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許久未曾造訪新加坡,這次的行程專程為了參觀「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展覽「CITY OF OTHERS」,副標題為「1920〜1940年在巴黎的亞洲藝術家們」;這個主題一直是我感興趣的閱讀領域,並且在我的藝術收藏中也有所反映,其中三件巴黎畫派藝術家作品也被邀請參展。
因為去年參與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展「Foreigners Everywhere 到處都有外國人」,這次展覽讓我感受到一種延續的閱讀體驗。展覽探討了移動的人群所引發的文化變遷,以及人們在離開熟悉故鄉後,從異鄉人到接納與認同的思維變化;這些情感、思考和描述,常常成為各類藝術表達的主題。我對這類內容的藝術作品充滿好奇,無論是美術、音樂、文學還是電影,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人們因各種原因選擇生活轉變後,重新定義自我和思考存在意義的多重感受。因此,這些作品成為了不同地域與時代的人們理解彼此的多元途徑。
此次「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展覽聚焦於一戰與二戰之間的亞洲藝術家群體,特別是越南、華人及日本藝術家;他們的遷徙並非單純因為一戰的影響,而是因為印象派的興起,使巴黎成為當代藝術的中心,吸引了眾多年輕藝術家不畏戰爭風險而聚集於此。同時,各自祖國的歷史背景也促成了這次的文化移動;面對不同出生地、民族和文化的年輕藝術家們,巴黎在那個時期接納了各種文化的碰撞,孕育出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
越南因長期受到法國殖民的影響,特別是法國藝術家所創立的「河內美術學院」,使得越南第一代學習西畫的學生們畢業後,紛紛湧向這座他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藝術殿堂──巴黎。這些在巴黎求生的藝術家們,發展出以西畫技術在絹上創作的混合型作品,為近代美術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同時,越南的漆畫工藝也融入法國裝飾主義的當代創作範疇。與此同時,華人藝術家們則受到蔡元培留法勤工儉學的號召,像林風眠、徐悲鴻、常玉、龎熏琹等人,為華人當代藝術開創了新篇章。展覽中,我首次見到了許多來自法國美術館及藏家的華人大師名作真跡,深受感動,仿佛能感受到大師們在異鄉創作時的年輕氣盛;日本最著名的巴黎畫派藝術家藤田嗣治的幾件代表作,來自龎畢度和福岡美術館的展品,非常難得一見,讓人倍感珍貴。
展覽中有一個環節專門探討當時巴黎對東方美學的迷戀,這種迷戀成為了時尚,並融入當時的裝飾藝術和商業設計中;這些亞洲藝術家們也參與其中,對法國當時的工藝美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展現東西方文化的交互影響。當時的巴黎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重建一比一的吳哥窟主建築,並融入大量東南亞傳統服飾和舞蹈元素;展覽中展示大量的照片和影像文獻,生動地呈現那個時期巴黎的多元與熱烈。人們在慶幸一戰過後的重生之際,卻未曾料到和平的脆弱與短暫,二戰的陰影不久便降臨,一切戛然而止。
這是一場非常引人入勝的展覽,不僅僅是藝術品本身,更是對一個時代的深刻描述;展覽由中、日、法三位藝術史學者合作,加上各國美術館的支持,整理得非常豐富且條理清晰,讓我們在百年之後重新閱讀那個因亞洲藝術家而成就的時代之聲文化饗宴。
同時,展覽也讓我這個活在當下、面對世界紛亂再起的中年人,深思自己的人生經歷與轉變;這些經歷是否是生命意義的試煉,或是老天對我生命的提問?看著展中藝術創作所反映的那個大時代藝術家的思考,百年前他們對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提出的看法,至今仍能深深打動我,並激發我以更多角度面對自己的當下。這次的展覽不僅是一次視覺的饗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思考自我與世界的關係,並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與意義。
姚謙
陳穎Ying C. /無甜點菜單的悖論:是「甜點」的終結,還是「定義」的解放?
500盤2025/500盤五周年論壇—名廚日常大公開!李信男╳周小琴╳黃以倫╳鄔海明 從試菜到救菜的真摯對談
最新文章
-
藝術收藏家姚謙/時代之聲:「CITY OF OTHERS」展覽
2025/10/02 -
陳穎Ying C. /無甜點菜單的悖論:是「甜點」的終結,還是「定義」的解放?
2025/10/02 -
雀雀/金鐘入圍劇「聽海湧」:情感煽動力剽悍、演員表現是最大看點
2025/09/27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藝術家矢延憲司的作品軸線
2025/09/15 -
雀雀/夢想成為律師的律師們:平衡敘事 其實是藏得深的高明性平鋪陳
2025/09/13 -
Ying C. 陳穎/從理念到餐桌:當代名廚的「純植物」挑戰
2025/09/10 -
馬欣/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善惡的複雜矛盾深刻呈現
2025/09/08 -
雀雀/我們六個:真實社會事件影視呈現 觸動觀眾反思
2025/08/30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合時宜的迷戀
2025/08/28
