的美食家》是她用兩年時間走遍台灣、認識小吃的成果記錄,也是各地朋友推薦的台灣小吃導覽地圖。書的編輯以台灣縣市區分,占篇幅最多是大台北,其次台南市。外婆家在府城,意馨擁有許多充滿親情的台南小吃回憶。大台北是她熟悉的地方,因為幅員廣、人口多,是意馨認為小吃選擇最多元的區域。
意馨使用彩色鉛筆在牛皮紙作畫,必須著力上色並且鮮明用色,畫面才能躍顯在暗棕色的牛皮紙面。這是她作品看來既繽紛又沉穩的原因。使用牛皮紙的習慣,來自一次順手用了裝麵包的牛皮紙袋速寫,畫完後很喜歡這樣的色彩風格,於是牛皮紙成為她旅行速寫的標準配備。
現在用餐流行「相機先吃」,但意馨總是「畫筆先吃」:彩筆當筷子、眼睛代替嘴。一些店家不適合立即作畫,她先觀察食物形色、拍照記錄,吃完再回家補畫。
書裡推薦最多的小吃是肉圓,總數超過十家。環遊台灣吃一圈,意馨認識了好多種肉圓,長相、餡料各異,料理方法也不相同,油浸、煎、炸、蒸都有風味。在她經驗裡,好吃的肉圓在彰化和南投最為密集。意馨自己設計的畫作商品,也有一款印上肉圓的T恤,十分幽默。
意馨著力最深的作品,是用食物、食材填滿整個海島輪廓的台灣全圖。細看這一筆一畫的色彩重疊,凝聚著台灣的天地自然與風俗人情,幸福感油然而生。價錢親民的小吃,食材、製作卻不簡單;感恩台灣的豐饒及包容,孕育如此精彩的常民飲食文化。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