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因為一個意外的緣故,我在淡水住了兩日,所住的房間落地窗正對觀音山,因此得以細細觀賞常被遺忘的台北象徵。三十多年來居住台北,我與這座山並不陌生,卻也談不上親密;年輕時有過幾次周末去淡水吃吃喝喝,或許會隨意地在觀音山前拍張照,卻從未真正如此的凝視它。這次不一樣,我日夜對著它,猶如身處一場無聲的對話;那抹熟悉卻飄忽的山影,瞬間變得鮮活起來。它從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台北人情感裡一種抒情的寄託,是台北人家鄉記憶中的朦朧象徵。而連續兩日的凝視,細看觀音山被淡水河環繞,望著淡水出海口,隨著臨海多變天氣與海風沿河吹拂下,景色是「百變」的,清晨雲霧裊裊飄渺,正午陽光透亮直面,傍晚則隨夕照變幻成多彩。
這二天終於讓我理解了台灣二十世紀藝術家們筆下的觀音山為何各自不同風情,相同的山景實則反射著不同人的情感。我的收藏中也珍藏著兩幅觀音山的畫作,一幅是陳德旺先生近抽象的描述,另一幅則是洪瑞麟先生的作品,則透過朦朧的色調與近景的淡水禮拜堂屋頂去對望遠方的觀音山。洪先生筆下的觀音山,不只是單純的山色,而是投射了台北人對淡水的整體印象,或許更蘊含了台灣人對家鄉的一種共同記憶,覺得它們正描摹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台北人對這片山水的歸屬感、對生活的安然,以及對未來的默然期待。我特別喜歡的收藏品。
人與土地之間的記憶總是互相映照。觀音山這樣的風景,對於台灣藝術家來說,其實不僅是眼前景致的紀錄,更是心境的投射。這片山水記錄著歷史,也蘊藏著台灣社會內在的不安與靜默的期盼;隨著時光流轉,台北人對觀音山的凝視一如既往,卻也因著不同世代的際遇而多了些不同的詮釋。最近聽羅大佑以觀音山為名寫的歌曲,似乎正唱出這種微妙的心情:在現代的台北,觀音山成為了情感上的避風港,它像是穩定的依靠,又隱隱呼應著我們心底對於動盪世界的沈默對抗。當我們望著這座山,想像著平靜的生活,彷彿在這份無言的對望中尋求心靈的慰藉。觀音山時而艷陽高照、時而雲霧繚繞,彷彿在提醒我們:人與土地的羈絆,或許來自於我們內心對穩定的渴望與不安的隱忍。
這樣的思緒隨著落日散去,觀音山的輪廓在暮色中變得模糊而悠遠,似乎在輕聲回應我的凝視。每一位觀看者,皆在它的面前找到自己所需的那份力量,或安慰、或感傷。觀音山的美不在於其固態不變,而在於它的包容,它隨著每個人不同的心情與故事而變化著面貌。這座山的存在,像是一面倒映著我們自我意識的鏡子。兩日的凝視,不僅使我體會到藝術家筆下的觀音山為何各異,也讓我明白在這變幻之間,我們其實都在無聲無息地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最新文章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
雀雀/話題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現實永遠都比戲劇更不可思議
2024/12/14 -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