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雀雀劇評/科技來自人性 台劇「Q18」與觀眾一起歷經人生課題

2024/08/17 雀雀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李銘順、天心在台灣科幻影集「Q18量子預言」中飾演一對科技公司夫妻檔柯博士與高總裁,他們為了漸凍症兒子小匡(劉修甫飾)打造出量子AI「黑子」與「白子」(炎亞綸、石知田飾)陪伴孩子左右。兩個仿生人甚至可以自由行動,當爸媽照顧兒子的管家兼跑腿、也代替小匡探索外面的世界。

李銘順、天心在台灣科幻影集「Q18量子預言」中飾演一對科技公司夫妻檔柯博士與高總裁。記者王聰賢/攝影
李銘順、天心在台灣科幻影集「Q18量子預言」中飾演一對科技公司夫妻檔柯博士與高總裁。記者王聰賢/攝影

量子AI忠誠度高、自主學習力強,就連電腦難以理解「死亡」、「永生的珍貴性」和「愛」,它們都想要弄懂。石知田以小津安二郎式的平鋪念白語調、與炎亞綸以低限表情表演方式搭配起來,竟順暢地融入在這科技家庭裡詭異的親子關係中,有著超越智慧宅或智慧音箱的「家庭成員」存在感,令人想起羅賓威廉斯在電影「變人」的初始樣貌。後則滲出了些史匹柏「A.I.人工智慧」與石黑一雄「別讓我走」的科幻文學意味。

炎亞綸(左)、與石知田。記者沈昱嘉/攝影
炎亞綸(左)、與石知田。記者沈昱嘉/攝影

「Q18」全劇分五單元,與觀眾一起歷經人類追求永生、婚姻、身體自主與親情羈絆等人生課題。科技不只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加助滋長的恐怕還有執念:例如金士傑在劇中想突破 130 歲的生命年歲極限、趙逸嵐想永保與李千娜愛情關係裡最美的樣子、肉體能被電腦機器撤換的極致程度為何?或者愛與精神的永恆,是否可以全然封存?每個單元背後都有血淋淋令人難以逼視的殘酷現實,是以華麗科幻包裝起來的警世寓言。

李銘順從做工的人、原民律師演到量子科學家都無違和,這次雖然是飾演專業的巨人、面對到「愛」卻成了侏儒:為了維持與天心、劉修甫的家庭幸福,發明出量子AI、長壽晶片、永恆之戒、量子義肢、爆紅線上遊戲和收容人們意識的伊甸園……柯博士一味地以專業技術來回應妻兒的需求,是專屬於科學人的浪漫、卻也是理工人理解愛的盲區:如同多數富人雖無止盡地給予、卻終究無法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一樣,令人唏噓。

談遍了所有關於小情小愛,乃至大愛,「Q18」以不同年齡層與不同經濟族群主角來拆解人類是如何好心做壞事?或秉持著「我是為你好」卻造成了傷害;愛與偏執一旦失衡,量子糾纏態就注定要重新震盪一番,在外界看來就是具戲劇性的宇宙大爆炸,一如「不夠善良的我們」裡那場婚姻風暴的必然發生。

在地球人眼中,戲劇與科技始終都來自於人性,但是「三體」恐懼人性。「Q18」裡量子AI的思路是接近三體的存在,機器人不會說謊,但凡關於人性的一切,都有可能會讓運算過熱或當機。偏偏就是這些對於生命限制的吶喊與奮力追求,讓邏輯無用、讓錯的變對。以哲學方式來探討科學,以愛、死亡、機器人來叩問生命意義,周美玲導演確實拍出了一部台版黑鏡。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李璇(左)、金士傑在「Q18量子預言」劇中有段百歲人瑞愛情。圖/三立提供

雀雀

【城市魅力】影評人雀雀/這些動人的電影,在那些迷人的城市誕生

【城市魅力】影評人雀雀/這些動人的電影,在那些迷人的城市誕生

2020/06/26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韓劇必勝硬骨公式的當代《馴悍記》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韓劇必勝硬骨公式的當代《馴悍記》

2020/09/12
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2021/02/24
雀雀台劇劇評

最新文章

「乖狗狗」被讚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圖/好威映象提供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可頌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糕點實驗場。韓國便有專門店販售各種可頌糕點,包括融合日式飯...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青農謝震山介紹犬香薷的培育條件。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國際卡司齊聚Netflix「回魂計」。圖/Netflix提供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此趟鎌倉行所食餐廳,從規模到形式皆極精巧,卻皆展現飽滿的在地與創作性,既有Fin...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
「因為常玉」是一次多角度的去細讀常玉的分享與交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不只閱讀常玉,也閱讀我們的時代

2025/10/16
「暴君的廚師」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暴君的廚師:跳出「免洗追劇文化」 以飲食文化征服全球觀眾

2025/10/11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CITY OF OTHERS」,以「1920〜1940年...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