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景觀美學催化劑 畫龍點睛的公共藝術

2024/05/04 李清志

公共藝術作品可說是城市景觀美學的催化劑,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具有魔法般的作用,在建築景觀及空間環境中,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但是不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則顯得累贅多餘,不僅不能美化環境,甚至可能弄巧成拙,造成環境的雜亂與心情的不安。

紐西蘭藝術家菲爾普瑞斯的公共藝術作品「風潮」,位於桃園會展中心。圖╱李清志提供
紐西蘭藝術家菲爾普瑞斯的公共藝術作品「風潮」,位於桃園會展中心。圖╱李清志提供

美好的環境需要不同領域專家的共同合作,才能造就出最好的結果;好的公共藝術品設置也需要建築師與藝術家的共同努力與溝通才能完成。無奈有些建築師與藝術家存在著某種情節,彼此看不順眼,建築師覺得自己的建築已經很棒,不需要藝術家來加油添醋;而藝術家則覺得,建築師應該創造出一個好的舞台,讓我來陳列展示我的藝術品。

歷史上只有少數建築師了解公共藝術的價值與作用。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是少數了解公共藝術品價值的人,他在設計華盛頓DC東廂美術館時,很早就考慮到美術館周邊的公共藝術作品,甚至在做模型階段,就已經將公共藝術品放入其中,考慮其量體大小,以及放置地點,包括東廂美術館大門口的亨利摩爾(Henry Moore)雕塑,以及大廳天窗下的亞歷山大凱勒(Alexander Calder)的懸掛作品。

不過台灣現行公共藝術作品設置方式,特別是公共建築並非建築師可以決定,還需要另外徵選,並由執行小組委員會決議。理論上應該可以選出比較好的作品,讓整體環境更加美化,可是現實卻常常事與願違,很多參加徵件的作品並不如預期理想,或是委員會並沒有選出真正合適的作品,因此出現許多藝術作品與建築空間環境不搭的窘境。

以現行的公共藝術作品徵選來看,常常因為設置案預算龐大,可能需要配合設置多件作品,因此需要策展人出來統合藝術家們,並且提出整體設置計畫,公共藝術執行小組委員會只需要在多個設置計畫中,選出最好的計畫案即可,因此策展人的角色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策展人會去考量建築師與藝術家不同角度的思維,他也會去找出最適合最佳的藝術家作品,並且邀請其加入設置計畫。

最近由桃園市府推動的經濟部國貿署桃園會展中心的公共藝術設置案,就是個不錯的案例。桃園會展中心即將在今年五月完工,建築本體由潘冀建築師事務所規畫設計,設計構想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外觀以桃花及日光的交互光影呈現繽紛的視覺意象,公共藝術設置案則是由喜恩藝術文化總監陳惠婷擔任策展人,她在本案中規畫了三項藝術作品,包括紐西蘭藝術家菲爾普瑞斯(Phil Price)的作品「風潮」,桃園在地藝術家姜憲明與陳麗杏的作品「桃源飛揚」,以及新銳科技藝術家丁建中位於室內的作品「匯聚流」。

我非常喜歡藝術家普瑞斯的作品,他擅長風動藝術作品,常常喜歡塑造花草題材,用人造物重新詮釋自然界的美好,這類作品不需要耗費能源,就可以永久自己轉動,非常環保又易於維護。四葉草的花瓣隨風轉動,展現出不同的型態與風采。桃色的四葉草矗立在會展中心的大門口,讓會展中心龐大建築,整個活潑了起來。

桃園會展中心這幾件公共藝術作品,不僅活潑生動,具有國際水準,同時也寓含著桃花繽紛的繁盛意象,非常適合桃園的地方特色,也成為桃園地區新的文青地標。好的公共藝術作品設置,的確具有畫龍眼睛的魔幻效果,為原本建築規畫設計又加分不少。

李清志

建築學者李清志/都市偵探帶路,品味台北6間老屋咖啡館

建築學者李清志/都市偵探帶路,品味台北6間老屋咖啡館

2020/07/27
彷若神隱少女,搭乘火車前往無人車站旁的秘境咖啡店

彷若神隱少女,搭乘火車前往無人車站旁的秘境咖啡店

2020/09/20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堂咖啡館」與「地獄咖啡館」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堂咖啡館」與「地獄咖啡館」

2020/12/23

最新文章

李一桐(左)與劉宇寧主演「書卷一夢」。圖/愛奇藝國際站提供

潘光中/書卷一夢:穿書題材破壞性創新 為傳統古裝題材注入活力

2025/08/16
「一念菩提」劇照。圖/好威映像提供

塗翔文/「一念菩提」:直擊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掙扎與苦難

2025/08/11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