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韌性的豆漿:禾乃川

2024-06-22 17:20 于國華

林峻丞傳來好消息,禾乃川豆漿通過碳盤查認證,從黃豆種植到遞送至消費者手裡,過程所有碳排放完全掌握,下一步朝向「碳中和」、做到「永續豆漿」!油然而生的欽佩,令我立刻回應訊息,約峻丞見面。

2015年,當時在台北三峽經營甘樂文創的林峻丞,十分關心台灣糧食危機議題;尤其本地生產黃豆,只占總使用量不到萬分之一,自產率嚴重偏低。他想做一瓶完全使用國產非基改黃豆的豆漿,支持農人增加種植黃豆,「禾乃川國產豆製所」於是誕生。

林峻丞介紹禾乃川各種本地黃豆產品。圖/于國華提供
林峻丞介紹禾乃川各種本地黃豆產品。圖/于國華提供

從零開始到掌握生產技術、契約種植黃豆、設立工廠,峻丞繳了許多學費;但營運最大困難,在於產量低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通路曾經下單每天七千瓶,但我們只能生產一千瓶!」峻丞說,純豆漿保鮮期短,沒有穩定銷量,不能冒然增加黃豆契作量和擴建廠房。雖然售價較高,禾乃川豆漿得到消費者支持,從三峽本店、台北專賣店到進入連鎖店通路,逐漸打開市場,宅配也穩定成長。

為了增加黃豆用量,峻丞用一年時間鑽研發酵,推出兩款味噌產品:口味甘香的「金味噌」,以及用木桶熟成一年、濃郁醇厚的「赤味噌」。接著又有了創新口味,例如「剝皮辛味噌」將剝皮辣椒調入金味噌,方便用於調理;海帶和柴魚乾加入金味噌製成「深夜味噌」,任何時刻只要熱水一沖,就是一碗味噌湯!

禾乃川陸續開發大豆食品例如豆干、豆皮、豆腐乳等,原料完全使用契作的本地黃豆,掌握產銷履歷。再延伸發酵工法,開發多種天然口味、無酒精的米麴甘酒,還有口味獨特的發酵酸白菜。同時,禾乃川豆漿盡力做到零廢棄,不僅瓶罐回收、連豆渣都可以完全再利用。

雨後黃昏,我從三峽祖師廟、老街一路走到禾乃川本店「合習聚落」,坐下吃一碗「豆漿豆花」。鹽鹵豆花口感綿密札實,蜜黑豆、黃豆甜滋軟糯。見到碗底那一刻,峻丞微笑向我走來,引導我參觀生產基地。

冰箱裡的禾乃川豆漿,完全使用國產非基改黃豆。圖/于國華提供
冰箱裡的禾乃川豆漿,完全使用國產非基改黃豆。圖/于國華提供
禾乃川的台灣黃豆豆腐乳有完整產銷履歷,食用安心。圖/于國華提供
禾乃川的台灣黃豆豆腐乳有完整產銷履歷,食用安心。圖/于國華提供
禾乃川最近上架天然發酵白菜。圖/于國華提供
禾乃川最近上架天然發酵白菜。圖/于國華提供

峻丞曾經跟隨藝人許效舜主持電視節目,返鄉後以「茶山房」品牌重振爺爺的香皂工廠,持續十多年每月帶領志工在三峽河淨溪。推動地方產業振興,他創辦甘樂文創和「三角湧文旅日興會社」;輔導當地孩子的學業與就業,創辦「絲瓜小隊」課輔班、小草書屋、合習聚落、禾乃川等事業。面前的峻丞,笑著聊說著創業甘苦和未來展望;但我想,扛在肩上的壓力隨著理想擴增,想必也更為巨大。

三峽甘樂文創不只一家餐廳,它承擔了地方創生的希望。圖/于國華提供
三峽甘樂文創不只一家餐廳,它承擔了地方創生的希望。圖/于國華提供

面對多變時局,時下流行探討「韌性」,意即社會或社區如何彈性因應挑戰、創新環境條件以適應變局,並且能夠永續發展。我在禾乃川的豆漿裡,嘗到韌性的味道。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最新文章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