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三小市集「小即是大」:小土地、小農民、小滿足
春去夏來四月末,到台北SOGO逛「地方野食力」,這是集結二十多個中南部小農品牌的市集。很容易看到主辦人李宜倩,她穿著「三小市集」圖文T恤、掛著親切笑容,在市集中穿梭。
以雲林斗六為據點的三小市集已經開辦十三年。「最初什麼都不會,就是想要幫小農賣產品」宜倩笑著說。她邊做邊學,那股熱情始終不減。
李宜倩是雲林科技大學畢業的台北小孩。十三年前為了大學畢業專題製作,找到斗六市區三棟閒置小屋開辦「小農福利社」商店。生涯與農業毫無關係,她想幫助小農販賣產品的天真想法,卻得到多位農友幫忙。專題結束、順利畢業,宜倩捨不得與農友的情誼,決心舉辦市集繼續販賣小農產品。因為三棟小屋的源起,有了「三小市集」名稱。
大部分高鐵班次不會靠站的雲林縣,是台灣的大菜籃。宜倩說,堅持友善生產的農友分散雲林各地,產品不容易流通;有心選購良心產品的消費者也找不到他們。三小市集搭建了產銷平台,累積到目前,合作的農業生產者超過一百位,分布雲林、嘉義、南投等地。
我多次前往斗六拜訪三小市集。沒有台北農民市集的規模,也沒有年貨大街的人潮,每周日的三小市集位在雲中街文創聚落,大約二十攤;樹影婆娑和青草綠地如公園的情境襯托下,好像一場輕鬆的派對。
宜倩常說:「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這正是農民缺乏的經驗。考量實體市集交易量受限,宜倩又開設了實體店,也通過多種媒介傳播產品信息,包括編雜誌、架網站、經營網路商店等,三小市集逐漸成為小農產品「選物店」。她幫農友辦學習課程,帶著農民到外縣市參展,大家一起成長、共同經營市場。
舉辦三屆的「地方野食力」,是三小市集向台北拓展的陣地。每回只有二十多攤參展,但產品很多元,市集裡山珍海味混搭,森林精油、有機茶油、地酒、釀醋、乾蔭豆油,得獎巧克力、有機果醬、手工麵線、阿里山山葵、醃製醬筍,還有熟成鵝胸和日曬烏魚子。我在攤位間遊逛,和小農老闆聊天,融入在彼此的信任中,心動就行動、購買回家享用。
不久前,三小市集得到「聯經人文企業獎」肯定,和眾多規模懸殊的大型企業或組織並列榜單。傳言,二千三百年前希臘發明家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地球」,看來小和大並非絕對的差異。來自「小土地、小農民、小滿足」的三小市集,用「生態、熱情、善念」做為支點,以謙虛的小、撐社會價值的大。我看到了「小即是大」的相對存在。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三小市集「小即是大」:小土地、小農民、小滿足
2025/05/12 -
潘光中/「蠻好的人生」:當人生猝不及防賞了你一耳光 演繹職場女性真實困境
2025/05/10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
馬欣/以命運的鬼牌,重拾英雄片的希望—「雷霆特攻隊*」
2025/05/05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